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昌
-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互联网+”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化路径研究
- 2019年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互联网+"时代要提高"三进"的实效性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的方法来不断优化"三进"路径。
- 何茂昌
- 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观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引量:17
- 2014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即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具有交互性特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给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探究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和路径选择,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盛建军何茂昌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媒体交往实践观主体间性
- 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探索——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15年
- 在高校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明确职业指导的基本涵义,并对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实施进行探索。
- 何茂昌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 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向被引量:2
- 2010年
- 西方哲学家从存在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出发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范式,提出了"主体际"理论。主体际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新范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 何茂昌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交往实践范式
- 五个“一”助力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
- 2019年
- 思政课实践教学以深化理论教学为主旨,五个“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创新。“一封家书。”一封家书的教育力量深远沉厚。实践活动以“感念亲恩·感悟责任”为主题,包括写信、寄信、收回信、讨论交流、自评与总结讲评等环节。学生通过追忆人生历程,在忆恩、记恩、念恩、感恩、报恩与责任的思绪中,感受心灵的净化。
- 郑美珍何茂昌
-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创新
-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苏州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对苏州部分高校、政府机构、创业平台、行业协会等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功能群体进行了调研。揭示了苏州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中的问题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破解苏州高校协同创新困境的建议。
- 何茂昌
- 关键词:创业教育协同创新
- “双元制”本土化模式中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工匠精神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起到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历史使命。德国制造业依旧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典范,这与德国“双元制”是密不可分的。文章分析“双元制”对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并对“双元制”本土化模式中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进行了实践探索。
- 何茂昌
- 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技术探析
- 2017年
- 综合众多学科的教练技术因其可以调整人的心智模式、激发人的潜能,在众多领域被广泛使用。教练技术和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契合,呼唤活动性德育课程更快更深入地和教练技术结合而创新德育模式,利用教练技术模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长期成长。
- 何茂昌
- 关键词:教练技术活动性德育课程
-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2017年
- 协同创新和职业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点,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分散、封闭、低效'问题,因此打破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壁垒,创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有重要意义。
- 何茂昌
- 关键词:职业素质教育协同创新
- “网络大V”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引量:4
- 2013年
- 在自媒体时代,有些"网络大V"沦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言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大学生往往会对"网络大V"盲目崇拜和信任。因此要深入分析"网络大V"以及舆情生成,充分认识"网络大V"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监管"网络大V"的体制机制,借助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大V"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高校自己的"网络大V",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等自媒体环境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 何茂昌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