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俊毅 作品数:12 被引量:5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奥赛康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监测地高辛血浓度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评价和控制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患者地高辛血浓度的质量。方法:以标准质控为样本,进行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研究。对2008年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的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做回顾性的质量控制研究,同时建立新的质控规则。结果:Emit法在本单位实验条件下,地高辛低(L)、中(M)、高(H)三种浓度质控日内、日间RSD在2.19%~6.30%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7.92%~104.19%之间,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检测规定。2008年随行质控的RSD,L、M、H分别为14.45%、14.11%和11.30%,适合本单位的质控规则为1_(2S)/1_(3S)/2_(2S)/4_(1S)/7tr。结论:Emit法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但是该法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温度,必须做好质量控制。 乔小云 王羽 王璐璐 蒋俊毅关键词:地高辛 血药浓度监测 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昂丹司琼口腔溶解薄膜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2016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灵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昂丹司琼人体血药浓度,评价昂丹司琼口腔溶解薄膜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混匀后加入0.5 m L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液-液萃取,混旋并离心后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100μL流动相复溶,离心后取10μL上清进样进行LC-MS/MS分析。采用ZORBAX SB-C18 2.1 mm×50 mm 3.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及甲醇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离子检测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结果昂丹司琼在人体血浆中最低定量限为0.2 ng·m 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考察结果,其变异度分别低于5.94%及6.22%。结论本方法专属、灵敏、准确,可成功应用于健康中国人体内昂丹司琼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蒋俊毅 林慧 曹蓓 钱薇 肖大伟关键词:昂丹司琼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09-2012年抗真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抗真菌药利用情况,为临床抗真菌药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09-2012年抗真菌药的消耗量、总零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年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用量及用药总金额呈上升趋势,占抗感染药的比重缓慢升高,年增长率起伏明显,最高达59.41%;2009-2011年用药总金额排前4位均为氟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和特比萘芬,2012年伏立康唑用量激增,跃居首位;占销售金额85%左右的抗真菌药为唑类和棘白菌素类;DDDs排前3位的是伊曲康唑注射剂和口服剂、咪康唑外用剂型、特比萘芬口服剂型,多数抗真菌药的DDDs在增长,提示细菌耐药的情况可能有所变化;抗侵袭性真菌药多为新型广谱品种,DDDs最高的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DDC居前列的包括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结论:要谨慎对待包括深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内的抗真菌药的早期经验性治疗;临床需要注意剂型选择以及控制费用,紧密结合国内外治疗规范和指导性要求。 林慧 蒋俊毅 秦利荣 肖大伟关键词:抗真菌药 用药分析 侵袭性真菌感染 健康志愿者单次、多次口服美金刚片的人体药动学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美金刚片的药动学。方法 36名健康受试者分为三组分别服用盐酸美金刚片5、10、20 mg;5 mg组为多次给药组,多次给药方案为5 mg q48 h×7 d。以HPLC-MS/MS方法测定美金刚的血药浓度。以BAPP 3.0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美金刚片5、10和20 mg单次口服,cmax为(9.32±2.41)、(20.40±4.93)、(41.17±6.10)μg.L-1;tmax为(9.00±5.79)、(9.63±5.33)、(8.05±4.10)h;t1/2为(57.17±10.50)、(56.03±12.86)、(57.6±9.69)h,AUC0-t为(675.85±128.68)、(1 456.80±477.35)、(3 092.66±561.65)μg.h.L-1。美金刚片5 mg多次口服,css-min为(9.80±2.60)μg.L-1,css-max为(21.65±3.58)μg.L-1,tmax为(6.15±3.12)h,t1/2为(48.33±11.60)h。美金刚单次给药,cmax和AUC0-t与剂量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与单次给药相比,多次给药有较强的蓄积效应,蓄积因子R为2.31±0.73;不同性别之间cmax、tmax、AUC0-t、CL、Vd有显著差异(P<0.05),但无临床意义。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MS/MS法简便、快速、专一、灵敏,适用于健康受试者单次及多次口服美金刚片的药动学研究。 杨明威 蒋俊毅 钱薇 林慧 肖大伟 张宜山 陈卫东 陶菲关键词:美金刚 串联质谱法 药动学 2种利巴韦林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2种利巴韦林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2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50mg利巴韦林受试泡腾片(受试制剂)及利巴韦林受试颗粒(参比制剂)后利巴韦林的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利巴韦林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44.00±8.75)、(44.89±10.44)h,tmax(1.0±0.7)、(0.8±0.2)h,cmax(424.12±133.03)、(406.09±108.22)ng.mL-1,AUC0~108h(4997.59±1322.31)、(4921.16±1030.61)ng.h.mL-1。