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 作品数:25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脑囊尾蚴病32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郭春燕杨慧敏马国瑞
- 关键词:儿童脑囊尾蚴病
- 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60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小儿胸骨骨髓穿刺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需骨髓检查的患儿60例。采用8号头皮针接10ml注射空管作穿刺针,首选胸骨为穿刺部位,以此作为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儿行传统小儿骨髓穿刺。结果实验组1次性成功率为95.0%,总成功率为98.3%,对照组1次性成功率为83.3%,总成功率为93.3%,两组均无意外或感染发生。两组1次性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1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易被患儿家属接受、创面小、疼痛少、安全性大、容易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卢亚亚杨慧敏郭春燕马国瑞
- 关键词:胸骨骨髓穿刺小儿
-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0例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经过病原学确诊的10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起病较缓慢、病史长。确诊依据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或隐球菌抗原检查。症状以发热、头痛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以脑室扩大、脑积水为主。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静滴,5-氟胞嘧啶口服,辅以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等药物治疗。10例患儿痊愈4例,病情明显好转4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脑膜炎起病缓慢,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对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时,应该积极新型隐球菌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脑脊液检查。儿童新型隐球菌脑炎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 卢亚亚郭春燕倪莉
- 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儿童
-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导致多器官系统的损害,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目前有关新生儿窒息多器管系统损害机理的研究正受广泛重视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现就近年来对新生儿窒息多器管系统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
- 卢红霞郭春燕
- 关键词:窒息多器官损害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 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重度窒息新生儿6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FDP。结果两组中、重度率HIE发病率有显著差异(χ2=8.84P<0.005)。两组头颅CT平扫中、重度表现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9.68P<0.005)。两组血清LDH、AST、CK-BB含量有显著差异(t=6.218,6.991,7.531P均<0.001)。结论FDP对新生儿HIBD具有保护作用。
- 郭春燕杨慧敏马国瑞
-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
- 青少年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干预评价
- 2012年
- 目的 了解洛阳市在校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洛阳市4所中学共1000人。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有焦虑情绪的青少年分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独治组(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共治组(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洛阳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6.7%,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市区高于郊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干预前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干预后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独治组、共治组干预后评分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洛阳市在校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发生率较高,对家长和学生同步进行心理干预是治疗青少年焦虑情绪的有效措施。
- 姜志红娄丹郭春燕李小彩李曦
- 关键词:焦虑心理干预青少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TP患儿进行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杆菌、EB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疱病毒、腺病毒的IgM抗体检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 135例患儿中病原学检查131例,发现各种病原体抗体呈不同的阳性率;其中135例ITP,急性型占85.2%,慢性型占14.8%,婴幼儿(<3岁)占68.1%,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 14例(12.2%),转为难治性ITP 12例(8.9%)。62.2%的患儿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25.2%的患儿在发病前曾有预防接种史;应用激素和IVIG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7.0%。结论本病与病毒感染、预防接种密切相关,其中以HP、CMV感染所占比例高,且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激素与IVIG仍为治疗首选。
- 王晓格杨慧敏郭春燕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原学检测儿童
- 新疆北疆地区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影响新疆北疆地区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自然闭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92例ASD和65例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然闭合情况将ASD患儿分为ASD自然闭合组和ASD未自然闭合组,将VSD患儿也分为VSD自然闭合组和VSD未自然闭合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SD、VSD自然闭合的危险因素。结果 ASD 92例,自然闭合12例(13.04%);VSD 65例,自然闭合9例(13.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D、VSD患儿中自然闭合组和未自然闭合组的缺损直径、缺损类型、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缺损个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损直径、缺损类型、年龄是影响ASD、VSD自然闭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2岁、中央型ASD、膜周部VSD、缺损直径<5 mm是促进ASD和VSD自然闭合的重要因素。
- 王燕彬郭春燕陈永林潘金勇张惠荣
- 关键词:新疆北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
- 不完全川崎病31例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1例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完全KD均有发热,其他症状依次为口腔黏膜改变、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结论对发热≥5d,具备2~4项诊断标准、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 马国瑞郭春燕王伟伟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儿童超声
- 大蒜多糖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凋亡的影响
- 2008年
- 采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蒜多糖治疗组及正常小鼠大蒜多糖处理组。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Western blot等检测心肌caspase-3活性和表达的变化。发现大蒜多糖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下调caspase-3表达及活性。提示大蒜多糖能显著抑制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机制与抑制caspase-3表达及活性有关。
- 马国瑞杨慧敏郭春燕
- 关键词:大蒜多糖心肌炎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