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丽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转基因
  • 3篇基因
  • 3篇基因水稻
  • 3篇T-DNA
  • 2篇稻瘟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分析
  • 2篇MCHERR...
  • 1篇蛋白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菌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整合位点
  • 1篇植物
  • 1篇植株
  • 1篇水稻植株
  • 1篇转基因水稻
  • 1篇转基因植物

机构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亚丽
  • 3篇瞿绍洪
  • 3篇刘中来
  • 2篇周洁
  • 2篇赵建华
  • 1篇王教瑜
  • 1篇徐国娟
  • 1篇何海燕
  • 1篇李利华
  • 1篇龙文莉

传媒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共转化水稻植株T-DNA共整合结构的分子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共转化水稻的T-DNA共整合结构,本研究利用分别含有HPT、GFP和mCherry基因的T—DNA载体共转化水稻,从共转化植株获得了22个由两种T—DNA共整合形成的串联结构和25个关于相同T—DNA的多拷贝结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相邻T-DNA通过LRRL、RLLR和LRLR模式相互连接,由RB参与形成的T-DNA连接区均发生RB序列的完全缺失,在LB参与的T-DNA连接区,LB发生不同数目的碱基缺失或其3'末端的1个C碱基发生C→T颠换,因而使T-DNA连接区表现多种变异类型。此外,伴随着RB或LB边界的完全缺失,其边界内侧序列也缺失1-643bp。在共转化水稻植株的T-DNA连接区不存在拟南芥相关报道所述的填充DNA序列。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禾谷类植物T—DNA共整合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赵建华李亚丽刘中来瞿绍洪
关键词:共转化转基因水稻
转mCherry基因水稻的遗传分析及T-DNA整合位点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建立转基因水稻的高通量遗传分析系统,本研究以粳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mCherry导入水稻。在水稻转化愈伤组织、转化植株(T0)和转基因后代(T1)均检测到红色荧光,证实mCherry在转基因水稻中稳定表达。139个独立转化株系的遗传分析表明,mCherry在转基因后代表现多种遗传模式,54%的转基因株系呈单位点遗传。TAIL-PCR进一步验证转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根据T-DNA整合位点DNA序列分析结果,T-DNA左边界发生碱基缺失、增加和替换,右边界只发生碱基缺失,说明左边界比右边界有更多的碱基变异类型。此外,对T2代植株mCherry和HPT的转录水平进行实时定量逆转录PCR分析,结果表明,mCherry和HPT转录水平因T-DNA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置而变化,表现位置效应。本研究在mCherry荧光蛋白和其它相关方法的基础上,为转基因水稻遗传及分子分析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流程体系。
李亚丽刘中来周洁徐国娟瞿绍洪
关键词:水稻MCHERRY转基因T-DNA整合位点
剔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无选择标记技术已经成为基因工程中安全转基因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去除,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公众对转基因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科学家向已转化植物中重复转入外源目标基因。文章对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无选择标记技术作一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何海燕周洁李亚丽赵建华刘中来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无选择标记位点特异性重组
水稻Pi21基因RNAi植株的抗稻瘟病研究及转mCherry基因水稻的遗传分析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广泛发生在世界各稻区的最重要水稻病害之一,也是限制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目前,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经济、安全而且有效的措施。然而,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寄主-病原菌...
李亚丽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MCHERRYT-DNA
文献传递
转红色荧光蛋白稻瘟菌的构建与分子分析
2022年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研究稻瘟菌与水稻互作,对水稻稻瘟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原生质体转化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转化稻瘟菌菌株E2007046A-2,获得了6个稳定的转化子;通过继代培养,对转化子进行表型鉴定、DNA杂交、qRT-PCR分析,筛选出了产孢量较高、RFP和HPT稳定插入且高表达的转化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水稻细胞内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侵染菌丝形成的侵染结构。本研究建立了稻瘟菌侵染水稻过程的可视化系统,为稻瘟菌与水稻互作提供了材料和研究基础。
田旭丹李亚丽应淑敏李利华李莘王岚岚龙文莉王教瑜瞿绍洪
关键词:稻瘟菌红色荧光蛋白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