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媛媛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191例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3例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同时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汇总分析国内外报道的不良反应文献。结果共191例病例纳入分析,病例中位年龄35岁,男女人数比例1:1.15。57例(29.8%)曾有药物过敏史。155例(81.2%)在用药后10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164例恢复(85.9%),27例(14.1%)死亡。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t≤5 min组与5 min 朱志翔 杨郡 戴媛媛关键词:利多卡因 过敏性休克 局麻药 药品不良反应 药师参与肿瘤患者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方法:参与临床病例治疗,在实践中总结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结果:理清患者用药流程,对流程中的不同用药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并将工作标准化利于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结论:临床药师... 陈喆 戴媛媛 李国辉关键词:肿瘤患者 药学服务 用药管理 临床医师 文献传递 肿瘤联合化疗中喜树碱类药物用药顺序研究 喜树碱类抗肿瘤药是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临床常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研究发现喜树碱类药物联合方案中不同的用药顺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合理使用该类药物值得关注。 戴媛媛关键词:联合化疗 喜树碱类 文献传递 新版临床药师培训大纲给肿瘤专科药师培训工作带来的变化 目的 探讨新版临床药师培训大纲给肿瘤专科药师培训工作带来的变化Objective:Explore the changes caused by the new version of the clinical pharmac... 陈喆 杨珺 戴媛媛 李国辉关键词:临床药师 肿瘤 门诊肿瘤患者单抗类药物超药品说明书使用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患者单抗类抗肿瘤药超药品说明书使用情况,并初步分析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某院门诊患者单抗类药物处方,结合病案资料分析患者单抗类药物使用情况,查阅药品说明书、指南及相关文献分析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结果:门诊单抗类药物处方1923张涉及568例患者,5种单抗类药物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的应用与说明书的相符率分别为63.16%,21.54%,44.67%,75.82%,99.59%;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在超适应证用药,适应证符合说明书和/或相关指南之和的比率分别为89.47%,21.54%,89.33%,95.60%,99.59%。结论:门诊患者单抗类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基本符合指南或有相关临床研究支持,总体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林永晴 乔涌起 戴媛媛关键词:西妥昔单抗 尼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 曲妥珠单抗 2009—201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为恶性肿瘤患者合理应用麻醉性镇痛药进行疼痛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2011年我院内科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的相关数据信息,对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使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涉及9个品种12个规格,缓释制剂的用量和DDDs较高。结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癌性疼痛的诊疗更加趋向规范化、合理化。 陈喆 戴媛媛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 用药频度 肿瘤患者不同手术切口类别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不同手术切口类别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我国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水平。
方法:根据“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1月7月-2008年6月外科系... 陈莲珍 赵平 贺飞 马金兰 戴媛媛 田震杰 张培春 盛明宇 蔡宇 刘毅关键词:肿瘤患者 手术切口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文献传递 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经乳腺导管注射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经乳腺导管给药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1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50、20、10 mg 3个剂量组,经乳腺导管给药,于规定的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本实验室建立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低剂量和中剂量组血样采集时间最长至给药后96 h,给药后72 h血药浓度平均值分别达到852.91和1 148.59 ng.mL-1,高剂量组血样采集至用药后72 h,血药浓度平均值达到3 921.88 ng.mL-1。结论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乳腺导管给药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传统的外周静脉滴注相比,经乳腺导管给药后,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呈现不同的药动学特征。 陈喆 梅丹 戴媛媛 汤致强关键词:给药方式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6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小分子激酶抑制剂(SMKI)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监测到的136例SMKI相关ADR进行分析,从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ADR发生情况等方面探讨SMKI所致ADR的特点和风险。结果 136例患者共发生例次ADR,涉及21种SMKI,患者平均年龄(57.75±12.74)岁,肺癌患者占54.41%。34例ADR存在超说明书使用药品情况。ADR累及系统-器官以胃肠系统为主,其次为皮肤及皮下组织。54.41%的ADR患者未调整SMKI的用药剂量,16.91%为严重ADR病例,56.62%的ADR经过治疗好转。结论 SMKI相关ADR多数患者可耐受,部分患者需要减少给药剂量及对症处理,ADR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指导患者开展针对性的ADR监测和管理,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贾贝 王伟华 杨靓 戴媛媛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胃肠系统 皮下组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甲磺酸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致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2023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Vigil 2.1-MedDRA平台,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有关甲磺酸达拉非尼与曲美替尼联合应用的不良事件数据,截至2022年第2季度。采用比例失衡算法分析不良事件信号,分析不良事件上报的人群特征以及频数较高和新发的不良事件信息。结果:共获取甲磺酸达拉非尼与曲美替尼联合应用的不良事件报告9712例,涉及男性患者4555例(占46.90%),女性患者3921例(占40.37%);18~<65岁患者较多(2503例,占25.77%);上报数据主要源于美国(4287例,占44.14%);严重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死亡(2100例,占21.62%)、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1889例,占19.45%)。发生频数较高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恶性肿瘤转移,发热和皮肤毒性等;新发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吞咽困难、惊厥和脂膜炎等。结论:临床联合应用甲磺酸达拉非尼与曲美替尼时,应对发生频数较高以及新发的不良事件予以重视。在使用药物治疗前、治疗中及随访阶段,均应做好相关监测工作,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石亚飞 李艳慧 陈伟 薄明明 张铭予 孙伟銮 衡愉 李国辉 戴媛媛关键词:药品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