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宇雪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多糖
  • 4篇阳离子化
  • 4篇儿童
  • 3篇聚乙烯亚胺
  • 3篇昆布
  • 3篇昆布多糖
  • 3篇患儿
  • 3篇肺炎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小儿
  • 2篇联合阿奇霉素
  • 2篇化学键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载体
  • 2篇核酸
  • 2篇核酸类
  • 2篇儿童患者
  • 2篇阿奇霉素
  • 1篇蛋白
  • 1篇低聚糖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7篇周宇雪
  • 4篇任雪玲
  • 3篇李燕
  • 2篇李海霞
  • 2篇张振中
  • 2篇李惠翔
  • 2篇李静
  • 2篇刘晓
  • 2篇张红
  • 2篇朱燕
  • 1篇周丽
  • 1篇冀建伟
  • 1篇刘富岗
  • 1篇张丹丹
  • 1篇马瑞娟
  • 1篇王雪芳
  • 1篇刘蕾
  • 1篇张红
  • 1篇薛晓拉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患儿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慢性创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肉芽生长情况,瘢痕、色素沉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各治疗阶段创面愈合程度、肉芽生长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瘢痕发生率和色素沉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厚度、瘢痕面积和色素沉积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患儿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程度评分和肉芽生长评分,降低创面瘢痕发生率和色素沉积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周宇雪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慢性创面愈合
阳离子化地黄多糖: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传递载体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氧化、席夫碱反应及与氮丙啶的接枝反应,对地黄多糖(RGP)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得到新型载体阳离子化地黄多糖(C-RGP)。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对C-RGP进行结构表征。粒径、电位分析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C-RGP可以通过静电作用负载质粒脱氧核糖核酸(DNA)。噻唑蓝实验表明该载体没有细胞毒性。当构建载体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质量比为18/1时,转染效率高达(90±0.25)%。载体负载核糖核酸(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pshEGFR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靶基因hEGFR mRNA表达下调(67±1.61)%。
任雪玲薛晓拉周宇雪王雪芳张振中
关键词:地黄多糖阳离子化RNA干扰绿色荧光蛋白
一种阳离子化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阳离子化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有效解决阳离子化昆布多糖的制备及实现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阳离子化昆布多糖是经化学键在昆布多糖上接枝聚乙烯亚胺构成,昆布多糖分子量为10-3...
任雪玲周宇雪李静张红何阿妹李海霞朱燕刘晓李惠翔
文献传递
新生儿苯巴比妥用药合理性分析
2020年
目的:对住院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河南省内5家医院信息系统内数据信息,随机抽取2018年2、5、8、11月使用苯巴比妥的新生儿病历数据,对患儿基本情况、临床诊断、超说明书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抽取病例数768例,其中苯巴比妥用药适应证不合理占32.42%,用法用量不合理占93.49%,超说明书用药占19.40%。结论:新生儿苯巴比妥用药存在临床诊断不完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建议药师与医师加强用药沟通,避免此类处方的出现;注射用苯巴比妥钠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临床应加强此情况的用药管理。
周宇雪李燕吕萌彭诗荣孙冲
关键词:苯巴比妥新生儿适应证用药合理性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IL-8、TNF-a)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退热、止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s-CRP、IL-6、IL-8及TNF-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52),与对照组的3.8%(2/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单纯红霉素治疗。
周宇雪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炎性因子
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病例分析并文献回顾被引量:1
2020年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也是婴儿及儿童死亡前三位的原因[1]。重症肺炎起病迅速、病情严重,临床主要有肺部感染及其他系统受累表现,且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全身性休克、呼吸衰竭等,为我国儿童死亡主要原因[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心肺功能不同程度损伤易发生肺部感染,一旦感染通常不易控制,且病情较重,变化快。因此,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病死率较高[2]。
周宇雪李燕马姝丽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肺炎药学监护
