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
- 作品数:33 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交利物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淹水-控温模式下砷污染水稻土溶液中砷形态的变化被引量:12
- 2013年
- 以水稻种植区的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分析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5、27和50℃)对灭菌和不灭菌的土壤淹水后其溶液中砷赋存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溶液中检测到的砷形态只有无机三价砷(As~Ⅲ)、无机五价砷(As~Ⅴ)和有机的二甲基砷(DMA~Ⅴ),未检测到单甲基砷(MMA~Ⅴ)的存在;在不同控温条件下随淹水时间的延长,As~Ⅲ逐渐转变为砷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比例约为64%;As~Ⅴ次之,约占35%,DMA~Ⅴ的含量相对最低,约占1%;土壤灭菌与否对土壤溶液中五价砷的水平没有明显影响,但明显影响了五价砷的还原和促进了无机三价砷的甲基化,并且灭菌的促进效果随着淹水及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50℃、淹水23d时,灭菌土壤溶液中DMA~Ⅴ浓度最高,为23.7 ng·mL^(-1),这说明灭菌土壤中残留的某些嗜热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群并促进了土壤溶液中砷的甲基化.结合水稻生长的实际环境条件对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培养温度27℃淹水23 d后不灭菌的自然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砷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建议采用短周期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模式,在保障产量的情况下可尽量降低土壤溶液中砷的水平.
- 王钊崔江慧陈正陆秀君刘文菊
- 关键词:培养温度土壤灭菌砷形态
- 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区由阳极和接种在阳极上的微生物培养液组成;阴极区由负载催化剂的碳材料和缓冲溶液组成;脱毒区与阴极区用滤膜分隔;脱毒区为氯化钠水溶液。修...
- 朱永官王亚洁孙国新梁建宏朱博恺陈正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空气阴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空气阴极,其由轻木薄片放置于加热装置中,在800±50℃的无氧氛围中烧结得到的生物炭薄片制备得到。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制备过程不需要使用粘接剂和PTFE等物质,是一种环境无公害的生产过程;...
- 陈正常虎成袁召峰
- 文献传递
- 外源硅和有机质对水稻土溶液中砷形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水稻种植区的砷污染土壤,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分析测试系统,探索了淹水模式下灭菌/不灭菌土壤中添加硅和有机质对砷污染土壤溶液中砷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溶液中检测到的砷形态只有无机三价砷As(Ⅲ)、无机五价砷As(Ⅴ)和有机的二甲基砷DMA(Ⅴ),未检测到单甲基砷MMA(Ⅴ)的存在;As(Ⅲ)为砷的主要赋存形态,所占比例约为91%,As(Ⅴ)次之,约占8%,DMA(Ⅴ)含量相对最低,约为1%;在灭菌的情况下,随淹水时间的延长,添加外源硅增加了土壤溶液中As(Ⅲ)和As(Ⅴ)的浓度;而在自然淹水的土壤中添加有机质明显降低了土壤溶液中As(Ⅲ)、As(Ⅴ)、DMA(Ⅴ)和水溶性总砷的浓度(P<0.05)。结合水稻生长的实际环境条件和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淹水20d后添加有机质的不灭菌自然土壤溶液中总砷浓度较低,为99.2ng/ml,因此,在砷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建议采用短周期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模式和适量施用有机肥,尽量降低土壤溶液中总砷的浓度,从而控制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
- 王钊杨阳崔江慧陈正刘文菊
- 关键词:土壤灭菌砷形态
- 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中矿物风化与元素循环被引量:55
- 2014年
- 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植物系统是连接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纽带.土壤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之一,在地球表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担负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土壤生物在地球表层(风化壳)岩石矿物风化、物质转化与运输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包括土壤微生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以及土壤-根系的相互作用和土壤-微生物-根系相互作用对岩石矿物风化的影响.
- 朱永官段桂兰陈保冬彭新华陈正孙国新
- 关键词:土壤植物微生物
- 利用小麦苗期根伸长值辅助鉴定土壤污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麦苗期根伸长辅助鉴定土壤污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小麦种子消毒催芽后,挑选出发芽长度一致的小麦种子,分别置于待测土壤和人工标准土壤中培养后,统计小麦根伸长值,若置于待测土壤中的小麦根伸长值显...
