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霞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枣庄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免疫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细胞免疫
  • 3篇红细胞免疫
  • 3篇肝炎
  • 2篇血清
  • 2篇血清CG
  • 2篇乙肝
  • 2篇粘附
  • 2篇粘附功能
  • 2篇免疫粘附
  • 2篇红细胞
  • 2篇肝病
  • 1篇丹参
  • 1篇胆酸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携带
  • 1篇乙肝病毒携带...

机构

  • 6篇枣庄市立医院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雷霞
  • 5篇刘月兰
  • 4篇王海滨
  • 3篇杨家留
  • 2篇于志军
  • 2篇郭峰
  • 2篇孙宝霞
  • 2篇赵新平
  • 2篇张洋
  • 1篇吴晓荫
  • 1篇马元涛

传媒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CG、HA、SF联合检测对肝病诊断的意义
1996年
本文对500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CG、HA、SF进行联合测定,并将结果加以分析对比发现以上三种检验指标对肝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500例(男294,女206)肝病患者均为我院收治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18~68岁。临床诊断按1984年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诊断分型标准诊为AH 77例;CPH 116例;CAH 137例;LA 128例;LC 42例。以上病例均经快速穿刺法肝活检确诊。同期取200名(男118,女82)健康人作对照,平均年龄34.5岁。 二、方法:CG、HA、SF的检测方法均用放射免疫法。试齐盒由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结果 一、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CG、HA、SF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吴晓荫马元涛雷霞
关键词:肝疾病透明质酸CG
红细胞CR_1免疫粘附活性在急慢性乙肝病程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红细胞CR1分子免疫粘附活性在急、慢性乙肝病程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红细胞CR1免疫粘附功能试验,测定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3bRR)及免疫复合物(E-I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慢性乙肝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E-C3bRR下降及E-ICR升高的现象;急性乙肝患者在急性期,其红细胞CR1免疫粘附功能明显下降,于恢复期基本恢复正常;轻、中度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与否,对其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有明显影响(P<0.01);重度慢性乙肝患者其红细胞CR1免疫粘附功能下降最明显。结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红细胞CR1免疫粘附功能状况与其发病机制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R=0.8546),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赵新平刘月兰杨家留雷霞王海滨郭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红细胞CR1免疫粘附发病机理
复方丹参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以复方丹参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长期无症状(LAsC)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6例确诊为LAsC的患者,采用以复方丹参治疗为主,同时加强休息。饮食和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方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及红细胞SOD酶和血清LPO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HBsAg商度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SOD酶活性明显提高(P<0.01),血清LPO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皆十分显著(P<0.01)。结论:以复方丹参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长期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内环境,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效促进患者血清病毒复制产生的清除。
孙宝霞张洋刘月兰雷霞王海滨
关键词:携带者复方丹参红细胞免疫功能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自然免疫粘附功能测定及意义
1999年
杨家留孙宝霞张洋刘月兰雷霞于志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肝癌患者红细胞促进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自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王海滨赵新平刘月兰杨家留雷霞郭峰
关键词:肝肿瘤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
血清CG、HA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动态测定在肝硬化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1999年
雷霞于志军刘月兰王海滨
关键词:肝硬化甘胆酸红细胞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