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红蛋白
  • 3篇药敏
  • 3篇药物敏感
  • 3篇糖化
  • 3篇糖化血红蛋
  • 3篇糖化血红蛋白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红蛋白
  • 3篇产前
  • 2篇血清
  • 2篇血清C肽
  • 2篇药敏分析
  • 2篇药物敏感试验
  • 2篇真菌
  • 2篇支原体
  • 2篇人型支原体
  • 2篇胎儿

机构

  • 14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作者

  • 15篇张彧梅
  • 10篇陈焕文
  • 4篇邱素娟
  • 3篇邱惠国
  • 2篇叶峰山
  • 1篇刘剑锋
  • 1篇杨秀钦
  • 1篇苏志琳
  • 1篇郑培烝
  • 1篇王梅华
  • 1篇侯娟
  • 1篇曹颖平
  • 1篇李志勇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滥用...
  • 3篇糖尿病新世界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海峡药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1株医院真菌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本院真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01株真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 YST Test Kit在VITEK 2 Compact System进行鉴定,用ATB FUNGUS3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1株真菌经鉴定,共有14种真菌,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占49.5%)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3.3%)为主。各种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各不相同。结论:真菌感染逐年上升,实验室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陈焕文张彧梅邱素娟
关键词:真菌感染药敏试验抗生素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40岁及以下健康志愿者的血常规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1年
目的采用直接法建立临床药理学试验中40岁及以下健康志愿者的血常规参考区间。方法2018年9月20日至2019年6月25日,以我院临床试验中心参加临床药理学试验的741名健康志愿者为参考人群,建立白细胞(WBC),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NE#),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EO#),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6个参数的血常规参考区间并与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本文报道了本地区临床药理学试验中40岁及以下健康成人志愿者的6项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区间;男、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与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应建立与本地区健康志愿者人群相匹配的血常规参考区间,可以大大降低假阳性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参考区间的参考价值。
陈焕文钟平张彧梅刘剑锋
关键词:血常规
381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33例NGU患者用珠海浪峰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阳性的患者381例,阳性率40.84%,其中男性患者102例(26.77%),女性患者279例(73.23%),患者中单独UU感染者336例(36.01%),单独MH感染者18例(1.93%),UU+MH混合感染者27例(2.89%),单独UU感染对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MH感染对大环内脂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而UU+MH混合感染中这两类药物均有较高耐药率,建议选用四环素类药物。本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女性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并以21~40岁年龄段病人最为多见。结论:应根据三种不同的支原体感染类型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控制NGU的传播和蔓延。
陈焕文张彧梅邱素娟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3622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3 622例具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方法 对2018年10月—2023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3 622例孕妇常规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 622例产前诊断孕妇中,共检出276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7.6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16例,占78.26%;染色体结构异常60例,占21.74%。染色体数目异常中,前3位分别是21-三体综合征86例,占31.16%;嵌合体41例,占14.86%;47,XXY 28例,占10.14%。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前3位分别是易位33例,占11.96%;缺失9例,占3.26%;倒位7例,占2.54%。产前诊断指征中,前4位分别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高危合并高龄,检出率39.73%;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26.25%;NIPT高危,检出率24.92%;高龄合并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检出率22.22%。NIPT高危合并高龄组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显著高于B超异常组、B超异常合并高龄组、不良史组、高龄组、高龄合并不良史组、辅助生殖受孕后组、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组、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组、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组、NIPT高危组(均P<0.05)。结论 21-三体综合征是产前诊断中最常见的异常核型;具有NIPT高危合并高龄产前诊断指征的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指征合并检出率往往高于产前诊断指征单一检出率。
邱惠国张彧梅
关键词:产前诊断羊水细胞培养胎儿疾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33例NGU患者用珠海浪峰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阳性的患者381例,阳性率40.84%,其中男102例(26.77%),女279例(73.23%),患者中单独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336例(36.01%),单独人型支原体(MH)感染者18例(1.93%),UU加MH混合感染者27例(2.89%),单独UU感染对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MH感染对大环内脂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而UU加MH混合感染中这两类药物均有耐药率均较高,建议选用四环素类药物。本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女性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并以21~40岁年龄段患者最为多见。结论:临床应根据三种不同的支原体感染类型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控制控制NGU的传播和蔓延。
陈焕文张彧梅邱素娟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厦门地区7154例无创产前筛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T)在孕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22年1月至12月收取的各家医院共7154份NIP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结果异常的孕妇,建议其进一步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电话回访。结果:在7154例行NIPT的孕妇中,提示21-三体综合征(T21)、18-三体综合征(T18)、13-三体综合征(T13)高风险15例,其中确诊9例,复合检出率为100.00%,复合阳性预测值为60.00%;NIPT对T21、T18、T13高风险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92%。结论:NIPT应用于T21、T18、T13筛查中有很高的综合检出率,尤其对T21检出率最高,对T18、T13和性染色体异常也具有较高的提示价值。NIPT比羊水穿刺创伤小,准确率高,患者容易接受,可作为孕妇产前筛查的有效辅助手段。
张彧梅苏志琳邱惠国
关键词:胎儿游离DNA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非整倍体
大肠杆菌耐药质粒传播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大肠杆菌中含有的耐药质粒的传播性进行分析。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2例耐三代头孢酶素的大肠杆菌质粒提取,并进行转化,对转化株及标准株进行药敏比较实验。结果对临床分离的12株耐三代头孢酶素的大肠杆菌进行质粒提取,其中2株提取到了相同的质粒,将提取的质粒做转化实验后做药敏对照实验,发现转化后的细菌对大部分的抗生素耐药。结论大肠杆菌中的耐药质粒具有传播的可能性。
陈焕文张彧梅叶峰山侯娟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质粒
互联网在检验和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结合检验科实验诊断学网上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在形态教学、专业实习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介绍国际互联网以及有关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以及在检验和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在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专业英语、网络道德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思考。
曹颖平王梅华郑培烝张彧梅
关键词:国际互联网实验诊断学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出50例作观察组,其中,25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余下25例为糖尿病肾病,后抽取25名于该院行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组行临床分析,后对研究所选对象给予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合其检测结果中的血糖、血清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进行临床分析,以判断上述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对应值高;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肽指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组间数据比较,糖尿病组血清C肽指标较糖尿病肾病组高,而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却低于糖尿病肾病组,上述指标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中,便于临床能结合其指标水平来判断患者病情进展,为及时给予其针对性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张彧梅陈焕文杨秀钦
关键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
尿微量清蛋白,CYCL(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尿微量清蛋白,CYCL(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该次32例研究组患者特从2016年8月—2018年1月该院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名为参照组,对两组于清晨空腹实施静脉血液样本抽取,通过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的尿微量清蛋白(mA1b)、CYCL胱抑素c(Cys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并对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单独以及联合使用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研究组经检测,其HbA1c、CysC和mA1b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3项指标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其阳性检出率均高于3个项目单独使用,达至93.75%,同其他指标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尿微量清蛋白,CYCL(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
张彧梅陈焕文陈慧明
关键词:尿微量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