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楷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LA配型在尸体肾移植中的应用34例报告
- 薛武军王文楷
-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试验组织相容性抗原同种(异体)移植尸体
- 闭合性外伤膀胱破裂的诊断和治疗(附42例分析)
- 1989年
- 膀胱破裂80%以上由闭合性损伤引起,且多数为复合损伤,病情复杂而危重。我们1972~1986年间共收治42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2例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2~67岁。
- 党建功刘文善南勋义王文楷陈勇刘灵芝
- 关键词:膀胱破裂创伤
- 尸体肾移植206例的10点基本经验被引量:1
- 1992年
- 通过我院206例、227次尸体肾移植,尤其是171例、194次术后应用环孢菌素A三联疗法的肾移植,总结出尸体肾移植的10点基本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 王文楷陈勇薛武军杨志尚常江平
- 关键词:肾移植环孢霉素三联疗法
- 尸体肾移植后并发症的误诊原因分析(附三例报告)
- 1992年
- 我院自1987年4月至1991年12月共作尸体肾移植158例,在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中,有3例因误诊导致移植肾被切除,病人死亡,现分析如下。病例简介例1:女性,48岁。1987年7月13日行尸体肾移植术。原发病为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
- 薛武军陈勇王文楷
- 关键词:肾移植并发症误诊
-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因素被引量:11
- 1995年
- 通过对肾移植后存活超过1年的164例患者中41例移植肾失功或死亡的原因分析,并总结存活3年以上者的资料,认为慢性排斥反应(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HLA配型、加强出院患者的管理和长期随访等对改善肾移植的远期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 薛武军陈勇王文楷邢俊平田普训
- 关键词:肾移植存活移植肾
- HLA配型在尸体肾移植中的应用(附100例分析)
- 1992年
- 分析了行HLA-A、B、DR 配型的100例尸体肾移植资料。结果表明,HLA配型结果较好者,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3.3%,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为94.7%;而配型差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达60.0%,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仅78.6%.据此认为,HLA 配型对降低尸体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是非常有益的。
- 薛武军王文楷陈勇
- 关键词:尸体组织相容性HLA配型肾移植
- 肾移植术后B超检查的价值(附42例报告)
- 1990年
- 本文通过42例移植肾患者的B超检查,根据移植肾术后的体积大小、肾孟积水,肾周积液等,着重讨论了各自的图象特点。认为术后进行B超动态观察,可及时发现移植肾的排异反应及手术合并症的发生,对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马家莲郎文静汤贞生杨志尚王文楷
- 关键词:肾移植超声诊断图像
- 环孢素A在三联疗法中的理想血清浓度
- 常江平王文楷
- 关键词:肌酸酐移植物排斥放射免疫测定硫唑嘌呤同种(异体)移植
- 84例50岁以上尿毒症患者尸体肾移植的临床总结
- 1996年
- 对84例(92人次)50岁以上尿毒症患者的尸体肾移植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受者年龄50~67岁。供肾热缺血时间6~12分,冷缺血时间4~12小时,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均<0.01,HLA配型82例。手术均较为顺利,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治疗1例,三联疗法83例。术后一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0.9%/73.9%。认为供肾质量、HLA配型、术中技巧、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患者的长期随访对患者长期存活非常重要。
- 田普训陈勇薛武军邢俊平南勋义王文楷刘文善
- 关键词:并发症长期存活
- 尸体肾移植590例总结
- 1996年
- 590例尸体肾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22.7%,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7.1%;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86.9%,3年存活率69.2%,最长存活已达15年、感染是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组织配型工作、提高移植手术的质量、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患者的长期随访是改善移植效果、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 薛武军陈勇邢俊平田普训王文楷潘晓鸣范小虎燕航
- 关键词: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