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颖慧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毒素
  • 2篇溶血毒素
  • 2篇溶血活性
  • 2篇海洋卡盾藻
  • 2篇赤潮
  • 2篇赤潮藻
  • 1篇滴注
  • 1篇滴注液
  • 1篇药物
  • 1篇药用
  • 1篇一叶萩
  • 1篇一叶萩碱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药物
  • 1篇溶液剂
  • 1篇摄食
  • 1篇生物学
  • 1篇实验室
  • 1篇实验室安全

机构

  • 5篇暨南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彭颖慧
  • 2篇刘洁生
  • 1篇李秀琴
  • 1篇杨维东
  • 1篇黄展超
  • 1篇叶文才
  • 1篇张清华
  • 1篇王英
  • 1篇李宏业
  • 1篇师蕾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庆祝中国藻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赤潮藻溶血活性测定标准的建立
目的实现溶血毒素活性测定的标准化。方法以溶血毒素产生藻——海洋卡盾藻为材料,在系统分析和考查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不同减压蒸馏温度、不同来源红细胞及样品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对溶血毒素活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卡盾藻溶...
彭颖慧刘洁生李宏业黄展超李秀琴杨维东
文献传递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被引量:4
2017年
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开展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是教学和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根据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生事故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对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结合实验室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彭颖慧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隐患
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摄食对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次生代谢物生成的影响
彭颖慧
关键词:化学防御溶血毒素
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抗抑郁药物为单一成分的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或含有左旋一叶萩碱及其可药用盐的药物组合物;上述药物或药物组合物所采用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溶...
师蕾叶文才王英吴振龙彭颖慧陶丽君张清华肖涵琳
文献传递
赤潮藻溶血活性测定标准的建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溶血毒素活性测定的标准化。方法以溶血毒素产生藻——海洋卡盾藻为材料,在系统分析和考查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不同减压蒸馏温度、不同来源红细胞及样品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对溶血毒素活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及活性的提取、测定最优化方法。结果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得到的溶血活性分别为288.23和94.89HU/L;超声时间分别为5、10、20和30min时,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80.57、157.45、288.23和279.17HU/L;减压蒸馏温度分别为40、60和80℃时,溶血活性为288.23、124.97和120.68HU/L。分别选择兔、昆明鼠、花身和人的红细胞作为底物,测定等量毒素的溶血活性,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244.98、288.23、266.35和195.47HU/L;将离心后的藻细胞分别于0、20和-20℃保存1、3和7天,藻细胞的溶血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超声波为最佳藻细胞破碎法;功率为200W时,超声时间以20min为宜;蒸馏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兔红细胞对溶血毒素最为敏感。实际测定时,最好选择5%兔血红细胞;藻类样品在0℃下最多可保存3天。
彭颖慧刘洁生李宏业黄展超李秀琴杨维东
关键词: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