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英
作品数:
11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太原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开明
太原市中心医院
尹兴平
太原市中心医院
尹国华
太原市中心医院
唱文娟
太原市中心医院
周敏
太原市中心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银屑
4篇
银屑病
4篇
受体
4篇
白细胞介素
3篇
血清
3篇
细胞
3篇
可溶性
3篇
白介素
2篇
银屑病患者
2篇
粘附
2篇
粘附分子
2篇
受体水平
2篇
死因
2篇
皮损
2篇
肿瘤
2篇
肿瘤坏死因子
2篇
荨麻
2篇
荨麻疹
2篇
坏死
2篇
坏死因子
机构
11篇
太原市中心医...
1篇
山西医学院
1篇
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11篇
杨小英
9篇
张开明
5篇
尹兴平
3篇
尹国华
3篇
周敏
3篇
唱文娟
2篇
李慧仙
2篇
温江杨
1篇
刘梅青
1篇
李秉煦
1篇
李佩珍
传媒
6篇
中华皮肤科杂...
2篇
中国皮肤性病...
2篇
山西预防医学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2篇
2001
4篇
2000
3篇
1998
1篇
1997
1篇
1994
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荨麻疹患者白介素2、白介素2受体及T细胞亚群改变
被引量:12
1994年
张开明
董峰
李佩珍
尹国华
李慧仙
杨小英
关键词:
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T细胞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10
1998年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检测张开明刘梅青尹兴平杨小英由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2],故推测可溶性TNF受体(sTNFR)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检测了银屑病患者血清中sTNFR...
张开明
刘梅青
尹兴平
杨小英
关键词: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
STNFR
毛囊角化病皮损中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杨小英
温江杨
张开明
关键词:
毛囊角化病
ICAM-1
粘附分子
银屑病肾改变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
1997年
张开明
唱文娟
杨小英
任进
关键词:
银屑病
肾功能
NAG
SIL-2R
银屑病患者皮损白介素8基因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5
2000年
张开明
尹兴平
周敏
尹国华
杨小英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8
基因表达
2%采乐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300例疗效观察
2000年
温江杨
杨小英
关键词:
采乐洗剂
脂溢性皮炎
头皮糠疹
56例红皮病临床和随访报告
2000年
杨小英
关键词:
红皮病
致病因素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检测
被引量:3
1998年
张开明
尹兴平
杨小英
周敏
关键词:
银屑病
细胞间粘附分子
血清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sCD23的研究
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为了解几组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 IL-4和 sCD23水平及 IL-4对 sCD23(CD23)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 ELISA 法对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培养条件下 IL-4、sCD23(CD23)水平及调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①3组疾病血清_IL-4及 sCD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0.01),sCD23与 IL-4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68~0.92,P<0.01);②rIL-4可促进 PBMC 产生和表达 sCD23(CD23),湿疹患者 rIL-4对 PBMC 产生 sCD23的诱导能力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IL-4及 sCD23参与了变应性疾病的发展过程,IL-4诱导 PBMC 产生sCD23为时间效应关系。
张开明
李秉煦
唱文娟
尹兴平
杨小英
周敏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变态反应病
血清
SCD2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两者的比值以及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血清和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中 TNFα、 sTNFRⅠ及 sTNFRⅡ水平,同时检测其它免疫项目。结果① SLE患者血清中 sTNFRⅠ、 sTNFRⅡ、 TNFα水平及 sTNFRⅠ /TNFα和 sTNFRⅡ /TNFα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P< 0.01), sTNFRⅠ与 sTNFRⅡ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88, P< 0.01)。② PBMC培养上清液中 TNFα、 sTNFRⅠ及 sTNFR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与血清中的 TNFα和 sTNFR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r=0.58~ 0.73;P< 0.01)。③ TNFα与感染有平行关系,而 sTNFRⅠ和 sTNFRⅡ同临床症状评分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69和 0.75)。结论 SLE患者 sTNFR、 TNFα水平及 sTNFR/TNFα均有异常, sTNFRⅠ对封闭和抑制 TNFα起作用,而 sTNFRⅡ可能在协助 sTNFRⅠ及炎症方面发挥作用, sTNFRⅠ及 sTNFRⅡ对于监测 SLE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明显优于抗 dsDNA抗体等指标。
张开明
杨小英
尹兴平
唱文娟
李慧仙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STNFR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