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11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分离纯化
  • 5篇纯化
  • 4篇激发子
  • 4篇病菌
  • 3篇蛋白
  • 3篇阴离子
  • 3篇阴离子交换
  • 3篇阴离子交换色...
  • 3篇色谱
  • 3篇离子
  • 3篇离子交换
  • 3篇离子交换色谱
  • 3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疫病菌
  • 2篇植物病原

机构

  • 15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马志超
  • 4篇陈正贤
  • 3篇李德葆
  • 3篇陈卫良
  • 2篇徐正
  • 2篇叶兴乾
  • 2篇曾荣
  • 2篇邬建敏
  • 2篇麻生明
  • 2篇吴建祥
  • 2篇沈立荣
  • 2篇王源超
  • 1篇何青芳
  • 1篇娄沂春
  • 1篇胡东维
  • 1篇谌晓曦
  • 1篇张正光
  • 1篇龚鸿飞
  • 1篇林福呈
  • 1篇阮红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氯霉素-颗粒细胞偶联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氯霉素-颗粒细胞偶联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氯霉素溶于无水吡啶中,并加入琥珀酸酐,使氯霉素分子导入了羧基,加交联剂EDAC和6-氨基己酸,使氯霉素衍生物中的羧基与6-氨基己酸中的氨基缩合,增长了碳链,然后与颗粒细胞进行...
陈正贤邬建敏叶兴乾沈立荣吴建祥马志超徐正
文献传递
棉疫病菌培养液中激发子活性成分的分析
2003年
棉疫病菌 (Phytophthoraboehmeriae)的培养滤液经饱和硫酸铵沉淀后 ,经 30× 10 3 超滤膜进行分子量截留 ,将大于和小于 30× 10 3 的蛋白组分分别处理棉疫病菌的非寄主植物烟草。结果发现 ,两组分均能引起烟草叶片的过敏性坏死反应。提示在棉疫病菌培养液中至少存在两类不同分子量的激发子成分。对大于 30× 10 3 组分中可能存在的激发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经 10 0℃处理 5min后 ,该组分的激发子仍能保持其生物学活性 ;采用蛋白酶K处理可使该组分丧失激发子活性 ;该激发子经 10 0 0倍稀释后处理烟草 ,仍可诱导烟草的过敏性坏死反应 ,并可强烈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系统抗病性 ;该激发子在棉疫病菌培养液中培养 10d左右可达最大积累量。以上结果表明 ,在棉疫病菌的培养液中至少还存在一种新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30× 10 3 的蛋白质激发子 ,该激发子热稳定 ,其活性基团位于蛋白质部分。
王源超胡东维张正光马志超
关键词:棉疫病菌培养液激发子病原菌活性成分抗病性
枯草芽孢杆菌A30菌株产生的拮抗肽的分离纯化与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64
2002年
平皿测试表明 Bacillussubtilis A30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 ,例如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稻瘟病菌 (Magnaporthegrisea)等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区试验中 A30菌液对水稻纹枯病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A30菌株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FPL C疏水色谱、HPLC反相色谱后 ,纯化得到一种拮抗活性物质 ,命名为 P1。 P1对热稳定 ,对蛋白酶不敏感 ;茚三酮反应呈阴性 ,用酸水解后茚三酮反应和双缩脲反应呈阳性。经 L C- ESI- MS分析初步判断 P1的分子量为14 76 .
何青芳陈卫良马志超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拮抗肽纹枯病菌拮抗菌纹枯病
一种氯霉素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一种氯霉素人工抗原的制造方法,是将氯霉素溶于无水吡啶中,并加入琥珀酸酐,使氯霉素分子导入了羧基,加交联剂EDAC和6-氨基己酸,使氯霉素衍生物中的羧基与6-氨基己酸中的氨基缩合,增长了碳链,然后与载体蛋白质进行偶联,得到...
陈正贤邬建敏叶兴乾沈立荣吴建祥马志超徐正
文献传递
31ku激发子蛋白的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被引量:2
2002年
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疏水相互作用色谱从烟草疫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一种新的31ku激发子蛋白 ,选择了阴离子交换色谱流动相的最佳 pH值6.0 ,建立了疏水相互作用色谱硫酸铵Tris缓冲液 -水洗脱模式 ,简化了纯化步骤和减少了活性损失的危险。
马志超楼健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色谱疫霉菌植物病原菌
一种合成含氟2,3,5(Z)-三烯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含氟2,3,5(Z)-三烯醇的方法,即通过格氏试剂与5-全氟烷基-4(E)-烯-2-炔-1-醇的加成消除反应,合成含氟的2,3,5(Z)-三烯醇类化合物。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易...
麻生明马志超曾荣
文献传递
OpenStack调度算法研究与优化
近些年,云计算的出现对IT界甚至是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OpenStack也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开源云计算IaaS平台,受到广泛的接受与好评,涌现出许多基于OpenStack的商用云计算平台。传统的数据中心...
马志超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机电能消耗资源利用率
文献传递
利用细菌发酵生产玉米素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了利用细菌发酵生产玉米素的工艺。通过ELISA 反应检测发酵液中玉米素的含量,确定了玉米素发酵生产的最合适工艺。经HPLC检测,该条件下玉米素产量高达0.87 m g/m L。
朱辉娄沂春陈正贤马志超徐幼平
关键词:细菌发酵玉米素
棉花疫病菌和辣椒疫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域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30
2000年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 (ITS)通用引物 ,PCR扩增棉花疫病菌、辣椒疫病菌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 ,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棉花疫病菌的ITS1和ITS2分别由 2 0 6和 45 3个碱基组成 ,而辣椒疫病菌则分别由 174和 432个碱基组成。棉花疫病菌两个菌株之间ITS1和ITS2的同源性均高达 10 0 % ,而棉花疫病菌和辣椒疫病菌ITS1同源性为 70 9% ,其中中间区域 5 2~ 178bp在两种间变异丰富 ,同源性只有 5 4 3% ;ITS2在两种疫霉菌间的同源性为 70 9% 。
王源超丁国云马志超李德葆
关键词:辣椒疫病菌
一些基于不饱和烃的氟化学研究
氟是一种很特殊的元素,向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可以给有机化合物带来很多独特的性质。在现代药物和农用化学中,引入氟原子来改变和提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已经成为新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   而联烯是一类含有1,2—丙二烯官能团的化合物...
马志超
关键词:不饱和烃氟化学羰基化反应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