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春
作品数:
5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谢伟斌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刘卫东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苏工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朱亚青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蒋轶岭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肝移植
2篇
移植术
2篇
原位
2篇
原位肝移植
2篇
原位肝移植术
2篇
猪肝移植
2篇
麻醉
2篇
肝移植术
1篇
休克
1篇
休克病人
1篇
血功能
1篇
血流
1篇
血流动力学
1篇
血性
1篇
预处理
1篇
失血
1篇
失血性
1篇
失血性休克
1篇
食管
1篇
食管下段
机构
5篇
常州市第三人...
2篇
江苏省麻醉医...
作者
5篇
张小春
5篇
谢伟斌
4篇
苏工
4篇
刘卫东
3篇
张建刚
3篇
蒋轶岭
3篇
朱亚青
2篇
许锁宝
2篇
曾因明
2篇
许琪
1篇
张盛
1篇
顾方明
1篇
周轶佳
1篇
张静贤
传媒
3篇
国际麻醉学与...
2篇
临床医学
年份
2篇
2009
2篇
2008
1篇
2007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肝硬化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
2008年
苏工
谢伟斌
张小春
张建刚
刘卫东
蒋轶岭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肝硬化
休克病人
内科保守治疗
食管下段
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与常规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两种气管插管方法。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光索引导气管插管,B组采用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观察和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插管并发症。结果两组插管均成功,但插管时间A组(27±14)s明显短于B组(45±15)s,A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B组小,术后并发症较B组少。结论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作为麻醉科常规气管插管方法。
苏工
谢伟斌
张静贤
张小春
张建刚
蒋轶岭
关键词:
光索
气管插管
猪肝移植时ET-1、NO与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猪肝移植术后早期血管调节基因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血流动力学及移植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将38头猪随机等分为2组,分别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建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19个,监测受体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猪肝移植术前、后各时相肝功能及血清ET-1、NO的水平,分析ET-1、NO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功能损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血清ET-1和NO水平在再灌注后快速上升,再灌注30min时达高峰,ET-1/NO比值也在再灌注30min时达最高。再灌注30min时,平均动脉压(MAP)与ET-1水平和ET-1/NO比值呈正相关;再灌注5min时MAP、中心静脉压(CVP)与NO水平呈负相关;再灌注30min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ET-1水平和ET-1/NO比值呈正相关,ET-1和NO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ET-1/NO平衡紊乱是血流动力学紊乱和移植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ET-1可加重肝细胞的缺氧,导致肝细胞损伤;NO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肝脏功能起保护作用。
谢伟斌
朱亚青
刘卫东
张小春
许锁宝
张盛
苏工
许琪
曾因明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ET-1
NO
血流动力学
肝功能
非静脉转流经典原位猪肝移植麻醉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非静脉转流经典原位猪肝移植术的麻醉期管理。方法将38头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对实验猪行经口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观察其各时相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生化及肝功能的改变。结果38头猪中35头成功施行气管插管,3头行气管切开。实验猪对麻醉药有较大的耐受量,无肝期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无肝期和新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血清K^+在新肝期有一过性升高。在肝移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碱剩余(bases excess,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在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变化最剧烈。结论对实验猪实施经口气管内插管可行;无肝期不需要深麻醉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随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合理应对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期间的循环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是麻醉是否成功的关键。
谢伟斌
朱亚青
张小春
刘卫东
许锁宝
顾方明
苏工
许琪
曾因明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麻醉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措施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预处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ASAⅢ—Ⅳ级因终末期肝病而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前及麻醉诱导后进行预处理,并在不同时期采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PLT)及血清钙离子浓度并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应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凝血与血小板功能进行定性分析,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术中PT、APTT逐渐延长,门脉开放初期达到高峰,新肝再灌注后PT、APTT又逐渐缩短;D—dimer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再灌注后逐渐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大多数病人全血凝固时间(ACT)在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延长,新肝期最为突出,新肝后期逐渐缩短。凝结速率(CR)新肝期明显减慢,以后逐渐恢复。血小板功能(PF)在新肝初期最差,到术毕明显恢复。结论肝移植术中的早期预处理,并适时个体化调整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术中的相对稳定,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输血。
谢伟斌
刘卫东
张小春
朱亚青
张建刚
周轶佳
蒋轶岭
关键词:
预处理
凝血功能
肝移植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