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爱莲
- 作品数:38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一种教学投影仪智能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教学投影仪智能支架,包括基座、连接架、用于安装投影仪的安装板、升降调节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模块,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包括水平方向角度调节机构以及垂直方向角度调节机构;所述水平方向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轴以及旋转驱动...
- 尹文芬谢爱莲 张战
- 基于叙事德育视角的高校德育模式构建研究
- 2018年
-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校德育环境进一步敞开,高校大学生思想得到解放。他们作风大胆且个性鲜明,面对传统与现代两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多元文化思想的相互碰撞,使高校德育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叙事德育的视角下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采用文献法、举例论证法等,从德育模式的涵义与特征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的实际情况,分析新阶段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基于叙事德育视角下如何构建高校德育模式,为我国高校德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对高校德育新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谢爱莲
- 关键词:高校德育模式德育教育
- 穷二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2013年
-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贫困生在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特别是"穷二代"大学生逐渐增加。为了保证这些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国家出台了很多经济上的助学政策,相应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逐步展开。本文通过介绍"穷二代"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提出相关的工作策略。
- 谢爱莲柳波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高校思政课英雄人物叙事范式的内涵、功能及其优化
- 2020年
- 英雄人物叙事范式对提升思政课程在高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提高其教学实效、培育和凝聚高校思政课英雄人物叙事的科学共同体意义重大。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英雄人物叙事范式的建构,需要由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范式、单一传统学科方法向多维前沿学科方法转换,需要由理论建构向行动研究、单一社会价值取向向多维务实的个体价值取向的叙事范式转换。
- 谢爱莲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范式
-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困境、契机与路径被引量:7
- 2019年
- 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战场,牢牢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刻不容缓。正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实困境,正确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的契机,从强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加强内部监管等方面,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工作,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形成清朗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环境。
- 刘应君谢爱莲
- 关键词:高校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2009年
- 近年来高职思想政治理课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就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索,重点介绍情境法、案例法、提问法、社会实践等具体做法。
- 谢爱莲
-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 高等院校党内民主建设探析
- 2009年
- 党内民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法宝。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为了高教事业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从而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谢爱莲李立坚
- 关键词:党内民主执政能力
- 中部地区崛起中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 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在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人才。中部崛起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区到人才资源强区的转变,这是实现中部现代化宏伟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部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人力资源...
- 谢爱莲
- 文献传递
- 高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 2011年
- 诚信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作为德育宣讲主渠道的高职院校,诚信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路径。
- 谢爱莲柳波
- 关键词:诚信文化
- 基于AHP法的大学德育能力评价体系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加强德育能力的建设,提高大学德育实效性必须构建大学德育能力评价体系。利用AHP法,结合大学德育能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及德育能力形成规律,对大学生德育能力形成要素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德育能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27项二级指标和50个具体评价因子的三级指标构成,并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标准值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对大学德育提供依据。
- 谢爱莲
- 关键词:AHP法德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