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伟
- 作品数:80 被引量:47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杨树角斑病病原菌分离及其培养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对杨树角斑病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其培养特性的影响,以获得病原菌的纯培养并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为杨树角斑病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分别采用组织和单孢分离法分离病原菌,根据子实体形态和病菌rDNA 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观察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用杨树角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离较病组织分离易成功。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病菌鉴定为柳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alicina(Ell.&Ev.)Deighton]。培养基、温度、光照、pH等因素影响病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燕麦培养基、pH6~7、25℃、黑暗条件是适合的培养条件。
- 席燕敏贺伟
- 关键词:病原菌分离
- 我国几种松干锈菌亲缘关系的ITS序列分析被引量:27
- 2002年
- 首次对我国松干锈菌的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 (ITS)序列进行了测定 ,并与得到普遍承认的国外柱锈菌属其它种的ITS进行了比较 .运用PAUP和TREECON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我国Cron artiumflaccidum和C .quercuum的菌株各自分别形成一个分支 ,而C .ribicola按锈孢子寄主分成了红松和华山松两个分支 ,红松上和华山松上的C .ribicola相互间遗传距离很大 ,分别和其它的种平行 ,该结果显示了原来被鉴定为C .ribicola的我国特有的华山松疱锈菌 ,可能是一个不同于C .ribicola的独立的种 .
- 侯丽冰贺伟刘小勇杨佐忠
- 关键词:亲缘关系ITS序列分析
- Ⅲ型分泌系统是欧美杨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重要的致病因子被引量:3
- 2014年
- 欧美杨溃疡病是由Lonsdalea quercina(原称Brenneria quercina,Erwinia quercina)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2005年首次在我国河南发现,对我国杨树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菌株N-5-1是从河南濮阳自然发病杨树枝条上分离到的致病菌株。根据N-5-1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的初步结果分析,发现N-5-1具有完整的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该系统与植物病原菌Erwinia amylovora CFBP1430和Dickeya dadantii 3937的T3SS高度相似,共由26个基因编码,共约23kb,其中9个为保守的hrc基因。将L.quercina N-5-1菌株T3SS中保守的结构基因hrc V进行缺失突变,生物测定发现Δhrc V突变体对"中林46杨"(Populus×euramericana‘Zhonglin 46’)2年生枝条的致病力明显下降,而互补菌株HBhrc V致病力与野生菌株保持一致。表明该菌中T3SS是病原细菌重要的致病性因子。菌株N-5-1中hrc V基因的突变导致诱导烟草过敏性坏死反应能力丧失,但并没有影响菌株的生长速率、游动性和生物膜的形成。本研究首次证明了L.quercina N-5-1菌株的T3SS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 杨莉张力群贺伟常聚普郭利民
- 杨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克隆及反义表达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验证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在杨树上的功能,明确DFR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利用抗病基因防治树木溃疡病提供候选基因。以接种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后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苗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DFR基因的ORF序列,并构建DFR的反义表达载体anti-p BI121-DFR。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84K杨,获得了转反义DFR基因的84K杨4株。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儿茶素质量分数,结果显示,4株转反义DFR株其内源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97、2.4、1.6和0.87 ng/g,与84K野生型植株中儿茶素质量分数(8.9 ng/g)相比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DFR基因参与了杨树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该基因与儿茶素的合成有关。
- 左涛赵树堂卢孟柱孙爱东王延伟贺伟
- 关键词:类黄酮反义表达载体儿茶素
- 植物病理学与植物医学浅谈被引量:10
- 1994年
- 根据病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结合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了植物医学产生的依据及其研究内容,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 沈瑞祥贺伟
