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晨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短期复发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参数变...
  • 1篇血小板平均体...
  • 1篇血小板体积
  • 1篇血小板体积分...
  • 1篇血小板总数
  • 1篇血压
  • 1篇亚群
  • 1篇预后
  • 1篇溶栓
  • 1篇溶栓后
  • 1篇输血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晨
  • 3篇陈勇
  • 2篇王余成
  • 2篇陈道文
  • 2篇孙亚楠
  • 1篇余烁
  • 1篇杨璐
  • 1篇陈飞
  • 1篇崔婷
  • 1篇戎国栋
  • 1篇焦东东
  • 1篇张文玉
  • 1篇徐兢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探讨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通过抗体筛查和鉴定,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避免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并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9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要输血患者的血清(浆)不规则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再送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进一步鉴定。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61%。筛检阳性的6例标本经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发现在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 3例、抗-D 1例、抗-cE 2例。对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提示少输或不输血,其中2例未输血,4例输注经南京市血液中心配合型血液,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及选择和准备相适合的血液,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这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勇王余成陈晨陈飞
关键词: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不规则抗体交叉配血安全输血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于入院第1 d、第3 d、第7 d、第15 d,52名正常对照者于体检日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测和比较。并对不同病情及预后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第3 d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出血组入院第1 d、第3 d、第7 d时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4、FT4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急性脑出血轻度亚组比较,中度亚组及重度亚组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4、FT4及TSH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急性脑出血中度亚组比较,重度亚组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4、FT4及TSH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急性脑出血显著进步亚组比较,进步亚组及死亡亚组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4、FT4及TSH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急性脑出血进步亚组比较,死亡亚组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4、FT4及TSH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T4、FT4水平明显增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越明显。
陈勇陈道文余烁陈晨王余成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甲状腺激素
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Ang Ⅱ、NT-ProBNP及CTGF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13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ng Ⅱ、NT-ProBNP及CTG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73.21%,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Ang Ⅱ、NT-ProBNP及CT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ng Ⅱ、NT-ProBNP及CTGF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02%、10.71%,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Ang Ⅱ、NT-ProBNP及CTGF水平。
张新磊陈晨徐兢张文玉焦东东朱广健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免疫血栓四项联合糖类抗原三项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与溶栓后短期复发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免疫血栓四项联合糖类抗原三项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与溶栓后短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1至2023.1收治的105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相关指标,分析脑梗死患者免疫血栓四项及糖类抗原三项与NIHSS评分、梗死灶直径的关系,使用ROC评价免疫血栓四项、糖类抗原三项诊断脑梗死及预测其溶栓后短期复发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免疫血栓四项和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缺损患者免疫血栓四项和CA125水平均高于非重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外周血TM、TAT、PIC、CA125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梗死灶直径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M、TAT、PIC联合CA125诊断脑梗死的特异度为90.67%、敏感度为54.37%、AUC为0.925;预测溶栓后短期复发的特异度为91.27%、敏感度为53.68%、AUC为0.917。结论:TM、TAT、PIC、CA125在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脑梗死及预测溶栓后短期复发的效能。
陈晨刘娜孙亚楠康黎李燕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复发
检测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5例(大面积脑梗死39例,腔隙性脑梗死26例)、脑出血患者50例和健康者50例,患者在发病后72h内抽取静脉血抗凝,所有研究对象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检测其PLT、MPV、PDW及Fib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和健康者、脑出血患者和健康者、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Fib及血小板参数四项指标上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Fib明显升高(P<0.05),PLT明显降低(P<0.05);脑出血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Fib明显升高(P<0.05),PLT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PLT、MPV、Fib、PDW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PLT、MPV、Fib、PDW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体积增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观察四项指标变化对病情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勇陈道文陈晨
关键词:血小板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
耐药型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耐药型癫痫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耐药型癫痫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分为耐药型癫痫组(45例)、药物敏感型癫痫组(5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临床记忆量表(CMS)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估患者整体智能、记忆功能和注意力,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耐药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指标和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耐药型癫痫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1)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MoCA评分、记忆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耐药型组MoCA评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药物敏感型组(P<0.05);(2)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外周血CD4+和CD8+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耐药型组外周血CD4+和CD8+百分比显著低于药物敏感型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药物敏感型组(P<0.05);(3)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细胞分布与耐药型癫痫患者Mo CA评分、MQ和DST评分间显著正相关,IL-1β与MoCA评分、MQ和DST评分间显著负相关,IL-6和TNF-α与MoCA评分和MQ显著负相关(P<0.05),CD8+细胞分布与耐药型癫痫患者MoCA评分、MQ和DST评分间以及IL-6和TNF-α与DST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4)预后不良的耐药型癫痫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结论:耐药型癫痫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并与患者�
陈晨杨璐戎国栋崔婷孙亚楠
关键词:癫痫耐药预后T淋巴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