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X线
  • 7篇体层摄影
  • 7篇体层摄影术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成像
  • 4篇血管
  • 3篇腰椎
  • 3篇腰椎峡部
  • 3篇腰椎峡部裂
  • 3篇峡部
  • 3篇峡部裂
  • 3篇CT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胰腺
  • 2篇软骨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漏诊
  • 2篇漏诊分析

机构

  • 25篇泸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充市高坪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阳明
  • 14篇彭志远
  • 8篇储松
  • 7篇余江
  • 3篇杨敏
  • 2篇周凡
  • 1篇施崇敏
  • 1篇袁云华
  • 1篇罗凤莲
  • 1篇袁惠兰
  • 1篇杨有优
  • 1篇陶道均
  • 1篇徐开燕
  • 1篇刘明国
  • 1篇周莉
  • 1篇王思凯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六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经检查确诊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诊断9例动脉瘤患者,动脉闭塞2例、动脉畸形...
周莉阳明袁云华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术
放射科紧急意外应急处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患者在放射科发生紧急意外应急处理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遇见的发生紧急意外应急处理病例进行回顾性介绍和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为33.3%,2例抢救成功。结论:放射科部分急重患者在检查及候诊过程中可发生紧急意外,严重者危及生命。要避免和应急处置患者在放射科发生的紧急意外,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和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
彭志远袁惠兰阳明储松
关键词:放射科
白线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腹壁白线疝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腹壁白线疝12例,观察疝的部位、大小、疝内容物,并进行测量.结果 12例患者共14个疝,腹白线均有中断,2个无疝囊形成,...
阳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情况。方法: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55例,经头颈部螺旋CTA,分析脑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结果:355例患者中,CTA检出各种斑块(钙化斑、软斑、混合斑)248例(69.8%),动脉狭窄222例(62.5%),血管闭塞25例(7%)。颅外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颅内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1段。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头颈动脉多层CTA可以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晓飞阳明袁云华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粥样硬化
CT与MRI诊断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中,高度侵袭危险性7例,中度侵袭危险性1例,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肿瘤位于小肠系膜3例,回盲部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腹膜后1例,骶前间隙1例,直肠前间隙1例,多发1例,10例中共计12个肿块。肿瘤最大径3.8~25cm,平均11.3cm。肿块呈分叶状5个、不规则形4个、类圆形3个。CT平扫9个病灶密度不均匀,1个密度较均匀;MRI平扫2个信号不均匀;囊变和坏死发生率80%。CT或MRI增强11个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1个中度较均匀强化。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特征性,通过病变的影像特点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彭志远阳明施崇敏杨敏
关键词:胃肠道外间质瘤磁共振成像
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CT测量被引量:4
2008年
髌股关节排列紊乱可导致髌骨力线不正,造成软骨损伤和退变,是导致髌骨软化症和髌股骨关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正确认识髌股关节排列紊乱,有利于临床早期进行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和运动,从而延缓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变。本文介绍了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常用CT测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阳明彭志远余江
关键词:髌股关节
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06例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小细胞癌86例(鳞癌39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20例。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40例、中高分化66例。所有患者进行能谱CT成像,比较定量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腺癌组的平扫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均大于鳞癌组(P<0.05),且鳞癌组大于小细胞癌组(P<0.05)。低分化肺癌组的平扫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均小于中高分化肺癌组(P<0.05)。平扫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鉴别诊断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6.74%、86.05%、67.44%,特异度分别为90.00%、75.00%、95.00%;鉴别诊断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3.64%、84.85%、75.76%,特异度分别为65.00%、42.50%、72.50%。结论能谱CT成像定量参数对鉴别诊断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朱永寅姚晶晶雨托成周凡阳明
关键词:肺癌能谱CT病理类型分化程度
百草枯中毒肺损害6例胸部CT表现被引量:1
2015年
百草枯(PQ)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触杀性农用除草剂,使用中操作不当、误服、自杀性口服都可造成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中毒后常可引起肺、心、肝、肾严重损害或/和衰竭,其中以肺损害最常见,进行性呼吸衰竭是常见的死亡原因[1].胸部CT是百草枯肺损害的最佳检查方法.
彭志远阳明刘明国
关键词:胸部CT表现百草枯中毒肺损害进行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病情危重
AW4.7工作站3D打印功能的临床应用
2020年
探讨AW4.7工作站3D打印功能的临床应用,并与常用的3D打印后处理软件Materialise Mimics进行对比,评估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因胸腰椎骨折行CT检查的患者,利用0.625mm层厚Dicom数据分别在AW4.7工作站和Mimics软件进行3D打印后处理。统计对比两种方法从导入CT图像数据开始,至保存“.stl”文件结束所需步骤数和耗时长短的差异。结果:共进行后处理操作21例。AW4.7工作站处理步骤数为6步,耗时约5-12分钟,平均7.3分钟。Mimics软件处理步骤数为8步,其中第6、7步可能需多次重复,耗时约10-35分钟,平均19.3分钟。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成对样本检验P<0.05,二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AW4.7工作站处理的模型精细度不如Mimics,但可满足使用需求。结论:AW4.7工作站可将VR后处理图像直接导出保存为“.stl”文件用于3D打印,可显著提高3D打印后处理速率,影像科工作人员已常规具备影像后处理工作站的操作能力,不需要额外培训,利用其3D打印后处理功能即可更方便快捷地开展3D打印工作。
阳明周凡李东
关键词:工作站三维重建3D打印
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变1例被引量:2
2010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1年前自觉右上腹疼痛不适,无发热、黄疸、血尿、腹泻,1月前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右上腹略隆起,可扪及一包块、局部压痛,双肾区无叩痛.血常规、大、小便常规、乙肝三对、心电图均正常.
彭志远阳明罗凤莲储松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