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芷菱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药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强化用药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效果和用药的依从性。方法:选取健康教育所健康促进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1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给予一般用药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强化用药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度、对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为94.91%(56/59)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9.66%(47/59)(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91.50%和服药依从率为93.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为74.6%和71.2%(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为25.42%和病死率为5.0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为47.46%和22.03%(P<0.05)。结论:强化用药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治疗的依从性。
- 杨伟康陈芷菱蒋俊
- 关键词:心力衰竭健康教育用药指导
- 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观察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我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的2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收集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中杂合型(CT型)及突变型(TT型)比例较后者有所升高(P〈0.05)。③其中2、3级高血压亚组患者CT型及TT型比例升高较1级高血压亚组更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其MTHFRC677T的基因型中杂合型及突变型比例较正常人亦有所升高,其中,中重度高血压者升高更加明显,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作用。
- 周炯峰陈芷菱陈怡粤朱继荣蒋凌燕王威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行PCI的2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抽样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1例,A组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0.1 g/d),B组给予高剂量阿司匹林(0.3 g/d)。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随访期内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其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B两组治疗后6、12个月血栓烷B2及总胆固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B组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6个月后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86%,B组为15.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PCI后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陈芷菱周炯峰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阿司匹林
- IL-32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IL-32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乳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后,比较缺氧组与正常组IL-32、IL-1β、IL-6、IL-18、TNF-α和IL-10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以及IL-32与各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心肌细胞坏死明显;IL-32、IL-1β、IL-6、IL-18、TNF-α和IL-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IL-32与IL-1β、IL-6、IL-18、TNF-α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后,IL-3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32与传统细胞因子IL-1β、IL-6、IL-18、TNF-α和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方毅陈芷菱夏小杰
- 关键词:心肌细胞缺氧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7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住院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脂、同型半胱酸(Hcy)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法测定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冠心病组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21±6.42 vs.12.68±5.64)μmol/L;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C、CT、T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4,P〈0.05);TT基因可增加冠心病危险性,差异无显著性(Or=0.014,95%CI:0.12~0.35);冠心病组CC、CT、TT基因型血浆Hcy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5±1.29 vs.10.58±1.18、15.68±1.18 vs.14.32±1.37、24.02±1.32 vs.16.85±3.28)μmol/L;两组均表现出TT基因型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CC、CT基因型血浆Hcy浓度。结论 MTHFR基因突变与Hcy含量相关,TT纯合因子血浆Hcy水平最高,可能是诱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芷菱周炯峰
- 关键词:冠心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
-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5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以11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和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LVESV、LVEDV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 陈芷菱周炯峰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氯沙坦比索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