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 作品数:39 被引量:22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的关系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患者椎间隙狭窄程度与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的关系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的动态X线和MRI表现,观察颈椎不稳和脊髓压迫部位与狭窄椎间隙的关系,并与同期75例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比较。结果伴有椎间隙明显狭窄的CSM患者组中,25例狭窄椎间隙上方的邻近椎体出现不稳(71.4%),21例上方邻近椎间盘明显退变(60%)。椎间隙接近正常的CSM患者组,17例存在节段性颈椎不稳(22.7%)。结论CSM患者明显狭窄椎间隙的上方邻近椎体有失稳倾向,上方邻近椎间盘有加速退变的趋势。手术时应注意对邻近节段的处理。
-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周殿阁张健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不稳MRI
- 腰椎退行性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后路彻底减压、复位、椎弓根内螺钉固定360。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38~75岁,平均56.6岁。滑脱均为退行性变化引起,类型有:前滑脱12例,后滑脱2例,混合滑脱11例。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根据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情况,根据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5例患者均获得完全复位。植骨融合结果:LenkeA级23例,B级2例;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16例,良6例,可3例。结论多节段腰椎退变滑脱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与单节段腰椎滑脱不尽相同,后路彻底减压,适度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结合椎间融合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多节段滑脱复位时应根据滑脱的类型选择不同方法。
- 刘海鹰钱亚龙王波王会民朱震奇金朝晖
- 关键词:腰椎脊椎前移退行性变化多节段
- 退行性腰椎多节段滑脱的外科治疗
- 腰椎退行性滑脱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由于椎间隙塌陷或椎体骨赘形成,滑脱可能出现重新稳定,但大约有1/3的滑脱会继续发展,由于节段间不稳定会造成严重的腰疼,或者由于继发神经根管和椎管狭窄造成根性疼痛或神经源性跛行。本文对25...
- 刘海鹰钱亚龙王波王会民朱震奇金朝晖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滑脱神经根管狭窄
- 文献传递
- 异体楔形骨块在颈椎双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异体楔形骨块在双开门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22例患者使用预制异体楔形骨块行棘突纵割式椎板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6—30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了解脊髓功能状态,X线片和CT了解颈椎活动度(ROM)和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8.3±2.6)分改善至(13.3±3.1)分;颈椎ROM由术前(41.3±10.8)°下降至(23.4±8.7)°,未见术后颈椎失稳;67.9%异体骨块与棘突完全骨性融合,23.2%部分骨性融合,8.9%骨块部分吸收,未融合;未见骨块破裂和移位。[结论]使用异体楔形骨块的双开门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朱震奇钱亚龙金朝晖
- 关键词:颈椎异体骨
-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系统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 1997年 9月至2 0 0 2年 6月经手术治疗的 3 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为 4 7.9% ,疼痛缓解率 90 .6% ,假关节形成 1例 ,腔隙性脑梗塞 1例。平均随访 15个月 (6~ 5 7个月 ) ,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 ,融合器无移位。结论
- 刘海鹰周殿阁王会民易斌王波金朝晖张健吕厚山
-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弓根螺钉后路腰椎间融合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研究
- 2001年
-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常见的神经伤残综合征,也是康复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其发病率占出生人口的2‰~4‰o,一旦发病,终生残疾.以往对于脑瘫的治疗主要为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局部神经阻滞及矫形手术治疗等,但上述治疗方法都不能有效的解除痉挛因而疗效较差.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目前国际上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新的手术方式.国内徐林等于1989年进行动物实验探索.1990年5月应用于临床,并于1991年在国内和亚洲地区首先报道.之后相继报道一系列手术方式与电刺激方法的改进以及有关基础研究,使这一治疗方法在国内逐渐得到推广.目前已完成此类手术2000余例.痉挛解除有效率98%以上、功能改善率80%以上.这是国内、外完成此类手术例数最多、病例资料最完全、治疗效果明显的一组病例.目前已在国内得到较普遍认同,发表的论文被83篇文献引用计100条.
- 徐林洪毅易斌崔寿昌姜保国崔寿昌姜保国傅中国王昌海李建军张建立王安庆傅中国王兵
- 关键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根电刺激脑瘫患者腰骶神经根
- 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固定术后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固定术后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金属钛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8月到10月间15例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25例(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放置时间为21~60个月)行腰椎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血清及毛发中的钛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其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弓根螺钉数目及术后内固定物放置时间的长短均对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无影响(P>0.05)。观察组患者中2例因钛合金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行内固定物取出术,其血清及毛发钛浓度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腰椎钛合金内固定物固定术后患者血清及毛发中钛浓度无明显改变。
- 朱震奇王波刘海鹰
-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术钛合金毛发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脊髓冲击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脊髓冲击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重物坠落的方法造成脊髓冲击性损伤。损伤12 h后,对照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静脉给予rh-EPO 100、500、1000 IU/kg。损伤后24 h、48 h、1周评估下肢神经功能。损伤后1周时处死动物,脊髓标本进行HE和Caspase-3组化染色,电子显微镜评估超微结构损伤。[结果]EPO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显示组织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冲击性损伤后12 h给予人红细胞生成素可减轻脊髓的组织和超微结构继发性损伤,并可对抗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中等剂量EPO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适当选择。
- 王波姜伟刘海鹰陈定宝郑姝颖
-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脊髓损伤凋亡超微结构
- 椎板扩大成形术后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椎板扩大成形术后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6例,术后3 d开始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术后随访(23.7±8.4)个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评定脊髓的神经功能状况;颈椎曲度测量侧位中立位X线片的C2-C7角,颈椎活动度(ROM)测量侧位X线片上最大屈伸位的C2-C7角度差;颈椎不稳的判定采用White-Panjabi标准。结果JOA评分由术前(9.4±2.0)分增至(13.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活动度由术前(44.3±7.6)°下降至(26.9±5.7)°;颈椎曲度由术前(11.6±3.4)°下降至(6.7±2.7)°;术后颈椎ROM与颈椎曲度呈正相关(P<0.01)。术前与末次随访的颈椎节段性不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颈后轴性疼痛者5例,占10.9%。结论椎板扩大成形术后早期颈椎功能训练结合红外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维持患者颈椎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有利于功能恢复。
- 王波刘海鹰王会民朱震奇钱亚龙
- 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腰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TLIF治疗的1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经过、效果和并发症。术中先行椎弓根内固定,切除一侧或双侧上下关节突,通过椎弓根螺钉撑开椎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并切除椎间盘并处理椎间隙,置入钛网或椎间融合器。结果单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14例,双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4例。手术平均时间82.3 min,术中平均出血323 ml,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19.8个月。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3.3%。术后未见症状加重或复发,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恢复良好,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TLIF可彻底切除椎间盘,可恢复并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 刘海鹰王波王会民张健钱亚龙金朝晖
- 关键词: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