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粤
- 作品数:17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观察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我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的2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收集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中杂合型(CT型)及突变型(TT型)比例较后者有所升高(P〈0.05)。③其中2、3级高血压亚组患者CT型及TT型比例升高较1级高血压亚组更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其MTHFRC677T的基因型中杂合型及突变型比例较正常人亦有所升高,其中,中重度高血压者升高更加明显,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C677T位点的基因型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作用。
- 周炯峰陈芷菱陈怡粤朱继荣蒋凌燕王威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
- 依折麦布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在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方法:通过高脂血症患者单独服用依折麦布或联合服用强化他汀类降脂药,监测血浆胆固醇的改变,评价其降血脂效果。结果:依折麦布单用或联合应用均能有效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论:依折麦布是一种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能有效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他汀类药物合用不仅具有强大的降低LDL-C作用,还可以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陈怡粤杨俊芬周炯峰庄义浩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脂药依折麦布
-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价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HFmr EF患者184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73例,Ⅲ级86例,Ⅳ级25例。另选取180例年龄匹配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检查并同时进行HFEI评分。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评分分值与血浆NT-pro 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5)。结论 HFEI评分在HFmr EF患者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且适合于进行长期病情监测。
- 陈怡粤余小平陈胜华
-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
- 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预测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0年
- 目的筛选预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143例的病例资料,对其可能与预后相关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场所不能预测患者预后,复苏开始时间、复苏持续时间、心搏骤停前的心律、复苏中有无室颤或室速、复苏后第3天的APACHEⅡ评分、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有无脑干反射等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它们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排序为:脑干反射>肌阵挛或抽搐>复苏开始时间>心搏骤停前的心律>APACHEⅡ评分>复苏中有无室颤或室速>复苏持续时间。结论复苏后3d的脑干及皮质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最高。复苏后有无肌阵挛或抽搐、3d后有无脑干反射、复苏开始时间、复苏持续时间、心搏骤停前的心律、复苏中有无室颤或室速、复苏后第3天的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是建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患者预后预测系统的基本指标。
- 陈怡粤王雪梅
-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预后
- 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高血栓负荷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3年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高血栓负荷的患者283例,其中血栓抽吸导管(TAC)+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A组)76例,替罗非班+常规手术组(B组)72例,常规手术组(C组,对照组)13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罪犯血管TIMI血流变化、术后1 w及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PCI术后即刻达TIMIⅢ级血流比例三组间有差异(P<0.05);(2)术后1 w及1年LVEF及LVEDD,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PCI术后1年总MACE发生率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均最低(P<0.05);(4)三组间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患者术后TIMI血流、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大出血风险。
- 陈怡粤余小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血栓抽吸导管替罗非班
- 复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前后血浆BNP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功能1-2级的无合并其他心脏病复发性AF患者30例,采用干性免疫法测定AF复律前、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患者血浆BNP浓度,比较BNP的差异。结果复律前患者血浆BNP水平为(82.3±12.1)ng/L,转复为窦性心律时患者血BNP水平为(51.5±15.2)ng/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AF患者复律前血浆BNP的浓度增高,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时下降,提示BNP的浓度变化可作为复发性AF的预测指标。
- 陈怡粤杨俊芬周炯峰庄义浩
- 关键词:脑钠肽窦性心律
- 高血压对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房颤(A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功能I~Ⅳ级AF患者126例,采用干性免疫法测定AF患者AF发作时血浆BNP水平,按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合并高血压组和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合并高血压组患者AF发作时血浆BNP水平为(432.40±492.46)ng/L,不合并高血压组血浆BNP水平为(274.12±368.99)ng/L,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对AF患者血浆BNP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高血压可能干扰临床医生根据血浆BNP水平变化对AF和心力衰竭等情况做出评估。
- 周炯峰李晔晔宋志红孟新科陈怡粤杨俊芬
- 关键词:高血压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多态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选取冠心病患者208例;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分别采集两组受试者的HCY水平、MTHFR C677T位点的基因型及其他相关指标。(1)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轻度升高(P<0.05)。(2)冠心病组MTHFR 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中杂合型及突变型比例较后者明显升高(P<0.05)。(3)冠心病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患者CT型及TT型比例升高较稳定型冠心病亚组更为明显,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较正常人升高,MTHFR C677T的基因型中CT型及TT型比例较正常人亦有所升高,其中ACS患者升高更加明显。提示血清HCY水平及MTHFR 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与冠心病有良好相关性。
- 陈怡粤余小平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 救逆通瘀汤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救逆通瘀汤"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94例患者分为标准治疗组和中药干预组(各47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治疗方法加"救逆通瘀汤"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72 h、7 d、1个月和6个月存活率,72 h、7 d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1个月和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①存活率:标准治疗组和中药干预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63.8% vs. 65.9%)、72 h(44.6% vs. 51.0%)、7 d(36.1% vs. 46.8%)、1个月(23.4% vs. 4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 vs. 40.4%,P<0.05).②APACHEⅡ评分:7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7.9)分 vs.(22.1±6.8)分,P>0.05],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4.8)分vs.(17.1±6.5)分,P<0.05].③GOS评分:1个月[(3.1±1.1)分vs.(3.7±1.2)分]和6个月[(3.2±1.4)分vs.(4.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救逆通瘀汤"有促进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脑功能恢复的作用,可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 孟新科张炜宁张新征周炯峰赵志刚赵中江陈怡粤魏刚刘德红
-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存活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 正压机械通气模式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左心衰竭伴意识障碍病人分为三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I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CPAP(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d positive air—pressure),治疗组Ⅱ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SIMV+PEEP模式通气。观察各组治疗2小时后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和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它两组pH值、PaO2、PaO2/FiO2均明显改善(P〈0.05),而心率、血压和PaCO2却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组Ⅱ对PaO2/FiO2的改善较治疗组Ⅰ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临床表现有效率分别为86.2%和96.5%(P〈0.05)。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抢救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陈怡粤杨俊芬庄义浩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机械通气持续正压通气呼气末正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