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095篇“ T-DNA“的相关文章
DNA被引量:1
2011年
人类对两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①是什么决定了生物的特性?②这种特性是如何代代相传的?DNA的发现和遗传学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昕玥
关键词:DNA科学家信息载体染色体
DNA切割剂
本发明描述了来自细菌<I>Defluviimonas sp.</I> 20V17的CRISPR‑Cas9系统的新细菌核酸酶,以及其在DNA分子中形成严格特异性双链断裂的用途。这种核酸酶具有不寻常的性质,并且可以用作用于在...
K·V·谢韦里诺夫S·A·什马科夫D·N·阿塔莫诺娃I·I·高亚宁O·S·穆沙罗娃I·V·皮斯库诺娃I·V·费多罗娃T·I·祖布科M·A·霍多尔科夫斯基G·E·波贝加洛夫A·N·阿尔谢尼涅夫P·A·赛尔科娃A·A·瓦西列娃T·O·阿塔莫诺娃M·V·阿布拉莫娃
治疗性DNA疫苗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治疗性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清除情况。方法共使用156只C57BL/6N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鼠源DNA疫苗组和人源DNA疫苗组,单次肌内注射给予小鼠,在给药后2、24 h,7、14、28、56 d解剖,取脏器,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2种DNA疫苗在不同脏器的分布情况。结果鼠源DNA疫苗和人源DNA疫苗在给予C57BL/6N小鼠后,给药后2 h,基因拷贝数最高,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脏器,其中以注射部位含量最高,后各组织脏器基因拷贝数呈逐渐下降趋势。至给药后14 d,基因拷贝数在各组织脏器水平较低,与给药后24 h相比,约下降了99.9%以上。雌性和雄性分布趋势一致。在血液中,给药后2 h基因拷贝数水平较高,至给药后24 h,人源DNA疫苗和鼠源DNA疫苗已基本在血液中清除。结论C57B L/6N小鼠肌内注射后2 h,鼠源DNA疫苗和人源DNA疫苗在各组织脏器广泛分布,以注射部位分布最高,且在体内存续时间不超过56 d。
侯田田王旭东杨萍周鹏博秦超黄瑛王爱玲耿兴超周晓冰刘德芳
关键词:治疗性疫苗临床前研究生物分布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生产双链DNA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双链DNA(dsDNA)分子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多个单链DNA(ssDNA)分子形成dsDNA复合物的方法,其中ssDNA分子通过连接产生dsDNA分子。
C·杜卡尼R·萨尔瓦托里
脑胶质瘤中DNA损伤反应与治疗的新进展
2025年
人体内DNA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内源性或是外源性刺激的损伤,如碱基配对错误、修饰异常,甚至单链DNA以及双链DNA断裂也时常发生,这些DNA损伤大部分能由人体细胞通过各种DNA损伤修复方法进行代偿或者修复,但是有些DNA损伤超出了人体细胞代偿和修复能力,便会导致人体细胞异常的生命活动,进而使得人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发生癌变产生肿瘤细胞。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部肿瘤,充分了解DNA损伤的形式以及领会DNA损伤修复途径对于预防和治疗人类脑胶质瘤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从不同的DNA损伤修复通路方面介绍脑胶质瘤相关的研究进展、治疗抵抗以及潜在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方向,以期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参考。
赵云磊胡靖泽蔡金全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DNA损伤
DNA甲基化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2025年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社会功能损害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缺乏客观的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表观遗传学是指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基因表达功能的可遗传变化,其中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形式之一。抑郁症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在其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抑郁症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NA甲基化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罗海丽洪青晓刘惠芬禹海航
关键词:抑郁症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
胞质DNA感受器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胞质DNA感受器可通过识别因入侵病原体或内在损伤而出现在细胞质内的DNA,进而激活细胞内部的不同信号通路,以调控天然免疫防御,维持机体稳态。近年研究发现,DNA感受器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胞质DNA感受器的激活机制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后续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陈靓雯章越凡
关键词:天然免疫动脉粥样硬化
南方短尾负鼠的形态学及DNA条形码分析
2025年
对2023年9月21日天津口岸首次截获的来自巴西的鼠形动物进行形态学描述和DNA条形码比对,为国境口岸鼠形动物的鉴定提供参考资料。对该鼠形动物进行形态鉴定并描述,取该动物肌肉组织约1cm3,提取DNA并测序。经鉴定,其齿式、黄棕色毛、无袋及尾端弯曲特征较为典型,结合来源地判断为南方短尾负鼠,DNA条形码在BOLD及NCBI上的比对结果亦显示其与南方短尾负鼠有99%以上的同源性,最终确定该鼠形动物为南方短尾负鼠,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此为负鼠类动物第三次由天津口岸进入我国。为加强对该类鼠形动物随集装箱等及通工具等传入境内的防控,本次研究对南方短尾负鼠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及DNA条形码比对,以供口岸检疫人员鉴别使用。
赵丹云郭强陈建刘德星张琛祁军
关键词:DNA条形码形态学
针刺调控DNA甲基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5年
DNA甲基化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表观遗传修饰,其异常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已证实其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针刺机制是整体性、多靶点互相影响的复杂生理病理过程,但当前针刺机制研究多是单靶点,提示需从更上游的层面研究机制。本文对证明针刺直接或间接调控DNA甲基化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疼痛、肥胖、抑郁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针灸治疗疾病的机制研究以及针灸学科的DNA甲基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未来研究应聚焦针刺对特定基因DNA甲基化影响,量化不同穴位DNA甲基化变化,制定个体化针刺处方,深入研究经穴效应特异性,扩大至表观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结合,为针灸国际化和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高素金潘心茹刘柏彤罗玲熊小檍余曙光
关键词:针刺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学
一种制备长单链DNA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长单链DN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目的基因到质粒载体中获得目标双链DNA;(2)基于磷硫酰化修饰目标双链DNA获得硫酰化修饰的双链DNA;(3)利用Lambda核酸外切酶消化磷硫酰化修饰的双链...
徐道华韩冰舟赵金龙朱石磊王金玲徐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