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瑞芬
- 作品数:39 被引量:30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达拉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Ⅲ或Ⅳ级,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年龄45~64岁,体重55~9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E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在麻醉诱导后,E组静脉输注依达拉奉60 mg,给药时间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T1)、切皮后1 h(T2)、术毕(T3)和术后24 h(T4)分别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记录患者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E组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和cTnI浓度,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4时均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3,4时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E组较C组明显缩短(P< 0.05或0.01).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开始前静脉输注依达拉奉60 mg,可产生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
- 王莉周长浩高秀江毛瑞芬孙媛王欣
- 关键词:自由基清除剂活性氧心肌再灌注损伤
- 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围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04年
- 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1/100000~1/50000,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分娩死亡率约1/200 000以上[1],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病例更是相当罕见.本院于2004年2月14日成功为一对胸腹联体婴儿进行了分离手术,术后均存活.现将围术期处理总结如下.
- 高秀江毛瑞芬周长浩王莉田长征刘力峰
- 关键词:联体婴儿分离手术胸腹围术期处理存活
- 铁代谢指标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初探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变化。方法手术全麻患者60例根据各时点MMSE评分分为对照组(C组)和POCD组(P组)。于术前(T1)、术后1(T2)、3(T3)、7 d(T4)检测MMSE评分、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TS)水平。结果与C组或T1比较,P组患者T2-4时点的SF、TS、血清铁均升高,TF降低(P<0.05)。结论在术后早期(1~7 d)发生POCD患者铁代谢表现为SF、血清铁、TS升高,TF降低。
- 魏砚砚周长浩李瑞斌毛瑞芬王欣
- 关键词:铁代谢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术后认知功能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中不同血药浓度的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高秀江宋铁鹰姜相明王文立毛瑞芬
-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新型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比芬太尼略强(1.34:1),比阿芬太尼强5-10倍。该新药突出的优点是:其药物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半衰期短,极易被体内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长期持续...
- 关键词:
-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瑞芬太尼镇痛药血药浓度血流动力学
- 剖宫产术时心理干预对母儿影响
- 周长浩王月肖薛敬东成珍会房桂英郑德利田长征毛瑞芬高秀江
-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医患纠纷日渐增多。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中,只注重医疗干预,有部分产妇剖宫手术麻醉效果欠佳,麻醉药用量较多,母婴并发症多;围产保健特别是剖宫产时服务模式影响到...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理干预焦虑剖宫产术母儿
- 严重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的麻醉
- 2004年
- 赵增仁毛瑞芬高秀江周长浩王莉
- 关键词: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麻醉应激反应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8
- 2005年
- 本研究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高秀江张志辉毛瑞芬周长浩王莉杨艳超
- 关键词: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全麻诱导期瑞芬太尼
- 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与全血实测浓度的差异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06年
- 高秀江毛瑞芬周长浩赵胜仁宋铁鹰王文立
- 关键词:瑞芬太尼靶浓度血流动力学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Dex组给予初始剂量0.5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给药时间>10min,继之以0.4μg/(kg·h)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前(T1)、CPB开始后30min(T2)、CPB停止后30min(T3)、CPB停止后24h(T4)采集桡动脉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和血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膜上Fas表达、细胞内Bcl-2表达检测。结果与T1比较,两组T2、T3、T4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Dex组T3、T4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与T1比较,两组Fas阳性表达率T3、T4时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Dex组T3、T4时Fas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与T1比较,两组T2、T3、T4时中性粒细胞内Bcl-2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Dex组在T2、T3、T4时Bcl-2阳性表达率低(P均<0.05)。C组、Dex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均与CPB时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6、-0.675,P均<0.05);C组、Dex组中性粒细胞膜上Fas阳性表达率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9、0.694,P均<0.05);C组、Dex组中性粒细胞内Bcl-2阳性表达率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2、-0.725,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了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该作用可能与上调Fas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 郭琼梅刘秀叶王莉周晓辉魏砚砚毛瑞芬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中性粒细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药物麻醉
- 右美托咪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全麻下行急诊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45~90kg,均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30):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HD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LD组)和对照组(C组).HD组、L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经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0.5μg∕kg,随后分别以0.4、0.2μg·kg^-1·h^-1持续输注至术毕.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55.术后48h内行PCIA,维持VAS评分≤3分.气管插管术后30min时记录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于术后6h、1、2及3d时记录睡眠质量评分;记录麻醉苏醒期和术后3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D组ETsev、术后各时点睡眠质量评分、麻醉苏醒期和术后3d内谵妄发生率(3%)降低,LD组ETsev、术后6h时睡眠质量评分和麻醉苏醒期谵妄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3d内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D组比较,HD组ETsev、术后3d内谵妄发生率降低(P<0.05).3组术后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维持剂量0.4μg·kg^-1·h^-1可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谵妄.
- 孙媛王莉陈欢王欣毛瑞芬高巍巍李雅婷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谵妄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