- 乔敏王凤花王珊梁建宏朱博恺陈正
- 文献传递
- 施硼对水稻幼苗吸收和分泌砷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3组水培试验研究了营养液不同供硼(B)浓度和叶面施B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吸收、转运和分泌砷(As)的影响.在10μmol·L-1三价砷[As(Ⅲ)]或五价砷[As(Ⅴ)]处理下,营养液B浓度没有显著影响水稻体内As(Ⅲ)、As(Ⅴ)和总As的含量、转移系数和根吸收效率.叶面施B使得水稻幼苗地上部的B含量显著增加15.8倍,使得As(Ⅴ)处理条件下的根部As含量和As根吸收效率分别显著降低20.9%和18.0%,As(Ⅲ)处理条件下的根部As含量和As根吸收效率分别降低12.6%和13.8%(P<0.05),而地上部As含量降低不显著(P>0.05).在As(Ⅴ)处理下,叶面施B使根部B含量显著降低达47.1%,而As(Ⅲ)处理下根部B含量无显著变化.As(Ⅴ)处理下的水稻根部B含量平均比As(Ⅲ)处理高85.3%(P<0.05).叶面施B后,As(Ⅴ)处理下水稻根部中总As含量和As(Ⅴ)含量均与根部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As(Ⅲ)预处理后水稻幼苗根系外泌的As总量比As(Ⅴ)预处理高105.2%.叶面施B使As(Ⅲ)预处理水稻的As外泌量增加14.0%~16.9%(P>0.05),对As(Ⅴ)预处理的水稻As外泌无影响.水稻根部有45.9%~70.7%的As可以在1周内被外排到生长介质中.结果表明,营养液供B浓度为As浓度的4倍时仍不能减少水稻幼苗对As的吸收累积,而叶面施B有助于减少水稻对As的吸收.B通道不是As(Ⅲ)进入水稻根系的主要途径;As(Ⅴ)在水稻中的迁移分配机制可能与B的迁移运输有关.
- 朱毅孙国新陈正胡莹郑瑞伦
- 关键词:三价砷五价砷硼水稻
- 水稻根表铁膜对水稻根吸收铅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7年
- 采用土-砂联合培养方法诱导水稻根表形成不同数量的铁膜:高铁膜(HP)和低铁膜(LP),探讨铁膜形成的多少对水稻离体根系吸收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间,水分显著影响根表形成铁膜的数量.水稻吸收的铅大部分结合在根组织中(平均75%),少部分富集在根表铁膜中(平均25%).与低铁膜相比,高铁膜可以增强铅在水稻根表铁膜和根中的积累,由此可见,铁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铅向水稻根内的转运.
- 刘艳菊朱永官丁辉郭伟陈正刘文菊
- 关键词:水稻铅
- 一种基于微透析的土壤自动采样装置系统及采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透析的土壤自动采样装置系统及采样方法,所述土壤自动采样装置系统包括注液单元,转换单元和探针单元;所述注液单元包括注射装置和第一多通道切换阀;所述转换单元包括至少2个第二多通道切换阀;所述注射装置通过...
- 陈正刘昊王奔
- 基于被动采样技术的砷有效性和界面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21年
- 全球诸多区域均发现由于人类活动或者地质因素造成的砷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对大尺度下砷风险有效控制,需要准确评价砷在不同介质间的界面行为。砷的迁移转化受到化学和微生物调控,从而在土水和根际等典型环境界面上,具有在毫微米尺度下形态变化剧烈的特点。传统的以破坏性取样加实验室分析为主的主动采样技术难以胜任对界面过程的研究。近年来,以薄膜扩散梯度(DGT)、薄膜扩散平衡(DET)、原位反复孔隙水采样(IPI)和平衡式孔隙水采样(Peeper)为代表的新兴被动采样技术在土壤环境界面过程研究中显示出了巨大优势。上述被动采样技术已用于原位检测水体或土壤间隙水中砷的总量和形态特征及其一维分布信息。其中,DGT测定的土壤中砷浓度与植物体内砷含量的相关性较好,可用于砷的植物有效性评估。利用上述被动采样器研究水-土-生界面处砷的二维时空分布特征,是近几年的一个重要趋势。DGT可用于表征砷在土-水界面和植物根际的二维亚毫米高分辨分布特征,在砷空间分布研究上具有巨大优势。而IPI可低扰动反复采样,是少数可用于砷形态动态分布研究的工具。以上研究从微观尺度阐述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管冬兴魏天娇袁召锋李刚陈正
- 关键词:砷形态生物有效性植物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