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志
- 作品数:168 被引量:4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一种甘蓝型油菜雌雄不育系统可育株中杂合体的鉴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甘蓝型油菜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雌雄不育系统可育株中杂合体的鉴定方法,晴好天气早晨取初开或准备开放的花2朵,取出强、弱雄蕊各1枚;将花粉涂在载玻片上,1%醋酸洋红染色后,轻轻盖上盖玻片,在10倍显微...
- 滕长才杜德志赵志刚唐国永肖麓徐亮赵志姚艳梅星晓蓉郭少敏
- 文献传递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新品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提高品种的抗倒性,以甘蓝型有限花序品系4769为供体亲本,分别与早熟甘蓝型油菜保持系144B和优良恢复系111R、122R、361R、536R杂交,并利用与有限花序基因Bnsdt1和Bnsdt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性状的辅助选择育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个与Bnsdt1和Bnsdt2紧密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S02、Indel02、BnW09和BnW18),可用于回交转育过程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有限花序性状、抗倒性明显增强的保持系Y144B、不育系Y144A、优良恢复系Y111R、Y122R、Y361R、Y536R;经杂交组配和区域试验选育出一个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新品种青杂有限1号,株高适中,分枝低,抗倒伏性提高。
- 李开祥杜德志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倒伏性品种选育
- 一种快速创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资源的育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创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资源的育种方法,(1)利用4个分子标记,筛选出分别含有cqDTFA7a位点和cqDTFC8位点的甘蓝型春油菜单株,(2)用含有cqDTFA7a位点的单株和含有cqDTFC8位点的单...
- 柳海东杜德志
- 文献传递
- 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
- 杜德志付忠王瑞生李秀萍唐国永蔡有华赵洪朝安风云孙芳兰程明发王宁惠余青兰李钧徐亮
- 由于杂交油菜增产显著,品质优良,且有利于加速实现种子产业化,使得培育和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油菜科研和生产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下达了了青海省十五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菜甘蓝型青杂5号杂交
- 青海大黄油菜自交衰退性的研究
- 2007年
- 对青海大黄油菜自交后代每花结籽数、株高、单株产量、千粒重和含油量等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大黄油菜与青油241相比,其自交衰退缓慢。
- 罗玉秀杜德志余青兰
-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自交衰退
- 黄籽油菜种皮颜色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较黑籽油菜具有种皮薄、木质素含量低、油分高、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等优势,因此黄籽油菜的遗传育种是多年来油菜育种的重点。综述了油菜黄籽性状的表型鉴定、遗传分析、黄籽形成中关键色素以及与黄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黄籽油菜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陈翠萍肖麓赵志刚杜德志
- 关键词:油菜种皮颜色黄籽分子标记
- 青海省白菜型春油菜的主要特性被引量:7
- 1995年
- 青海省白菜型油菜属春油菜类型,全省均有种植。生育期因品种不同变化范围在91天-109天,千粒重平均2.9g.具天然黄籽,耐低温,耐瘠等优点。种子含油量平均40.02%,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棕榈酸3.11%,油酸19.53%,亚油酸18.55%,亚麻酸10.40%,花生烯酸11,29%,芥酸36.94%,我省品种具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的特点。硫代葡萄糖甙平均含量94.84μmol/g.
- 李秀萍刘青元杜德志王宁惠田正科
- 关键词:油菜脂肪酸芥酸硫甙白菜型油菜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_0-S_3代DNA及cDNA的AFLP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研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基因组及表达水平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利用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和cDNA-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亲本、S0代、S3代植株为材料,用26对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表明:S3世代在基因组水平共发生了6.33%的变异,其中发生在A基因组和C基因组上的变异条带分别占总扩增条带的1.68%和1.81%,不确定变异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2.84%;S3世代在表达水平共发生了81.34%的变异,其中发生在A基因组和C基因组的变异条带分别占总扩增条带的16.36%和21.20%,30条变异条带来源于AC共有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6.91%;不确定变异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36.87%。本研究结果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3代基因组水平和表达水平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表达水平的变异率较高,此外,基因组水平和表达水平的变异均倾向于发生在C基因组上。
- 邓昌蓉赵志刚余青兰姚艳梅杜德志
- 关键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CDNA-AFLP基因表达
- 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被引量:11
- 2013年
- 以春性恢复系与半冬性品种(系)杂交后选育的16份新春性恢复系及其4个亲本系[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材料间的遗传差异,同时利用以上2个春性不育系分别与12个新春性恢复系和1个春性亲本恢复系Ag-5进行NCII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优势及杂种表现。16份新恢复系中除931和帐23外,其余的14份新恢复系与2个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春性亲本恢复系与相应不育系的遗传距离,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能扩大春性恢复系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配制的26个杂交组合中,其双亲中不育系所对应保持系单株产量为高亲值的组合有15个,其中13个组合单株产量超亲优势都强于所对应不育系与亲本恢复系Ag-5所配杂交组合,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可增强甘蓝型春油菜杂种优势;12个新恢复系分别与2个不育系所配24个组合中18个组合的单株产量都分别超过所对应不育系与亲本恢复系Ag-5所配杂交组合,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能提高甘蓝型春油菜杂种的产量;新恢复系与2个不育系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均强于其亲本恢复系与相应不育系杂交后代的抗病性,说明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分能提高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抗菌核病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可为春油菜杂交育种提供有价值的遗传资源。
- 姚艳梅柳海东徐亮杜德志
- 关键词:恢复系杂种优势菌核病
- 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数量遗传分析
- 2024年
- 以甘蓝型油菜早花亲本3379、晚花亲本750及其衍生的F_(5∶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利用R软件包SEA对西宁和元谋2个环境下的开花时间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的遗传规律,以期为早熟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控制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4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均为负向效应,加性上位性作用明显,主导控制开花时间的遗传,累加在一起时主基因表现较弱,最终表现为多基因遗传,2个环境下的多基因遗传率为91.26%和91.91%。因此,在今后的早熟育种中可以考虑在现有品种中积累更多的早熟基因位点。
- 赵洪平张永顺赵志肖麓肖麓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开花时间主基因+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