-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植物医学
- 中国革菌一新记录种——哈氏杯革菌
- 2006年
- 2005年8月,作者对北京市的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材腐朽菌进行了考察,采集了大型真菌100余号,并对这些标本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一种生长在阔叶林下的革菌为哈氏杯革菌Cotylidia harmandii(Lloyd) D.A.Reid。杯革菌属(Cotylidia P.Karst)在我国曾有过报道,全球有描述的分类单位共有20余个,在我国仅发现了5个种,
- 尚蓓贺伟余长军
- 关键词:革菌中国新记录种
- 混栽杨树-刺槐间磷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应用32 P同位素示踪法 ,人工接种VA菌根菌 (Glomusmosseae) ,对种植在根箱中的杨树 (Populuseuramericanacv .‘I 2 14’)和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苗木进行了树种间P素养分转移途径的研究 .结果表明 ,5室根箱中 ,接种VA菌根菌的杨树一侧 ,菌根侵染率为 34% ,根箱隔网另一侧的刺槐根系侵染率为2 6 % ,而对照的杨树和刺槐根系侵染率均为零 .在杨树一侧施放射性同位素32 P ,施用后第 14~ 2 7天 ,刺槐一侧的放射性同位素值 ,处理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5 ) .在根箱中的杨树和刺槐根系间观察到菌丝连接 ,表明人工接种VA菌根菌能在杨树和刺槐根系间产生菌丝桥 ,菌丝桥可以在杨树和刺槐根系间传递P素 .养分转移定量分析表明 ,根系接触和根系分泌物是树种间P素转移的主要途径 ,其转移P素量占转移总量的 6 2 % ;菌根菌等微生物活动及其与根系接触和根系分泌物两种途径的交互作用占 38% ;菌丝桥通过隔网发挥的作用仅表现为一种趋势 .
- 贺伟贾黎明郝宝刚文学军翟明普
- 关键词:杨树刺槐菌丝桥
- 中国五针松疱锈菌遗传多样性的RAMS分析
- 2008年
- 为阐明来自不同寄主的五针松疱锈病菌的关系,了解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并为今后研究该菌内的遗传变异和流行监控提供依据,该文采用RAMS(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标记对吉林、辽宁红松疱锈菌的4个居群和云南、四川华山松疱锈菌3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8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对全部菌株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42个可重复的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25个,多态位点比率为59.52%,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0.2524,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sp=0.3627,基因流Nm=0.1365。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疱锈菌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同一寄主来源疱锈菌群;同一寄主来源的疱锈菌居群间存在遗传差异,但程度小于居群内。基于遗传距离,用NJ法对各居群间进行聚类分析的系统树显示,来自红松和华山松的疱锈菌形成独立的分支,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很大,说明两者在遗传上有显著的异质性。
- 李伦光贺萍贺伟
- 关键词:RAMS基因
- 树木溃疡病重要病原葡萄座腔菌属、种及其无性型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本实验在我国的多种树木上采集了56个溃疡病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ISSR技术)研究病原菌。通过徒手切片和石腊切片观察,供试病原菌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特征与国外所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一致。根据ISSR技术得到的系统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国外提供的F.aesculi(有性阶段为B.dothidea)菌株以100%相似性聚为一类。因此,实验采集的树木溃疡病菌是B.dothidea,其无性型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而是F.aesculi,故应使用F.aesculi作为B.dothidea的无性型名称。此外,通过国内的B.dothidea和国外已发表的B.ribis的特征对照,发现二者确实不同:B.ribis的分生孢子宽度大于8.0μm,LID值的平均值小于2.6;而本实验测量的B.dothidea的分生孢子宽度在6.2~7.6μm之间,LID值的平均值在2.9~3.6之间;ISSR所得系统树也显示二者属于不同的种。所以B.dothidea和且ribis是两个不同的种,而不是同物异名。
- 王金利贺伟秦国夫陶万强赵俊田淑敏
- 关键词:葡萄座腔菌无性型同物异名
- 林业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生物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建设被引量:3
- 2005年
- 该文作者经过几年的研究,完成了“生物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一套经过实践验证、具有创造性和明显实习效果的多学科复合指导的实践教学运作模式——“踏查—评议—立题—调查—论文—报告”;开发出了一系列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辅助课件:“北京西部景区常见植物、昆虫、菌物识别图鉴与检索系统”(CAI)、“认知实习指导”、“京西常见植物、昆虫、菌物名录”。该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的德、智、体、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实践教学效果和实习效率显著提高;所开发的生物识别图鉴不仅满足了教学的需要,还受到了社会及林业生产单位的青睐。
- 李凯张志翔贺伟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