以AUC0~108h计算,利巴韦林受试制剂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4±37.4)%。统计学结果表明,2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t1/2、cmax、tmax、AUC0~108h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专属、灵敏、准确,利巴韦林2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蒋俊毅 杨明威 林慧 钱薇 耿燕 周志群 肖大伟关键词:利巴韦林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液-质联用法 生物利用度 腹腔注射羟喜树碱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2008年 目的建立测定羟喜树碱在小鼠组织中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研究腹腔注射羟喜树碱注射液后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色谱柱Lichrospher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382 nm,发射波长528 nm,以喜树碱为内标,乙腈-0.1%三乙胺溶液(30:70,磷酸调pH3.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结果羟喜树碱的保留时间约为4.9 min,内标物喜树碱的保留时间约为10.1 min。组织匀浆中羟喜树碱的最低定量限为0.25 ng.mL-1(S/N>7),在各组织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组织中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及日间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结论与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比较,腹腔注射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 张晶晶 方芸 王欣 蒋俊毅 杨元勋关键词:羟喜树碱 注射 腹腔 注射 静脉 急诊药学服务及药师干预 本文针对急诊药房的特殊性,探讨了急诊药学服务常见问题的来源,包括医生开具处方时字迹潦草,指示不清,处方内容不完整,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欠佳等;收费人员出现漏收、错收等情况;药品标签、外观包装、商品名相似或药品剂型、剂量... 李琦 蒋俊毅关键词:急诊药房 药师干预 药学服务 喜树碱类药物雾化吸入给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8年 张尚锁 方芸 蒋俊毅关键词:喜树碱类 吸入给药 药物雾化 肺癌 吲哚类生物碱 抗肿瘤作用 用酶增强免疫分析法监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质控评估 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评价酶增强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患者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质量,建立并改进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标准质控为样本,进行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研究。对2008年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的测定值做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新的质控规则。结果:他克莫司低、中、高浓度(4.3、8.9、18.0 ng/ml)2009年质控样本的日内、日间RSD为1.8%-11.2%,平均回收率为90.5%-114.0%,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2008年质控样本的低、中、高浓度(3.8、7.5、15.0 ng/ml)的随行质控RSD分别为21.8%、14.2%和15.5%,适合本单位的质控规则为12S/13S/22S/41S/7tr。结论:EMIT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但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温度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做好质量控制。 乔小云 陈冲 蒋俊毅关键词: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监测 高效液相柱切换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左氧氟沙星浓度及其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柱切换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左氧氟沙星浓度,比较两种剂型的盐酸左氧氟沙星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随机双交叉试验,随机单剂量口服200 mg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参比制剂和试验制剂后采集血样,以环丙沙星为内标,采用柱切换荧光检测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血浆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及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的左氧氟沙星主要药动学参数:t_(1/2)分别为:(8.04±0.8)h和(8.3±1.02)h;t_(max)分别为(0.7±0.2)h和(0.8±0.4)h;C_(max)分别为(2 282.62±619.58)ng·ml^(-1)和(2 187.83±601.82)ng·ml^(-1);AUC_(0-36)分别为(17 682.78±3 191.45)ng·h·ml^(-1)和(16 768.09±3 161)ng·h·ml^(-1);AUC_(0~∞)分别为(18 455.6±3 289.1)ng·h·ml^(-1)和(17 571.92±2 915.07)ng·h·ml^(-1);受试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5.4±9.0)%。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柱切换技法在左氧氟沙星片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准确、灵敏,结果可靠;统计分析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杨明威 蒋俊毅 林慧 钱薇 周志群 耿燕 肖大伟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 柱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