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静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理学
  • 1篇胆识
  • 1篇胸襟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象
  • 1篇英雄主义
  • 1篇忧国忧民
  • 1篇忧民
  • 1篇圆融
  • 1篇如其
  • 1篇诗词
  • 1篇视域
  • 1篇其人
  • 1篇中西方
  • 1篇文品
  • 1篇文如其人
  • 1篇理学思想
  • 1篇李清照诗词
  • 1篇关羽
  • 1篇风潮

机构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杨静
  • 4篇杨威

传媒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儒本位”视域下对张耒“理学”思想的观瞻被引量:1
2015年
宋代"理学"虽内化"心""禅""道"等多重思想,然其根基依旧是"儒学"。也就是说,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儒学"与时俱进,成就了名重一时的两宋"理学"。两宋"理学"思想不一而足,"宋初三先生"排佛鼓儒,已见儒学颓势;二程与朱熹诸儒顶尊"道统",却奚落两汉以降的"义理",在与时近"新学"的交晤挣扎中完成"理学"的最终形态。然大环境亦不能尽掩各个团体及个人对"理学"的个性认识,出身"苏门"的张耒为两宋之交承上启下的中继人物,其"理学"思想既反映出"苏门"的总体风尚,又是两宋之交"理学"大格局的风向标,其颇具个性的"理学"思想自然不应久被学界漠视。张耒"理学"思想体诸多端,其在儒、释、道视域内皆有不同形态,仅以"儒本位"作为观瞻角度试对张耒"理学"思想略作探究。
杨威杨静
结合李清照诗词再论“文如其人”说
2015年
李清照是中国最著名的才女之一,其才虽早得天纵,却无法与深厚的家学渊源及动荡的时代剥离出来。李清照是封建社会身着罗裙、深居香闺的弱女子,却能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长啸传递着家国情愫之"士"的强音。"文见其人"、"文如其人"正是李清照词至为瑰丽的一面。各色洗尽铅华、眉头心间的词音所传递的正是李清照敢爱敢恨、胸怀抱负、忧国忧民的志向和情怀。
杨威杨静
关键词:胸襟胆识文如其人忧国忧民
“理学”风潮与“三教合源”格局下张耒的佛禅意识及证道方式被引量:3
2016年
目下学界对张耒诗文之中的佛禅意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除"晚年务佛"说之外,尚无他论。作为"苏门学士"的张耒,虽立身儒业,但在"三教合源"的"理学"格局下,张耒证儒的手段非止一端,"援佛证儒""援道证儒",甚至"儒禅互证",蔚为大观。参证手段的多样化亦证实了"经义"的消损和儒业正统地位的动摇。反观"合源"与"证道"的过程,又绝离不得佛家"圆融"思想的点化。佛禅在两宋文人的思想构架中,不仅仅是"逃禅"的高蹈与"禅悦"的自足,其核心价值更体现为对主体意识的修正和对他教思想的内化。
杨威杨静
关键词:佛禅圆融
从关羽与阿喀琉斯艺术形象的角度探讨中西方英雄主义之异同被引量:3
2015年
英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的定义因时代、民族、文化和个人的差异而不同。每种文化都塑造了各自独特的英雄。英雄主义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人性不断丰盈的根本的力量源泉,亦是特定文化祁尚的根本标志,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本不尽相同,但透过中西方各自架构出的历史和文化坐标却能找到英雄主义相类的运行轨迹甚或几为雷同的坐标形态。关羽和阿喀琉斯是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是在各自文化大浪中淘洗出来的英雄典型,前人后人在其身上所附益的英雄色彩更是我们观瞻东西方英雄主义之异同的绝好角度。
杨威杨静
关键词:关羽英雄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