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
- 作品数:28 被引量:356H指数:9
- 供职机构: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现状及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特征,为制定卫生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ICD-10编码对全死因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计算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性别、年龄别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及相关指标,并对2003-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粗死亡率为904.75/10万(男性1056.75/10万、女性760.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7.13/10万(男性409.08/10万、女性270.49/10万),婴儿粗死亡率为0.215%(男性0.276%、女性0.149%),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3.64%。2019年,城区居民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01771.752,P<0.05),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03-2019年城区居民粗死亡率随年份变化呈现上升趋势(χ^(2)=4416.183,P<0.05),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2)=148.285,P<0.05)。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全部死因的82.65%,死因顺位的前3位为心脏病、肿瘤及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为肺癌、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2013-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期望寿命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期望寿命为80.85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沈阳市城区居民生命健康,沈阳市应继续深入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扎实推进5癌筛查工作,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男性、孕产妇及老年人群防控和管理。
- 王东董桂华陈建平姜志欣
- 关键词:死亡率
- 2000-2009年沈阳城区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2000-2009年沈阳城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特点。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χ2趋势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结果沈阳城区2000-2009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年均死亡率为11.07/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8.48/10万,10年间变化不大。乳腺癌死亡在恶性肿瘤死亡中的顺位2000年为第5位,2009年上升至第3位。结论 2000-2009年沈阳城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处于比较低的稳定水平。
- 耿丹李恂时景璞陈建平孙丽华马兰吴晓梅蔡云飞于慧会张娜
- 关键词:女性乳腺癌死亡率
- 小食品中防腐剂和人工甜味剂含量调查被引量:3
- 2005年
- 刘淑艳陈建平张迅张秀丽张玉黔赵晶
- 关键词:小食品防腐剂人工甜味剂化学添加剂卫生检测
- 沈阳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辽宁省沈阳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建立大学生控烟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沈阳市2所大学1 1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1 104份。平均年龄(21.0±1.4)岁。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尝试吸烟率为47.7%(男生62.4%,女生27.2%),调查前1个月吸烟率19.7%(男生29.4%,女生6.1%);每天吸1支,连续30 d,吸烟率为7.4%(男生11.7%,女生1.3%)。开始吸第1支烟的平均年龄(17.7±4.3)岁,其中男生(17.5±4.2)岁,女生(19.1±5.4)岁。大学生吸烟的影响因素有周围人吸烟、朋友吸烟、感到伤心、对烟草依赖等。结论大学生吸烟率较高,应针对环境、心理、行为等因素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 李恂董丽君杨楠陈建平周宝森
- 关键词:吸烟影响因素大学生
- 沈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机构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干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4—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市内五区抽取年龄为18岁以上的社区居民,通过问卷调查,选取自述患有高血压并进行药物治疗的83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837例可评价服药依从性的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者占33.9%,依从性差者最主要的不依从方式为不能按医嘱长期坚持服药(44.9%)。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社会主观支持,积极应对方式以及不良生活事件影响(P<0.05)。结论沈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低,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加强家庭、社会对病人的主观支持水平,控制不良生活事件发生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
- 李坤梁会营李恂陈建平赵琳吕艺杨妍周宝森
- 关键词:高血压依从性药物治疗
- 沈阳市大气O_(3)与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寿命损失关系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沈阳市O_(3)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及寿命损失的影响,并探讨人口特征和季节对研究结果的潜在影响。方法收集沈阳市2014—2018年心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逐日死亡人数、O_(3)逐日平均浓度及同期气象资料,并计算逐日寿命损失年(YLL),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探讨O_(3)污染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ER及YLL效应值)。结果O_(3)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在累积滞后3 d(lag03)达到最大效应,O_(3)每增加10μg/m^(3),ER及YLL效应值分别为1.08%(95%CI:0.53%~1.62%)和3.97(0.54~7.40)人年。不同人口特征下,O_(3)对女性、≥65岁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死亡风险ER更高,分别为1.23%(95%CI:0.48%~1.98%),1.33%(95%CI:0.73%~1.93%),1.17%(95%CI:0.08%~2.27%),但仅不同性别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LL效应值在男性、≥65岁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表现出更高风险,但不同亚组人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暖季,O_(3)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ER及YLL效应值的影响均明显增加。结论沈阳市大气O_(3)污染与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及YLL有一定相关性,女性、≥65岁人群为O_(3)健康损伤的脆弱人群,暖季可增加O_(3)对人群死亡风险及YLL的影响。
- 陈会杰毕海燕王孟颖陈建平孙百军杨志星
- 关键词:臭氧心血管疾病
- 沈阳市高等院校肺结核病治疗管理状况评价
- 2003年
- 刘瑾张继兴李荣陕陈建平孙凯峰
-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管理
- 2011—2021年沈阳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趋势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沈阳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控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2011—2021年沈阳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中标率)、早死概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指标;采用SPSS 23.0软件对男女死亡率进行χ^(2)检验;Joinpoint 3.5.3软件对死亡率及早死概率进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趋势分析。结果 2011—2021年沈阳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为31.08/10万,中标率13.0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9.24,P<0.05);10年来男女糖尿病死亡率(APC=9.57%,5.68%;P=0.000)及标化率(APC=7.16%,6.78%;P=0.000)均呈上升趋势。男性30岁以上各年龄段死亡率逐年上升(P<0.05),女性除70岁以上年龄组逐年上升(APC=4.94%,P=0.000)其它各年龄段均无变化趋势(P>0.05)。2011—2021年糖尿病早死概率为0.79%,男性早死概率高于女性,10年来男性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8.12%,P=0.000),女性无变化趋势(P>0.05)。结论 2011—2021年沈阳城市糖尿病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并持续上升,男性早死概率亦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将30~69岁男性患者纳入糖尿病防控重点干预对象。
- 吕艺张馨予陈建平王晓丽王路
- 关键词:糖尿病死亡率
- 膳食质量指数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膳食营养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膳食评价方法是营养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膳食质量指数法是总体膳食质量评价方法的一种,包括膳食质量指数、修订的膳食质量指数、国际膳食质量指数、中国膳食质量指数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膳食平衡指数。本文对膳食质量指数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陈建平凤英
- 应用膳食质量快速评价表评价样本人群膳食质量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宣传工作,应用以中国膳食平衡指数法为基础的膳食质量快速表对样本人群的食物摄入状况进行快速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原则,对5省市10个项目点的414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评价。采用1d24h回顾结合1d食物记录得到研究对象2d的食物摄入情况,应用膳食质量快速评价表进行快速评价。[结果]样本人群中蔬菜水果、奶类豆类摄入不足,谷类和动物性食物既有摄入不足也有摄入过量,食盐和食用油摄入过量;食物摄入不足程度农村点高于城市点;摄入过量程度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膳食质量快速评价表是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表格化,其设计直观、简洁,使用快速、方便,既可用于营养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快速评价,也可作为大众平时进行自我监测的工具。
- 陈建平何宇纳翟凤英于文涛
- 关键词:膳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