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小波
- 作品数:65 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 闾小波
-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
- 从议会主义到宪法主义——从魏源到孙中山民主诉求之检讨
- 无论从人类近代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出发,还是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个性"着眼,民主化自当是中国人努力追求的政治目标。可以说,自鸦片战争起,中国人在客观上就已迈上了追求民主的不归之途。
- 闾小波
- 关键词:国会请愿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宪政编查馆
- 文献传递
- 论晚清中央行政改革的失败被引量:1
- 1999年
- 闾小波
- 关键词:晚清
-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被引量:11
- 2003年
- 国家公务人员尤其是政要宣誓效忠宪法是西方民主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颇为推崇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他在反清革命及民国时期一直有意识地将宣誓制度移植到中国,并开中国政治宣誓之先河。由于孙中山示范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初颁布了《宣誓条例》,1946年的“制宪国大”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对政治宣誓又了作明确的规定。
- 闾小波许敏
- 关键词:孙中山中华民国宣誓制度
- 走出条块关系的治乱困局被引量:5
- 2020年
- 条块关系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政治和行政关系之一。理顺条块关系一直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老大难问题,其实质是集权与分权的张力。1949年以来,我国条块关系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但条块矛盾始终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关系在集权与分权的拉锯中陷入了钟摆过程,出现了所谓“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循环和困局。尤其是在当前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事权和责任在向基层压实,而财权和资源仍停留在上级政府尤其是条线职能部门手中,造成条块矛盾在基层尤为突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协同开展,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理顺条块权责关系。目前,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还在落实过程中,改革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还需实践检验。在此背景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线上研讨会,并邀请专家撰稿,探讨如何走出条块关系的治乱困局。
- 周振超闾小波杨雪冬关保英王立新郝宇青刘笑言
- 关键词:条块关系国家机构改革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权责关系基层社会治理
- 重“实质”抑“形式”——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民主选举策略的调适被引量:3
- 2016年
- 民主选举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选举策略有所差异。自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着手实施建国路线图至1953年3月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颁布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选举策略有其独特性,较之于抗战时期民族主义话语下的选举策略,此间的选举策略已转向强调阶级话语;较之于《选举法》实施后的普选,此间的选举策略是强调实质性民主、"民主协商",排斥选举中的"形式主义"。
- 闾小波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选举策略民主协商举手表决
- 政论报刊的崛起与社会变革的突进──对《时务报》的个案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均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传播媒介长期滞后于社会变革,并制约了社会变革的速率。这一局面在甲午战争后随着《时务报》的崛起有了根本的改观。本文依据大众传播学的“五W”模式,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时务报》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变法维新,且改变了中国数十年来舆论滞后的被动局面,控制了舆论传播的主动权,为中国步入20世纪后形成传播媒介与社会变革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闾小波
- 关键词:《时务报》社会变革大众传播媒介百日维新变法维新
- 保育式政体——试论帝制中国的政体形态被引量:15
- 2017年
- 帝制中国是封建社会与专制政体,似乎早已成为政治常识。然而,生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常识难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帝制中国的"专制政体说"产生于清末,源自外部对中国政体的观感与指认,进而被国人所广泛接受。"专制政体说"经由地方性知识到一般性知识的转换,使得帝制中国政体的独特性被忽略,且难以解释帝制中国与现代中国的特殊性及接续性。从地方性知识出发,重新考察帝制中国的政体属性,"保育式政体说"也许更能反映帝制中国政体的特质,且有助于摆脱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削足适履"的思维习性。
- 闾小波
- 关键词: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帝制中国专制政体
- 建立政治宣誓制度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被引量:1
- 2003年
- 政治宣誓古已有之。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国家公务人员就职时举行宣誓仪式的规定。宣誓是一种形式 ,也是一种程序或制度。国家公务人员通过宣誓可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特殊角色 ,明确宣誓人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重新建立我国的宣誓制度 ,不仅可以刷新政治人物与政府的公众形象 ,且有利于培养公务人员和公民的“遵宪”、“护宪”意识及诚信意识 ,切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 闾小波
- 关键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
- 社会与政府间人事流动的挤压与吸纳效应
- 2004年
- 借用物理学中“连通器原理” ,我们认为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人事流动存在一种吸纳和挤压效应。在这两种效应作用下 ,同时由于社会与政府之间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软化和人事流动通道的不畅 ,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反复而且社会与政府人事管理发生诸多危机。据此 ,可以探讨通过缓解社会的挤压效应、弱化政府的吸纳效应、强化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调控机能、建立顺畅的人事流动通道等途径以解决此课题。
- 陈魁闾小波
- 关键词:连通器原理政府机构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