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春旺

作品数:36 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消融
  • 9篇肿瘤
  • 8篇肝癌
  • 7篇蛋白
  • 7篇射频
  • 7篇射频消融
  • 7篇综合征
  • 7篇微波
  • 7篇微波消融
  • 7篇细胞
  • 7篇消融治疗
  • 7篇肝细胞
  • 6篇影像
  • 6篇细胞癌
  • 6篇肝细胞癌
  • 6篇肝肿瘤
  • 5篇原发性
  • 5篇结核
  • 5篇介入
  • 5篇CT引导

机构

  • 3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广元市第四人...
  • 1篇天津中西医结...

作者

  • 35篇袁春旺
  • 15篇郑加生
  • 11篇赵大伟
  • 10篇张洪海
  • 9篇崔石昌
  • 9篇孙玉
  • 8篇张永宏
  • 6篇生守鹏
  • 6篇李聪
  • 6篇王微
  • 5篇贾翠宇
  • 5篇马大庆
  • 4篇扈彩霞
  • 4篇何宁
  • 4篇赵鹏
  • 4篇高文峰
  • 4篇崔雄伟
  • 4篇刘博君
  • 4篇赵璇
  • 3篇贾翠雨

传媒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肝脏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及AFP浓度变化,并对HCC复发进行监测,探讨血清DCP、AF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经...
孙玉张洪海袁春旺李聪扈彩霞崔石昌张永宏郑加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悬浮芯片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2
2016年
目的分析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行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存和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26例患者201个肿瘤经过177次消融,其中113例患者185个肿瘤完全消融,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2.0%。全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治疗后复发转移37例,复发转移率为29.4%。126例患者随访10—65个月,死亡17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2%、88.1%和84.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5%、62.7%和49.2%。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和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生存有关(均P〈0.05),术前AFP水平、内科治疗、肿瘤数目和最大肿瘤直径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肿瘤数目和最大肿瘤直径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赵鹏郑加生张洪海袁春旺崔石昌杜宁赵隶赢
关键词:肝肿瘤导管消融术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巴塞罗那B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巴塞罗那(BCLC) 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54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资料,通过门诊、住院或电话随访所有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P <0. 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54例BCLC-B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37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 5%、59. 7%、50. 6%和36. 1%。将患者按照BCLC-B期亚分期分为B1、B2、B3、B4期,B1期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B2~B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881,P=0. 001); RFA后1个月达到完全消融、年龄<60岁、术前AFP <400 ng/ml、胆碱酯酶≥4000 U/L、TBil≤21μmol/L、Child-Pugh A级,肿瘤数目≤3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组患者生存率分别高于不完全消融、年龄≥60岁、AFP≥400 ng/ml、胆碱酯酶<4000 U/L、TBil> 21μmol/L、ChildPugh B级、肿瘤数目> 3个、肿瘤最大直径> 5 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3. 002,P <0. 001;χ~2=6. 336,P=0. 012;χ~2=10. 765,P=0. 001;χ~2=6. 933,P=0. 008;χ~2=4. 624,P=0. 032;χ~2=5. 570,P=0. 018;χ~2=6. 761,P=0. 009;χ~2=7. 430,P=0.02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消融评价[P <0. 001,比值比(OR)=21. 950,95%可信区间(95%CI):11. 817~40. 772]、ChildPugh分级(P=0. 002,OR=2. 190,95%CI:1. 329~3. 609)、AFP水平(P=0. 014,OR=1. 760,95%CI:1. 122~2. 760)、B期亚分期(P=0. 004,OR=2. 178,95%CI:1. 284~3. 694)是BCLC-B期肝癌患者RFA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BCLC-B期肝癌安全有效,不完全消融、AFP≥400 ng/ml、Child-Pugh B级、BCLC-B期亚分期越晚是影响BCLC-B期肝癌RFA治疗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玉张洪海生守鹏李聪袁春旺崔石昌扈彩霞刘博君李星明张永宏郑加生
关键词:肝肿瘤导管消融术预后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与介入治疗
2011年
自1963年Starzl开展了世界首例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尤其是最常见的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一直是阻碍受体长期存活的重要原因^[1~6]。
袁春旺翟仁友
关键词:术后胆道并发症肝移植术后介入治疗肝恶性肿瘤长期存活
CT引导经皮肝血管瘤微波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MWA治疗3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共57个肝血管瘤,对39个直径>5cm的血管瘤(平均...
袁春旺
关键词:肝血管瘤CT肝动脉栓塞微波消融
SARS的早期X线及CT表现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对28例SARS患者的早期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在发病1~3d内行X线及CT检查。CT检查包括常规螺旋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结果28例中胸部...
赵大伟马大庆王薇袁春旺贾翠雨贺文陈疆红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文献传递
