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刚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天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地理
  • 4篇课程
  • 2篇校园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1篇单元教学
  • 1篇地理课
  • 1篇地理课程
  • 1篇地理课程资源
  • 1篇地理实践
  • 1篇地理新教材
  • 1篇地理作业
  • 1篇地理作业设计
  • 1篇地貌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科学
  • 1篇新教
  • 1篇新教材
  • 1篇学校环境
  • 1篇学校环境建设

机构

  • 8篇江苏省天一中...

作者

  • 8篇陈志刚
  • 4篇黄雷
  • 2篇杨益芳
  • 2篇沈新荣
  • 1篇肖明

传媒

  • 3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地理教育
  • 2篇创新人才教育
  • 1篇江苏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把课程“种”在校园里——品质高中生态校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江苏省天一中学的生态校园建设以"把课程种在校园里"的理念为指导,针对传统学校学习环境"太硬"、学习资源贫乏以及学习方式单一、学校环境封闭等问题,着力于"水""绿""趣",对校园环境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建设"柔性校园",形成"环境即课程,校园即课堂"的育人模式。
陈志刚
关键词:生态校园生态课程
数字地球软件支持下地理可视化教学探究——以基于LSV软件开展“地貌的观察”为例
2023年
大尺度复杂地理事象、抽象地理概念和过程等的教学,都适合应用“可视化”的理念和手段来进行优化。数字地球软件LocaSpace Viewer具备电子地图、三维建模、图层叠加、轨迹生成等功能,应用该软件支持地理课堂可视化教学与野外可视化考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沈新荣陈志刚
关键词:数字地球可视化教学地理实践
中学地理课程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家国情怀的培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烈诉求,是地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要义。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例,从强化内涵理解,突出家国情怀培育的深入度;实施单元教学,增强家国情怀培育的浸润度;融合乡土课程,彰显家国情怀培育的达成度三个维度展开实践探索。
杨益芳黄雷陈志刚
关键词:家国情怀单元教学乡土地理
“三高”协同:中学地球科学课程建设的新探索
2022年
江苏省天一中学通过"三高"协同育人新模式,立足于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依托学生社团,从特色平台搭建、合作机制创新和丰富课程建设等方面,对中学地球科学课程建设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
沈新荣陈志刚
关键词:地球科学校本课程
“双减”背景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被引量:7
2022年
作业是连接课程、课堂和评价的关键环节。"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文章从地理作业设计的依据、理念、目标、理论、原则、路径、框架七个方面展开探讨,绘制了"轻负优质""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图景。
黄雷肖明陈志刚
关键词:地理作业设计义务教育
基于“学材”视角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使用探索--以“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2023年
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为例,从“学材”视角出发,结合教材的逻辑结构,以认知顺序为依据,调整教材内容,“易化”课堂教学;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以自主学习为导向,补充教材内容,“活化”课堂教学;结合教材的教学结构,以结构化为关键,优化教材栏目,“深化”课堂教学。以期让教材既能发挥育人价值,又能推动课堂教学。
杨益芳黄雷陈志刚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教材
基于校园生态环境的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2014年
校园生态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其本身也隐含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校园每个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甚至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纵观目前国内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许多学校环境建设仅停留在绿化层面上,对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层面研究不多。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决定了其在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用地理课程思想来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并由此开发相关的地理课程资源,是学校发展中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议题。
陈志刚
关键词:校园生态环境课程资源开发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环境建设地理课程资源
构建以学为中心课堂的四个关切点
2021年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一节为例,论述了如何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一是动心,即基于"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底气学;二是动嘴,即基于"最佳活动区",让学生有能力学;三是动脑,即基于"最大困惑区",让学生有启发地学;四是动情,即基于"最强情感区",让学生有情感地学。
黄雷陈志刚
关键词:交通运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