非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初始稳态谷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对万古霉素在非重症感染患儿中的初始稳态谷浓度(C_(ss,min))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非重症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万古霉素初始C_(ss,min)分布情况,并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万古霉素C_(ss,min)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83例非重症感染患儿及对应的102个万古霉素C_(ss,min),平均万古霉素C_(ss,min)为(5.7±3.1) mg/L。<5 mg/L、5~10 mg/L、10~15 mg/L组各有36例(43.4%)、40例(48.2%)、7例(8.4%)。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初始万古霉素日剂量、血清肌酐值对万古霉素C_(ss,min)有显著影响。结论 按照目前40 mg/(kg·d)、q6h的给药方案,非重症感染患儿万古霉素C_(ss,min)达到目标范围(5~15 mg/L)的比例较低,临床应根据肾功能、临床疗效等综合因素进行剂量调整。
吕萌张胜男周宇雪马姝丽
关键词:万古霉素谷浓度影响因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儿童患者血浆左氧氟沙星方法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2024年
目的建立一种儿童患者左氧氟沙星血浆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并进行应用评估。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儿童血浆标本作为空白血浆,以及5例呼吸科未使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儿童患者临床标本用于方法学验证。收集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22例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儿童患者临床标本,男9例,女13例,年龄(8.1±3.7)岁,进行浓度测定。血浆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环丙沙星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浓度测定方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Shim-pac GIST-HP C18色谱柱,2.1 mm×100 mm,3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1μl,总分析时间为9 min。质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设定为正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离子对分别为362.10→318.1和332.15→231.05。对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基质效应、残留效应性能验证。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数据,采用K-S检验检测变量的正态性。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浆样品中左氧氟沙星在0.0625~20 m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为0.0625 mg/L。在不同质控水平下,准确度为92.57%~104.39%,批内及批间精密度为2.32%~9.35%。正常血浆基质、5%溶血血浆基质、15%高脂血浆基质不影响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检测,短期存放样品的稳定性较好,残留不影响待测物的定量分析。共收集检测22例患者的34份临床标本,其中2份标本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低于定量下限,其余左氧氟沙星浓度为0.091~6.755 mg/L。C_(max)为(5.52±1.09)mg/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浆左氧氟沙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性能符合要求,仅需血浆50μl,可用于儿童患者左氧
吕萌陶兴茹周宇雪张胜男常钊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儿童患者血药浓度检测
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霉酚酸AUC12估算策略的系统综述
2022年
目的:系统综述霉酚酸在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中12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from 0 to 12 h,AUC_(12))的估算策略,为临床合理使用霉酚酸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以"霉酚酸""肾病综合征"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检索,检索并筛选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霉酚酸AUC_(12)估算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6篇文献涉及193名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已经建立的霉酚酸AUC_(12)的估算公式均集中在吗替麦考酚酯及国外人群中,麦考酚酸钠及中国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该类研究极度缺乏;单一时间点与霉酚酸AUC_(12)的相关性变异较大,基于给药后4 h内3个采样时间点的建立的模型对AUC_(12)估算推荐较多,但是不同研究使用的霉酚酸浓度测定方法及推荐采血时间点存在差异。结论:亟待建立中国儿童肾病患者的霉酚酸AUC_(12)估算公式,并对AUC_(12)的靶值范围进行研究,从而使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受益。
吕萌周宇雪张胜男马姝丽
关键词:霉酚酸儿童肾病综合征药时曲线下面积
聚乙烯亚胺-黄芪多糖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基因传递性能观察
2014年
目的:制备聚乙烯亚胺(PEI)-黄芪多糖(RAP)共聚物,探讨其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氮丙啶法、高碘酸钾-PEI法以及羰基二咪唑-PEI法制备PEI-RAP。利用红外光谱鉴定3种方法所得产物的结构表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考察PEI-RAP与质粒DNA的相互作用。MTT法考察PEIRAP载体的细胞毒性。PEI-RAP负载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EGFP转染MCF-7、Hela和SMMC-7721细胞株观察转染效能。结果:通过氮丙啶法成功地将PEI接枝在RAP上,但是另外2种方法未得到目标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PEI-RAP可以通过静电作用负载质粒DNA。当PEI-RAP与pEGFP质量比为12∶1时,复合物粒径为156.61 nm,电位为+26.89 mV。PEI-RAP载体无细胞毒性。体外转染实验表明,PEI-RAP可将pEGFP高效转染至MCF-7、Hela、SMMC-7721细胞。结论:成功制备了PEI-RAP共聚物,该共聚物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张丹丹任雪玲何阿妹张红周宇雪张振中
关键词:多糖共聚物基因载体聚乙烯亚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