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风蔚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利汽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改款车散热器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某改款车的介绍,阐述了目前在该车型中常出现的问题——散热器框架动刚度不足。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得出由于散热器框架拐角处连接强度不够,因此在散热器框架的拐角处增加连接板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为后续车型的改进提供了设计方向。同时,考虑改款车的生产管理及每次散热器框架的改动问题,简述了将散热器框架作为一个整体,即前端模块,不同类型的改款车采用不同结构前端模块进行组装的设计理念。
- 孙风蔚徐昊陈杰龙陈君李国林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散热器前端模块优化设计
- 基于布置优化的汽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设计被引量:2
- 2014年
- 为在节省设计开发成本的同时,实现蓄电池支架轻量化的目的,文章针对某款车型蓄电池的横向布置形式,进行布置分析及蓄电池支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通过更改蓄电池在纵梁上的布置位置,来简化蓄电池支架结构,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使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支架,分别固定在左悬置和纵梁上。更改后的蓄电池支架结构整体质量减轻约25%,CAE分析结果显示,新设计的蓄电池支架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 李国林孙风蔚吴成明冯擎峰
-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优化设计
- 散热器框架板厚对右纵梁动刚度的影响
- 2013年
- 本文以某车型散热器框架板厚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散热器框架板在不同厚度时。右纵梁Y、Z向动刚度曲线的变化.得出散热器框架板厚的变化对纵梁动刚度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厚度的增加。动刚度曲线上的峰值会降低。对应频率会增加。
- 孙风蔚徐昊陈杰龙赵福全
- 关键词:散热器动刚度纵梁板厚厚度
- 热成型钢板在汽车前横梁上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对原有车型前横梁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基于目前车型结构,存在两种更改方案。针对双层板和单层板两种设计更改方案,分别采用了两种材料对前横梁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然后再对其进行整车碰撞性能测试、CAE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成型钢板BTR165设计的前横梁单板结构,相对普通板材B340/590设计的前横梁双层板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而且可以降低汽车的自重,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 金爱君孙风蔚陈杰龙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车辆工程碰撞
- 解析侧面碰撞中后门锁自动解锁现象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某车型在侧面碰撞试验过程中发生后车门锁自动解锁现象进行理论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后车门锁自动解锁的原因是车门防撞梁后支架结构强度太强。最终采用降低防撞梁后支架材料等级,及在防撞梁上部变形严重处增加加强板解决了车门自动解锁现象。
- 束萍萍孙风蔚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C-NCAP自动解锁
- 某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刚度不足问题优化设计
- 2012年
- 针对某新款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所存在的刚度不足问题,进行其相应的前期借用车型的实车刚度测试,将结果对比新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通过CAE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根据新车型机舱散热器框架模态分析刚度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再进行新结构的CAE模态分析,测试机舱散热器框架刚度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根据CAE模态分析结果进行相应原因的机舱散热器框架的结构设计,可以适当地提高机舱散热器框架的刚度。这说明借用老车型实车分析,结合设计阶段零件的CAE分析,进而优化设计各零件的结构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设计方法。
- 陈杰龙戴姝孙风蔚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机舱刚度优化设计
- 碳罐固定支架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某款车型中碳罐固定支架初始结构设计所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碳罐固定支架留在空间中的悬臂过长和在碳罐固定支架上的安装点连接强度相对较弱),进行结构、装配关系等原因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原因问题进行结构优化改进。相应的结构改进包括:首先,通过缩短碳罐固定支架的悬臂长度用以减少其受力弯矩;其次,通过在碳罐固定支架周边增加翻边,来增加支架的强度,进而避免在支架折弯处产生变形或开裂。
- 陈杰龙戴姝孙风蔚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加强板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
- 发动机舱前端模块优化设计被引量:4
- 2013年
- 首先阐释了目前前端模块的应用状况,指出了前端模块的应用优势。然后对车身前端模块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分析,包括边界条件、重要性能要求、前端模块重量及成本分析。最后,对前端模块进行了CAE分析和试验验证,包括扣紧固力、发动机罩冲击力、整体刚度和乘员保护等,结果显示该前端模块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 陈杰龙孙风蔚李海连陈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冯擎峰
- 关键词:前端模块动刚度
- 某车前副车架模态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对前副车架在模态性能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前副车架在自由状态、刚性约束状态和安装状态下的模态性能,并进行原因分析,推论出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车身刚度不足。采用4种优化方案进行相应结构更改设计,结合CAE模态分析结果,得出第3种方案,通过更改散热器连接框架的结构,可以很好地改善前副车架的模态性能。
- 孙风蔚徐昊陈杰龙金爱君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模态分析优化设计
- 减震器座开裂原因分析及优化设计被引量:2
- 2012年
- 对三款车型的减震器座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将其作为A、B、C三类问题,通过CAE分析其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情况,详细地说明其各自的开裂破坏原因及应该改进的方向。然后,通过减震器座的材料选用、板材厚度选择及结构设计三方面,结合CAE分析结果,证明了这三方面因素均对减震器座开裂的问题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针对这三方面原因,进行减震器座开裂问题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强度钢板、增加板材厚度,增加加强筋,避免应力集中区域均可以提高减震器座的抗开裂能力。
- 金爱君孙风蔚李宏华赵福全
- 关键词:减震器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