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顺杰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安脑片诱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求其干预aGVHD的机制。方法:SPF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aGVHD模型,随机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移植后第14天及第30天留取标本,运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的表达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结果: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小鼠血清TGF-β1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血清TGF-β1的浓度分别为(148.31±7.95)及(183.48±5.91)ng/mL,而空白组为(118.97±2.58)ng/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天,安脑组小鼠TGF-β1蛋白的IOD/IODβ-actin值为0.33±0.05,治疗后30 d,其值继续上升至0.56±0.04,比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0)。荧光定量PCR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24±0.04及2.14±0.33,而空白组小鼠TGF-β1 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安脑片可通过提高血清TGF-β1的浓度、提高脾脏TGF-β1蛋白、mRNA表达,有效减轻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症状和程度。
- 吴顺杰罗藤吴远彬李达代喜平胡永珍康颖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安脑片转化生长因子Β1
- 出血性膀胱炎的中医证治策略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文章根据中医理论探讨和制订了出血性膀胱炎(HC)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提出:HC的发生原因有外感和内伤两端,其主要病机是毒、湿、瘀、虚4个方面。早期HC的发生以外感邪毒为主,病性属实,热毒、湿热蕴结下焦,毒伤肾络,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瘀阻肾络,血溢脉外,治疗上当重视解毒利湿、化瘀止血;迟发性HC的发生则以正虚为主,脾肾亏虚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而外感邪毒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治疗在健脾补肾基础上,兼以疏散风毒,化瘀止血。文章最后提出了"止血而不留瘀"的临证策略。这些治疗原则和方法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策略思想,为中医药干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治疗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吴顺杰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中医药疗法
- 血浆置换和光化学治疗单倍体相合移植的迟发排斥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一例复发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005年8月1日在我院接受来自她母亲的单倍体相合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她的造血植活在+10d。经过 TCR-PCR 其基因图检测分析,+31d 供受体完全嵌合。+60d排斥发生时,...
- 江志生李达吴顺杰康颖兰杏好陈随权易伟
- 关键词:治疗性血浆置换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光化学治疗
- 文献传递
- 凉血解毒法对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干预作用
-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清洁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aGVHD模型,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观察期间记录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称重、存活时间,给...
- 吴顺杰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清热解毒法
- 文献传递
- 白血丹对急性白血病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白血丹对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求白血丹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方法 ,将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1 5例。治疗组用标准诱导缓解方案 +白血丹治疗 ,对照组用标准诱导缓解方案 +安慰剂治疗 ,1 5日为 1个疗程 ,观察 3个疗程。采用改良的TRAP -银染法检测 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有效率 93.3% ,对照组有效率 73.3%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端粒酶活性为 (5 .32± 3.2 5 ) ,经白血丹治疗 3个疗程后端粒酶活性平均值下降至 (1 .4 3± 0 .34) ,而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端粒酶活性为 (5 .1 6± 3.1 4 ) ,经安慰剂治疗后端粒酶活性下降至 (2 .5 1± 1 .0 3) ,2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端粒酶活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白血丹通过降低端粒酶活性治疗急性白血病 ,巩固其化疗疗效 。
- 曾虹吴顺杰李达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病端粒
- 凉血解毒法对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干预作用
-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干预作用。
方法: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清洁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aGVHD模型,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观察期间记录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称...
- 吴顺杰
- 关键词:抗宿主病清热解毒法安脑片异体移植
- 文献传递
- 中医辨病辨证结合危险度分层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6例被引量:6
- 2011年
- 我们依据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外学者推荐的根据血栓形成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1],对3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代喜平吴远彬李达胡永珍吴顺杰康颖陈艳红陈琪梁冰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危险度中西医结合治疗
- 梁冰老中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梁冰老中医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减量的激素加中药柴胡木贼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的治疗效果相当,但观察组在出血症状、毒副作用、远期疗效以及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数量等指标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柴胡木贼汤联合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毒副作用小,远期疗效优越,值得推广使用。
- 吴顺杰梁冰李达
-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名老中医经验
- “温、清、引”三法调节移植小鼠造血干细胞归巢及GVHD作用
- 研究背景及目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但移植后出现的植入失败(g...
- 吴顺杰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移植物抗宿主病温阳补肾法凉血解毒法引火归元法
- 文献传递
- 反应停结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初步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陈琪李达吴顺杰代喜平宋光辉梁冰江志生康颖
- 关键词:大承气汤反应停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