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细胞
  • 13篇白细胞
  • 13篇白细胞介素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6篇活性
  • 6篇白细胞介素2
  • 5篇白细胞介素-...
  • 5篇LAK
  • 5篇纯化
  • 4篇肿瘤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3篇杀伤
  • 3篇提纯
  • 3篇人白细胞
  • 3篇人白细胞介素
  • 3篇重组白细胞介...
  • 3篇LAK细胞
  • 2篇色谱

机构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司令...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南京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肿瘤防...

作者

  • 27篇虞冠华
  • 23篇丁树标
  • 23篇许祥裕
  • 16篇朱有华
  • 13篇施凤霞
  • 9篇朱敏生
  • 9篇施风霞
  • 8篇罗丽华
  • 3篇姜新猷
  • 3篇陈迎章
  • 2篇岑芳桂
  • 2篇唐治华
  • 2篇田学信
  • 2篇龙娜
  • 1篇丁邦裕
  • 1篇陈宝安
  • 1篇葛锡锐
  • 1篇高雪芝
  • 1篇周振英
  • 1篇金宝翠

传媒

  • 9篇江苏医药
  • 4篇生物化学杂志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生化药物杂志
  • 1篇药学情报通讯

年份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9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IL-2诱导过程中产生的IL-2抑制因子性质初探
1991年
扁桃体因为含有高比例的T_H 细胞,使它成为制备天然IL-2(N-IL-2)的重要原料。我们的前文发现,在扁桃体淋巴细胞制备产生IL-2的上清中,存在着一种对IL-2活性有很强抑制作用的抑制因子(PIF),本文对它的生物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虞冠华丁树标施风霞朱有华许祥裕
关键词:抑制活性细胞毒活性细胞毒素脾淋巴细胞扁桃体高比例
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的纯化被引量:8
1995年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humantumornecrosisfactor-α,rhTNF-α),通过分步洗脱得到了含rhTNF-α单一条带的色谱峰,比活达2.4×108U/mg,回收率为77.2%,为rhTNF-α的大规模制备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龙娜唐治华虞冠华施凤霞朱有华丁树标许祥裕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液相色谱提纯
淋巴细胞对自由基的潜在调节作用被引量:3
1992年
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地产生,同时也不断地清除,以达到自由基代谢平衡。机体内存在一套天然防御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这些物质在体内呈相对稳定量,属固有调节,那么机体淋巴细胞系统是否参人自由基的调节?目前尚无报道.我们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淋巴细胞由IL-2激活后,对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对氧化溶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的发现对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代谢及其病理损伤调节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朱敏生许祥裕丁树标朱有华虞冠华施凤霞
关键词:淋巴细胞自由基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在离子色谱分离时的复性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HPIEC应用CM交换柱分离纯化E.coli工程菌表达的rIL-2,与空气氧化复性相比较,又有1倍以上的变性rIL-2在色谱过程中得到复性,且溶液pH影响rIL-2的复性和纯化效果:pH7.0时rIL-2复性率高于pH8.0时,但纯度明显低于pH8.0时分离的rIL-2.
唐治华罗丽华虞冠华施凤霞丁树标许祥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色谱法
重组白细胞介素-2纯化过程中影响活性的因素探讨
1992年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NK细胞活性,诱导LAK等功能,在肿瘤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的前文就重组菌中IL-2包含体的制备、性质及重组rIL-2的纯化进行了研究,本文就重组rIL-2纯化过程中影响其活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虞冠华丁树标许祥裕施风霞罗丽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成人脾LAK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通过透射电流观察了LAK 细胞与肿瘤细胞在不同的作用时期的超微结构病理过程。结果表明,LAK 细胞与肿瘤细胞混合15分钟后即可发生膜接触,30分钟后与肿瘤细胞紧密接触并融合,融合处肿瘤细胞胞浆发生空泡,4小时后LAK 细胞已进入肿瘤细胞内。作者提出脾LAK 细胞杀伤瘤细胞的病理过程。
朱敏生朱有华许祥裕丁树林虞冠华
关键词:LAK细胞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杀伤
N-IL_2对S_(180)实体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向S_(180)实体肉瘤体内注射自然培养的人白细胞介素Ⅱ(N-IL2),结果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提高荷瘤鼠NK细胞的活性。当剂量为20IU、1O01U、200IU时,肿瘤四倍体积的生长延迟时间分别为0.4、2.9,2.7天。治疗后第4天,小鼠尾静脉血的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64·8%、59.0%、6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荷瘤鼠瘤体内注射N-IL2后第4天,其脾NK细胞活性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加,并与肿瘤的抑制程度呈平行关系。
朱敏生虞冠华丁树标施风霞朱有华许祥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实体瘤
扁桃体淋巴细胞分泌IL-2抑制因子的研究
1991年
白细胞介素-2(IL-2)的抗肿瘤作用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证实。自1988年6月以来,我们试用以人体扁桃体淋巴细胞经培养产生的天然IL-2(N-IL-2)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虞冠华施风霞许祥裕丁树标朱有华
关键词:扁桃体淋巴细胞
异体成人脾LAK细胞的增殖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可能性研究
1991年
我们实验观察到脾LAK细胞与外周血LAK一样,具有良好的增殖速度,其杀伤活性维持时间较长(22天),表型标记为OKT3+OKT4-OKT8+.异体脾LAK细胞与自体LAK细胞共同温育16小时后,用^(125)I-UdR释放法证实在较低效靶比(≤10∶1)时二者无明显的相互杀伤效应。将S_(180)肉瘤在C57BL小鼠上复制成癌性腹水后,用杂种鼠脾LAK和同系鼠脾LAK同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二者无差异(P>0.05)。结合文献报道,作者认为异体脾LAK细胞在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丁树标朱敏生朱有华虞冠华施凤霞
关键词: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肝癌靶向 LAK 细胞的制备及其杀伤肿瘤的作用特征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肝癌单克隆抗体(H_(10))制备CD_3×H_(10)双特异性抗体及其肝癌特异性靶向LAK 细胞(HT-LAK),结果表明:CD_3M_cA_b 封闭LAK 细胞后对其生化自发光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细胞对rIL-2仍保持较高的反应性。为此我们选用CD_3M_cA_b 为杂交抗体组份。经制备的HT-LAK 细胞在低效靶比(0.1:1;1:1)时对H7402肝癌细胞有较高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纯LAK 细胞(P<0.01),但在高效靶比(5:1:10:1)时二者无明显差异。
许祥裕朱敏生朱有华丁树标虞冠华
关键词:杀伤细胞肝肿瘤单克隆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