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颖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骨髓
  • 5篇中药
  • 4篇纤维化
  • 4篇疗效
  • 4篇骨髓纤维化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植物抗宿主病
  • 3篇中医
  • 3篇抗宿主病
  • 3篇急性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3篇CD47
  • 2篇多发

机构

  • 17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德国汉堡大学

作者

  • 19篇康颖
  • 17篇李达
  • 12篇吴顺杰
  • 12篇梁冰
  • 10篇胡永珍
  • 10篇代喜平
  • 9篇陈琪
  • 8篇刘琨
  • 7篇江志生
  • 5篇吴远彬
  • 4篇陈艳红
  • 3篇崔徐江
  • 3篇尹松梅
  • 2篇聂大年
  • 1篇郭坤元
  • 1篇罗藤
  • 1篇马丽萍
  • 1篇吴裕丹
  • 1篇李宜真
  • 1篇谢双锋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万坷联用中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万坷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中药减轻万珂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患者,男,65岁,住院号:0108853;确诊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弥漫大B细胞型)(DLBCL)Ⅳa,6年...
陈琪李达张赛儿胡永珍吴远彬李慧康颖王国征
关键词:NHL细胞淋巴瘤DLBCL中药治疗
文献传递
血浆置换和光化学治疗单倍体相合移植的迟发排斥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一例复发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005年8月1日在我院接受来自她母亲的单倍体相合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她的造血植活在+10d。经过 TCR-PCR 其基因图检测分析,+31d 供受体完全嵌合。+60d排斥发生时,...
江志生李达吴顺杰康颖兰杏好陈随权易伟
关键词:治疗性血浆置换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光化学治疗
文献传递
青黛四黄散治疗慢性骨髓纤维化性巨脾症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李达代喜平胡永珍吴顺杰康颖刘琨陈琪梁冰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巨脾症
益肾活血饮联合VA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代喜平高红霞李达胡永珍康颖刘琨陈艳红陈琪江志生梁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中医辨病辨证结合危险度分层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6例被引量:6
2011年
我们依据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外学者推荐的根据血栓形成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1],对3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代喜平吴远彬李达胡永珍吴顺杰康颖陈艳红陈琪梁冰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危险度中西医结合治疗
反应停结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初步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陈琪李达吴顺杰代喜平宋光辉梁冰江志生康颖
关键词:大承气汤反应停多发性骨髓瘤
中医序贯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血液病探讨
干细胞移植是最有希望根治血液病方法之一,但排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干细胞来源困难,及移植过程中的并发症,极大限制干细胞移植应用。本文予以中医药介入干细胞移植,成功救治3例难治性血液病,探讨了中医序贯介入造血干细...
李达吴顺杰吴秉毅江志生康颖崔徐江陈琪梁冰
关键词: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医药治疗病例分析
CD47生理功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CD4 7又叫整合素相关蛋白 (IAP) ,是一个 5 0kD的膜糖蛋白 ,表达广泛。本文综述了CD4 7作为整合素相关分子 ,调节一系列依赖整合素的细胞功能 ;CD4 7与血小板反应蛋白 (TSP)结合 ,调节细胞粘附、移动、激活和血小板聚集 ;CD4 7是人抑制性受体信号调节蛋白 (SIRP)的胞外配体 ,引发负性调节信号 ;CD4 7是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因子 ,活化T细胞凋亡过程 ,诱导T细胞无反应性 ,加强TCR信号传导的效率 ;CD4 7是Rh抗原复合体组成成分之一 ;CD4 7参与基质支持的红细胞生成。本文还讨论了CD4 7作为红细胞自身标志 ,在溶血中发挥作用 ,这将为临床认识。
康颖尹松梅
关键词:CDL47生理功能
调和肝脾方辅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调和肝脾方辅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情况,为中医药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开拓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的27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从预处理开始至造血重建期间,在常规移植治疗基础上,口服调和肝脾方;对照组(13例)不予中药,余同治疗组。随访至2009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造血重建时间、植入情况、治疗相关病死率、复发率、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生存时间、生存概率等。结果两组生存时间(月)(41.6±6.5vs21.0±5.9)、生存概率(78.6%vs30.8%)及1~3年累积生存率(80.8%vs46.2%,69.3%vs34.6%,69.3%vs34.6%)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相关病死率(0vs30.8%)及死亡风险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累积生存率逐渐下降,患者所经历的死亡风险愈来愈大。两组在造血重建时间(天)(17.9±7.9vs18.1±6.8)、植入情况、预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4.3%vs23.1%)、GVHD发生情况及复发率(21.4%vs2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和肝脾方可以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相关病死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累积生存率,起到了增效减毒之功效。
李达刘琨胡永珍康颖吴远彬吴万垠陈瑶郭坤元江志生梁冰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安脑片诱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求其干预aGVHD的机制。方法:SPF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aGVHD模型,随机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移植后第14天及第30天留取标本,运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的表达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结果: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小鼠血清TGF-β1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血清TGF-β1的浓度分别为(148.31±7.95)及(183.48±5.91)ng/mL,而空白组为(118.97±2.58)ng/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天,安脑组小鼠TGF-β1蛋白的IOD/IODβ-actin值为0.33±0.05,治疗后30 d,其值继续上升至0.56±0.04,比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0)。荧光定量PCR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24±0.04及2.14±0.33,而空白组小鼠TGF-β1 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安脑片可通过提高血清TGF-β1的浓度、提高脾脏TGF-β1蛋白、mRNA表达,有效减轻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症状和程度。
吴顺杰罗藤吴远彬李达代喜平胡永珍康颖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安脑片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