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豫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先天
  • 10篇先天性
  • 8篇细胞
  • 7篇先天性巨结肠
  • 7篇结肠
  • 7篇巨结肠
  • 7篇儿童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
  • 5篇免疫组织
  • 4篇营养因子
  • 4篇源性
  • 4篇源性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因子
  • 4篇细胞源
  • 4篇细胞源性
  • 4篇连接蛋白
  • 4篇疗效
  • 4篇胶质

机构

  • 14篇北京军区总医...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贵阳市第一人...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侯豫
  • 9篇王三梅
  • 7篇封志纯
  • 7篇王宝西
  • 7篇马秀伟
  • 5篇杨烨
  • 5篇辜蕊洁
  • 4篇杨常栓
  • 4篇赵新
  • 3篇吴小红
  • 3篇何芳
  • 3篇刘京京
  • 3篇仝海霞
  • 2篇吴承龙
  • 2篇杨烨
  • 2篇张婷
  • 2篇廖玉珍
  • 2篇高芳
  • 2篇王永霞
  • 2篇张丽

传媒

  • 4篇贵阳医学院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对乙酰氨基酚致儿童急性肝衰竭1例被引量:4
2013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11岁。于淋雨后出现发热,自行口服半片(O.25g)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次日即出现巩膜、皮肤轻度黄染,且进行性加重,伴乏力、食欲缺乏。4天后,在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 269 U/L,AST 1017 U/L,TBIL 246.7μmol/L,DBIL 183.2μmol/L。既往无明确肝炎患者接触史,无输血史,
张新义刘丽珍侯豫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衰竭
良性婴儿癫痫的临床及发作期脑电图特征
目的 进一步阐述良性婴儿癫痫(BIE)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期脑电图(EEG)特征,以早期识别此病,合理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 对21例符合BIE诊断标准的患儿临床发作及视频脑电图(VEEG)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及预后进行随访.
马秀伟侯豫辜蕊洁何芳王三梅封志纯
先天性巨结肠肠壁Cx43蛋白和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Cajal间质细胞(ICC)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中的分布,探讨Cx43和ICC与HD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2例经病理诊断为HD的肠壁标本内各层之间Cx43蛋白和ICC的分布情况,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2个月至10岁),实验标本均为散发病例,全部取材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符合HD诊断,包括常见型30例,短段型12例,并取5例肠套叠患儿(30 d至8岁,男4例,女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HD狭窄段(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肠壁肌层内Cx43和ICC表达缺失,各层中几乎未见Cx43表达和ICC分布,与HD扩张段(有神经节细胞肠段)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D移行段肠壁Cx43和ICC有中等强度表达,与扩张段、狭窄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HD扩张段肠壁Cx43和ICC呈强阳性分布,黏膜下层和纵肌层未见或少见Cx43表达。HD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肠壁内Cx43和ICC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x43表达缺失或减少、缝隙连接结构的破坏及ICC结构、分布异常,导致细胞间物质、电信号的传递障碍,可能是HD发病的原因之一。
杨烨侯豫赵新张薇王宝西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缝隙连接蛋白CAJAL间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30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疗效。方法: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对就诊的30名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儿经3个月矫治后,前牙反颌均全部解除,前牙覆颌、覆盖正常,侧貌明显改善,与矫正前比较,SNB角减小(P<0.05),ANB角减小(P<0.05),U1-SN角增大(P<0.05),Y轴角增大(P<0.05),MP-FH角增大(P<0.05)。结论:改良式矫治器能有效矫正乳牙期前牙反颌。
侯豫
关键词:前牙反颌
枕区脑损伤影像学与临床转归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提示脑枕区结构损伤患儿的智能发育轨迹特点。方法收集头颅影像学提示枕区结构损伤患儿17例,按枕区损伤部位分类,采用临床随访,对癫表现、脑电图表现、药效及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结果围生期低血糖为枕区脑损伤常见病因(58.8%~70.6%);单纯枕区脑白质损伤3例,皮层及皮层下白质为主性损伤14例。17例患儿中,合并眼部异常表现16例,表现形式多样,表现随时间而变化;合并癫发作14例,占82.4%,其中婴儿痉挛11例,均为枕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损伤为主者,脑电图提示不对称性部分起源的高度失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者8例;出现全身异常抖动者14例,占82.4%,单纯枕区脑白质损伤患儿均出现抖动发作;丹佛发育筛查试验测评,运动发育落后15例,癫控制后,运动能力明显进步8例,其中2例因合并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良,肌张力高,运动严重落后。结论围生期低血糖常导致枕区脑损伤;枕区脑损伤常伴随眼部异常表现及导致婴儿期全身异常抖动发作,后者多为癫发作前表现;婴儿痉挛为枕区皮层损伤常见并发症,癫控制为智能发育进步的先决条件。
王三梅杨常栓侯豫肖丽丽何芳马秀伟廖玉珍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发育
贵阳市成年人楔状缺损的病因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齿唇、颊面颈部的慢性硬组织缺损。典型的缺损由两个夹面组成,口大底小,呈楔形1。楔状缺损是牙体硬组织的非龋性疾病,临床上常见,是继龋病、牙周病之后又一个对牙体组织危害较大的疾病。为了解贵阳市成年人发生楔状缺损的原因,随机选取2015年2-5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 090例进行口腔检查,并对楔状缺损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
侯豫
关键词:楔状缺损病因刷牙方法
婴儿痉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婴儿痉挛(IS)患儿进行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等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对八一儿童医院神经发育病房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经ACTH治疗的30例IS患儿的...
王三梅杨常栓侯豫张婷高芳
文献传递
简易腹膜透析治疗儿童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低心排综合征(LCOS)早期应用简易腹膜透析对围术期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外科重症监护专科(ICU)收治的53例合并LCOS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简易腹膜透析患儿,对患儿的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指标进行研究。年龄2d~2岁,体质量2~8 kg。其中室间隔完整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IVS)8例,法洛四联症(TOF)10例,肺动脉闭锁(PA)10例,主动脉弓离断(IAA)6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6例,主动脉缩窄(COA)5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4例,完全心内膜垫缺损(CAVC)3例,室间隔缺损(VSD)1例。结果 治愈50例,术后简易腹膜透析治疗2~10 d,住监护室治疗时间2~15 d,尿量恢复正常1~3 d,血清肌酐、尿素氮恢复时间为术后3~10 d,乳酸降至正常时间1~3 d,其中3例因严重LCOS,复苏困难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术后恢复良好;3例死亡。结论 简易腹膜透析方便、安全、创伤小、廉价、效果好,可提高患儿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缩短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ICU滞留时间,节省住院时间及费用。
吴小红侯豫封志纯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低心排综合征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较少见[1],术前诊断和治疗较困难,容易漏诊。但随着对该疾病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对该疾病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
吴小红侯豫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气管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诊断先心病
光滑脑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光滑脑(lissencephaly,LIS)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特征,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LI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及反复抽搐,头颅MRI示双侧额颞顶枕叶皮层光滑无脑回,灰白质分辨不清,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轴位上脑外形呈"8"形,诊断为LIS。家长放弃治疗,随访1月余,患儿死亡。结论 LIS患儿以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及抽搐为主要临床特征,头颅MRI检查可确诊,预后差。
刘京京马秀伟辜蕊洁侯豫封志纯
关键词:遗传性疾病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