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秀利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电针
  • 3篇电针刺
  • 3篇电针刺激
  • 3篇针刺
  • 3篇全麻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内关
  • 2篇内关穴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老年患者术后
  • 2篇患者术后
  • 1篇单次
  • 1篇单次注射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7篇安秀利
  • 4篇刘国凯
  • 2篇柯海
  • 2篇张捷
  • 1篇李雄伟
  • 1篇昝京伟
  • 1篇周兰珍
  • 1篇宓燕
  • 1篇王磊
  • 1篇王磊
  • 1篇郭滢

传媒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针刺激内关穴辅助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内关穴辅助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EA组麻醉诱导开始前30 min,选取右侧内关穴对患者进行电刺激并维持至术...
张捷安秀利刘国凯
关键词:电针内关穴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文献传递
新型喉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1
2008年
柯海宓燕安秀利
关键词:喉罩保留自主呼吸LMA气道管理CAP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引起机体免疫平衡的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患者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变化。方法以4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给肝素后5 min(T2)、给鱼精蛋白后5 min(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1天(T5)、术后2天(T6)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调节性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与T0相比,IFN-γ仅在T2时升高(P<0.01),而IL-2从T1持续升高至T4,TNF-α持续升高至T5。IL-4、IL-6、IL-10为Th2细胞因子,与T0相比,IL-6从T3开始升高,在T5时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均P<0.01);IL-10和IL-4在T5时均显著升高(P<0.01),IL-4在T6时恢复正常,而IL-10在T6时仍升高。与T0相比,IL-17从T1开始升高,T4时达到高峰,IL-17水平在T6时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TGF-β水平从T1开始下降,T2达到最低值,然后开始升高,但在T5和T6时仍低于T0。结论手术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平衡,导致Th1/Th2细胞向Th2细胞偏移,Th17/Treg细胞向Treg细胞偏移。
钱旭雯刘国凯李国艳安秀利田丽娟罗璇
关键词:免疫平衡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细胞因子
穴位注射配合电刺激对减少全麻腰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刺激对全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对其效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腰椎开放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B组术前30分钟予以单侧耳穴神门注射吗啡0.1mg.A组术前电针刺激双侧内关及手三里30分...
李雄伟王磊安秀利刘国凯
关键词:穴位注射电针刺激腰椎手术Β-内啡肽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腰俞穴麻醉在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腰俞穴麻醉应用于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120例拟行PPH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患者行腰俞穴麻醉+小剂量氯胺酮(0.2 mg/kg),对照组仅给予腰俞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行PPH术吻合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术中疼痛、牵拉反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PPH术吻合后HR、MAP较吻合前升高[(89.02±8.20)次/min对(83.34±10.01)次/min,t=2.305,P<0.05;(97.56±8.09)mm Hg对(92.27±10.40)mm Hg,t=2.520,P<0.05],对照组吻合后MAP较吻合前下降[(77.60±9.03)mm Hg对(92.02±8.91)mm Hg,t=2.706,P<0.05]。实验组吻合后HR、MAP较对照组高[(89.02±8.20)次/min对(77.73±10.80)次/min,t=2.290,P<0.05;(97.56±8.09)mm Hg对(77.60±9.03)mm Hg,t=3.478,P<0.01]。两组吻合前后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术中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7.87±0.62)分对(9.71±0.20)分,t=2.420,P<0.05]。实验组抑制牵拉反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100.00%对71.67%,χ2=14.230,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3.33%对46.67%,χ2=10.43,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腰俞穴麻醉应用于PPH术安全、有效,手术牵拉反射轻,优于单用腰俞穴麻醉,可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安秀利昝京伟郭滢周兰珍
关键词:氯胺酮腰俞穴麻醉
电针刺激内关穴辅助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内关穴辅助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EA组麻醉诱导开始前30min,选取右侧内关穴对患者进行电刺激并维持至术毕...
张捷安秀利刘国凯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电针刺激内关穴
文献传递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单次注射在小儿脑瘫SPR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单次注射用于小儿脑瘫SPR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行SPR术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均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方法下完成手术,A组于术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1 mg/kg,芬太尼0.5μg/kg;B组静脉注入芬太尼1μg/kg,不给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结果镇痛效果A组在术后0.5、1、2、4、8 h 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单次注射用于小儿脑瘫SPR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临床使用安全。
安秀利柯海王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