血浆白介素3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及热消融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浆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热消融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CC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5例和健康对照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33水平。同时检测HCC中22例完全消融治疗患者术后1周、术后4周血浆IL-33水平。比较HCC组术前、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IL-33水平,以及HCC中完全消融治疗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4周血浆IL-33水平。结果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比较,HCC组术前血浆IL-3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9.08(12.02,31.91)pg/mL比(9.62+2.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硬化组为3.05(9.87,17.56)pg/mL,LC组与HCC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HCC患者血浆IL-33水平高于早期患者[27.69(16.06,34.90)pg/mL比17.18(11.16,25.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P=0.043)。治疗效果达到完全消融治疗患者术后4周IL-33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周分别为12.02(9.23,12.89)pg/mL、14.17(11.16,22.81)pg/mL、15.46(13.74,18.0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33表达失衡可能是HC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消融治疗可以纠正体内IL-33水平,促进IL-33恢复正常。
郭丹丹覃岭高文峰袁春旺张英华张永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热消融治疗
水分离技术在CT引导特殊位置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水分离技术在CT引导特殊位置(距离胃肠、胆囊、心脏、肾、膈肌等脏器或组织≤5 mm)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CT引导下水分离技术辅助消融治疗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术前均经增强CT扫描明确肿瘤位置,其中邻近胃肠道10例,胆囊5例,心脏4例,肾2例,膈肌7例,在CT引导下直接穿刺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将肝肿瘤患者(28例)共30个病灶与胃肠道及其他脏器、组织分离后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1周内复查腹部CT,观察肿瘤消融情况及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个月时复查增强CT或MRI,并定期临床随访检查,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理盐水400~2 000 ml,28例患者均形成人工腹水,将肿瘤与邻近脏器、组织分离。30个肝癌病灶均完成了经皮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1周内复查平扫CT均无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I显示所有肝癌病灶完全消融。随访3~34个月28例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新发病灶。结论水分离技术可安全有效地辅助邻近胃肠道及其他脏器肝肿瘤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鹏袁春旺郑加生
关键词:肝肿瘤微波消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早期X线及CT表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是一种由新的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下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具有对机体的损伤大、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的特点。SARS的早期诊断...
赵大伟马大庆王薇吴昊袁春旺贾翠雨贺文陈疆红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文献传递
肝癌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作用于microRNA-885-5p/基质金属蛋白酶9信号通路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与microRNA-885-5p的关系,观察microRNA-885-5p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鉴定microRNA-885-5p的靶基因,揭示AEG-1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构建AEG-1过表达质粒,合成沉默AEG-1的siRNA,分别瞬时转染进MHCC-97H细胞.对于转染质粒,以转染空载体Vector NC的MHCC-97H细胞作对照,设为A组;转染AEG-1过表达质粒的MHCC-97H细胞设为B组.对于转染AEG-1 siRNA,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MHCC-97H细胞作对照,设为C组;转染AEG-1 siRNA的MHCC-97H细胞设为D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A、B、C、D组MHCC-97H细胞中microRNA-885-5p相对表达量.对于转染microRNA-885-5p模拟体,以转染阴性对照microRNA模拟体的MHCC-97H细胞作对照,设为E组;转染microRNA-885-5p模拟体的MHCC-97H细胞设为F组.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E、F组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croRNA-885-5p的靶基因.将靶基因报告质粒和阴性对照siRNA共转染进MHCC-97H细胞作对照,设为G组;将靶基因报告质粒和microRNA-885-5p模拟体共转染进MHCC-97H细胞,设为H组.将结合位点突变的靶基因报告质粒和阴性对照siRNA共转染进MHCC-97H细胞作对照,设为Ⅰ组;将结合位点突变的靶基因报告质粒和microRNA-885-5p模拟体共转染进MHCC-97H细胞,设为J组.检测G、H、I、J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在MHCC-97H细胞中转染阴性对照siRNA,设为K组;转染microRNA-885-5p模拟体,设为L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microRNA-885-5p靶基因蛋白相对表达量.将microRNA-885-5p靶基因siRNA转染进MHCC-97H细胞,设为M组;将阴性对照siRNA转染进MHCC-97H细胞,设为N组.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M、N组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组MHCC-97H细胞中microRNA-885-5p的相对表达量为(10.68±1.32)×10-4,B组为(5.02±0.20)×10-4,两组比较,�
李聪邢秀亚张巍李京华王璇张洪海杨耿侠生守鹏孙玉袁春旺郑加生
关键词:肝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