郝妮娜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BiPAP组39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29例,采用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出气管插管技术,监测呼吸支持后1h、24h及72h的血气,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BiPAP组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h、24h及72h的PaO2、OI均高于nCPAP组,PaCO2值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效果优于nCPAP。
- 陈美娟郝妮娜施卡文潘光毅孟雪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2012年12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NICU发生的6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按时间顺序分两组,比较病原菌的变化,并对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8例VAP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及气管导管末端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菌株65株,其中G-杆菌34株(52.31%),G+球菌26株(40.00%),真菌5株(7.69%)。两组比较,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增多,溶血性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减少;耐药菌株呈上升趋势。主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100%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利奈唑烷高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广泛耐药。结论:VAP的病原菌谱近年来发生变化,存在明显的耐药现象,合理应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 潘健儿郝妮娜陆少颜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病原菌耐药性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糖尿病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糖尿病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28例糖尿病孕妇NRDS分成PS组13例和非PS组15例,PS组在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同时使用PS,非PS组仅予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PS治疗后,PS组新生儿OI持续下降、a/A PO2、VEI持续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比非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组机械通气、用氧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非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孕妇NRDS病例的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用氧及住院时间。
- 邓筹芬潘健儿吴玉宇杨远娟郝妮娜江洪清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糖尿病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基层医院转运新生儿疾病构成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转运新生儿的发病情况,了解基层医院新生儿的救治水平,为指导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成功转运的132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运病种排列前5位分别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以胎龄<32周的小早产儿为主;新生儿肺炎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早产低出生体重仍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建设区域性的新生儿转运网络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的救治水平和降低本地区新生儿的病死率。
- 潘健儿赵永健郝妮娜吴玉宇
-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危重症疾病构成
- 早产儿呼吸支持模式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支持模式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共收治的90例需要呼吸支持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儿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将其分为间歇正压通气组,45例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将其分为持续正压通气组。对比两组患儿预后指标,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另将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23例患儿作为BPD组,另外67例患儿分为非BPD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分析早产儿呼吸支持模式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比各项肺功能指标发现,两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PaO_(2)、PaCO_(2)、SaO_(2)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5天间歇正压通气组患儿PaO_(2)、SaO_(2)水平高于持续正压通气组,PaCO_(2)水平低于持续正压通气组;间歇正压通气组患儿BPD总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持续正压通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与非BPD组患儿性别、剖宫产情况、孕期并发症、胎膜早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宫内感染、呼吸支持模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内感染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无明显相关性(P>0.05),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呈负相关,呼吸支持模式、机械通气时间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呈正相关(P<0.05)。结论需行呼吸支持的早产儿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可提升患儿血气指标及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呼吸支持模式、机械通气时间与支气管肺发育具有明显相关性。
- 郝妮娜陈美娟施卡文
- 关键词:机械通气出生胎龄
- 早产儿喂养方式的调查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调查中高危早产儿的喂养方式,并分析其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中高危早产儿173例,在出生半年后调查其喂养方式,以头围、身长、体重作为生长评价指计算EUGR的发生率,并分析喂养方式与EURG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纯母乳喂养55例(31.8%)、纯母乳加母乳添加剂41例(23.7%)、早产儿奶粉38例(22.0%)、普通配方奶39例(22.5%)。各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出生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头围、身长EUG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加母乳添加剂组、早产儿奶粉组体重EUGR发生率明显低于纯母乳组、普通配方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体重EUGR的发生与喂养方式相关,其中纯母乳加母乳添加剂、早产儿奶粉喂养可降低体重EUGR的发生率。
- 王京芬郝妮娜施卡文
- 关键词:早产儿
- 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135例救治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我院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生及救治情况。方法统计分析近两年半我院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情况并与以往比较。结果我院近年新生儿呼吸衰竭救治成功率达85.9%(116/135,比十年前下降了十五个百分点),未出现一例气胸,但机械通气肺部感染也高达96.5%。结论以呼吸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但应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
- 李定华吴玉宇陈艳娟邓筹芬潘健儿郝妮娜吴振波杨远娟王京芬
- 关键词: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