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6篇内固定
  • 6篇股骨
  • 4篇钢板
  • 3篇锁定加压钢板
  • 3篇胫骨
  • 3篇加压钢板
  • 3篇股骨粗隆
  • 3篇股骨粗隆间
  • 3篇股骨粗隆间骨...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 3篇粗隆间骨折
  • 2篇动力髋
  • 2篇动力髋螺钉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锁定加压钢板...
  • 2篇胫骨平台
  • 2篇髋螺钉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张海龙
  • 10篇管国平
  • 9篇杨业林
  • 4篇王华
  • 4篇侯传勇
  • 4篇易进
  • 3篇孙超
  • 2篇刘新晖
  • 1篇钟竟林
  • 1篇张义福
  • 1篇杨叶林

传媒

  • 3篇现代医学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特征预测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
目的:探讨术前CT影像学特征在预测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137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HCC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HCC的术前CT影像学特征(肿瘤数目、侵犯肝段数、肿瘤...
张海龙
关键词:肝细胞癌影像学特征
文献传递
两种骨水泥翻修动力髋螺钉固定失败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用磷酸钙骨水泥(CPC)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修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15例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标本,制成EvansⅢ型骨折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5例,一组为对照组(正常DHS固定),另两组再制成DHS内固定失败模型,分别应用CPC强化和PMMA强化DHS固定修复,然后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PMMA组的轴向刚度、剪切刚度、抗扭转强度均比对照组大,其中轴向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刚度、抗扭转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轴向刚度、剪切刚度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扭转强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从两种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特性角度看,采用PMMA比CPC强化修复DHS松动失败更有一定的优势。
侯传勇管国平杨业林张海龙王以进
关键词:骨水泥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生物力学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在我院住院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Merchan评分标准,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7.4%。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侯传勇杨业林管国平王华张海龙易进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动力髋螺钉的极限载荷性能测试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测试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极限载荷性能。方法 15具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标本,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例,对照组(正常标本),其中二组制成EvansⅢ型骨折模型,一组应用DHS固定,另一组应用CPC强化DHS固定,测量各组的最大载荷。结果正常标本组的极限载荷最大,CP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极限载荷次之,单纯DHS内固定组的极限载荷最小,其中CPC强化DHS组与单纯DHS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采用单纯DHS内固定,或加CP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折的极限载荷及均小于原始完整标本,但CPC强化后能提高DHS的极限载荷,可能减少内固定的失败。
管国平杨业林张海龙易进王以进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极限载荷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Pilon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A组),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24例(B组),分步延期(ORIF)切开复位内固定19例(C组),比较各组骨折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78例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4.5个月,三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外固定支架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在Pilon骨折治疗中非常重要。合理的分步延期(ORIF)是高能量Pilon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侯传勇杨业林管国平王华张海龙易进
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外固定
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Lisfranc关节损伤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AOFAS功能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足弓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步态基本正常。AOFAS评分:优23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86.7%。结论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张海龙管国平杨业林
关键词:LISFRANC关节损伤内固定切开复位空心钉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其中大部分患者往往合并一定程度骨质疏松,治疗较困难。随着交通车祸等高能量创伤日益增加,该类型骨折发生率也逐年增多。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是该骨折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目的就是髁部的解剖复位并将其稳定地固定到股骨干上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1]。
张海龙管国平侯传勇杨叶林钟竟林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老年股骨远端骨折
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5年
目的探讨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对35例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后内侧入路15例,后外侧入路11例,后内外联合入路9例。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HSS评分:优16例,良13例,中6例,优良率为82.9%。结论治疗伴有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根据骨折部位采用后内侧、后外侧或后内外联合切口入路手术,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放置安全、创伤小、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张海龙管国平孙超杨业林刘新晖
关键词:胫骨骨折
Gamma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Gamma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术后疗效。方法将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Gamma钉组(26例)和解剖型锁定钢板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Gamma钉组明显少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效,但Gamma钉创伤小、出血量少,可早期下地。
张海龙管国平杨业林孙超王华钟镜林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GAMMA钉解剖型锁定钢板
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8—2012-12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伴有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首先取后内侧入路稳定内侧柱,将后髁复位后选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进行固定;外侧平台骨折采用常规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骨折,存在骨缺损的患者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31例均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3.8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7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83.9%。1例出现小腿内下方感觉麻木,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合并后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便于操作,术后疗效满意。
张海龙管国平孙超杨业林刘新晖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内固定前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