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弘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颅脑
  • 6篇颅脑损伤
  • 6篇脑损伤
  • 5篇手术
  • 5篇重型
  • 5篇重型颅脑
  • 5篇重型颅脑损伤
  • 5篇外伤
  • 5篇膜下
  • 4篇血肿
  • 4篇硬膜
  • 4篇硬膜下
  • 4篇硬膜下血肿
  • 4篇外伤性
  • 4篇膜下血肿
  • 4篇急性
  • 4篇出血
  • 3篇腰大池
  • 3篇引流
  • 3篇预后

机构

  • 19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9篇邵弘
  • 14篇钟小军
  • 8篇冷亮
  • 8篇徐刚
  • 1篇刘建刚
  • 1篇孙晓欧
  • 1篇史丹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56例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施行的56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钛网成形术89.2%(50/56)疗效满意,并发症有颞部咀嚼不适或疼痛,脑内血肿、皮下积液及癫痫各1例,手术后1年内随访45例,局部感染1例、修补物外露2例,无修补移动。结论: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与操作有一定关系。
钟小军邵弘杜洪宇
关键词:颅骨修补成形术钛网并发症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接受早期手术后,恢复良好为4例,中度残废为6例;26例患者在有绝对手术指征时接受手术治疗后,中度残疾为2例,严重残疾为13例,植物状态为5例,死亡为6例。早期手术治疗的预后显著优于有绝对手术指征时接受手术(P<0.05)。结论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预后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史建芸邵弘汤维力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手术预后
开颅减压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减压手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治疗相同,实验组术后使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腰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清除速度,脑积水及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愈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清除速度快于对照组,脑梗死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经GOS评定预后,实验组预后良好15例,轻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预后良好8例,轻残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以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更能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在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梗死及外伤性脑积水、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邵弘徐刚钟小军杜洪宇冷亮汤维力郭均胜史建芸
关键词:颅脑损伤腰大池持续引流
一种脑电检测仪的头戴式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式脑电检测仪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电检测仪的头戴式固定装置,其包括:检测头套,所述检测头套的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检测头套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包括限位片和螺纹柱...
邵弘史建芸
血清腱糖蛋白-C、脂蛋白a水平及体质量指数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脂蛋白a[Lp(a)]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和预后不良(mRS>2分)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TN-C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Lp(a)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TN-C、Lp(a)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C、Lp(a)水平及BMI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N-C、Lp(a)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TN-C、Lp(a)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TN-C、Lp(a)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TN-C、Lp(a)水平升高及BMI<18.5 kg/m^(2)均会增加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P<0.05);血清TN-C、Lp(a)水平联合检测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C、Lp(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密切相关,同时BMI偏低会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尤其是针对BMI偏低患者,更应加强TN-C、Lp(a)水平监测,及时识别预后不良风险,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胡金波邵弘史建芸彭韬略
关键词:脂蛋白A体质量指数急性脑出血预后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疾病的病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杜洪宇钟小军邵弘孙晓欧刘建刚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首发症状磁共振血管造影疾病数字减影造影外科临床
术前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钛网作为颅骨缺损的修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强度高,组织相容性好,不老化等特点,但也存在术中塑形困难,费时,易刺破头皮等缺点。我科应用术前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钟小军杜洪宇邵弘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钛网术前组织相容性修补手术
颅内支架辅助栓塞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内支架辅助栓塞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非支栓组和支辅栓组,各32例。非支栓组行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支辅栓组行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脑损伤情况,并追踪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支辅栓组术后3个月、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17.02±5.13)分、(13.14±4.86)分,均低于非支栓组的(24.15±4.23)分、(20.13±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3、5.263,P<0.05)。支辅栓组总有效率高于非支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支辅栓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星型胶质细胞钙结合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支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支辅栓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非支栓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辅栓组术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非支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支架辅助栓塞可有效提升介入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脑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和不良预后发生率,治疗动脉瘤效果可靠。
史建芸邵弘彭韬略胡金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内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非手术治疗2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史丹钟小军邵弘
关键词: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非手术治疗适应证
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临床分析
2009年
钟小军邵弘杜洪宇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预后CSDH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