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艺裕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基于虚拟导引点的多弹协同作战控制方法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增强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对目标的打击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导引点的对多枚导弹的位置、攻击角度、攻击时间和攻击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建立了导弹与导引点的相对运动模型,针对攻击速度和攻击时间的要求,设计了导引点的圆弧运动轨迹。针对位置协同和攻击角度协同的要求,同时考虑导弹的需用法向过载因素,设计了导弹与导引点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基于相对误差的变距离跟踪控制器,使导弹能够以设定的变化的相对距离跟踪导引点飞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多枚导弹在协同作战过程中的位置、攻击角度、攻击时间以及攻击速度的协同。
- 王晓芳郑艺裕
- 关键词:导弹协同作战
- 一种多枚导弹协同作战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多枚导弹协同作战的方法,其可准确控制多枚导弹的位置、攻击时间、攻击角度和攻击速度;该方法为:从多枚导弹中选取一枚作为领弹,并将剩余的导弹定义为从弹;为领弹和从弹指定一虚拟导引点,设计各导引点的运动轨迹;...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律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为了增强多枚反舰导弹协同作战时的突防和打击能力,提出了一种由弹目距离协同制导律和视线角速度收敛制导律两部分组成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综合多枚导弹的弹目距离信息,设计了期望弹目距离。基于比例导引律建立了导弹目标相对运动非线性模型,采用时标分离原理将其分为快变子系统和慢变子系统,然后采用动态逆系统理论将2个子系统反馈线性化,基于线性系统理论设计了能够实现多弹弹目距离趋于期望弹目距离的制导律。为了保证各导弹顺利地协同攻击目标,在飞行末段,采用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了在弹目距离逐渐缩小的过程中视线角速度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到零的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协同制导律能够使多枚导弹以期望的弹目距离同步接近目标,最后几乎同时命中目标,有效地实现了弹目距离和攻击时间的协同。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关键词:导弹制导律
- 导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实现多导弹协同作战时的编队飞行,基于滑模变结构、自适应及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理论研究了导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在领弹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从弹的速度未知的前提下,将领弹与从弹的相对速度以及领弹的加速度视为可估计的有界不确定量,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仅需弹间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信息的鲁棒编队控制律.采用边界层法消除了系统的抖颤现象,并根据编队稳态误差的要求分析了边界层厚度的设置方法.运用奇异摄动理论将导弹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划分为3个快慢变化不同的子系统,考虑系统所受的外部干扰并将其视作有界不确定量引入慢变子系统中,基于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和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导弹编队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导弹编队自动驾驶仪能够准确跟踪编队控制指令,实现多导弹的编队飞行.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关键词:协同作战自适应变结构控制非线性动态逆鲁棒性
- 基于动态面控制的多弹协同制导控制方法被引量:3
- 2016年
- 为实现多枚导弹对目标进行饱和攻击,基于动态面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攻击时间约束的制导控制方法。综合弹目距离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改进设计了基于弹目距离信息的协同策略;考虑导弹速度变化、目标运动、导弹框架角受限以及避免控制器奇异等因素,设计了协同策略中的关键参数,并给出了导弹群理想协同攻击时间的选取方法。在导弹控制输入受限的前提下,采用动态面控制理论设计了导弹扰动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满足多种约束的前提下,以较高的精度实现对目标的饱和攻击。
- 王晓芳刘冬责郑艺裕
- 关键词:动态面控制
- 导弹协同作战四维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使导弹能够在指定的时间跟踪理想轨迹到达指定点,从而满足多导弹协同突防和攻击的要求,提出一种鲁棒四维精确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将导弹6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进行简化,得到导弹四维精确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利用导弹质心与姿态运动固有的时标分离特性,设计了具有内外两回路结构的鲁棒控制器。将建模误差、参数摄动及外部干扰视作连续有界扰动,外回路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从而产生推力、攻角和侧滑角指令;内回路将扰动观测器技术和动态面控制理论相结合,得到了能够控制导弹准确跟踪外回路指令的执行机构偏转角。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严格证明了内外回路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控制精度与控制器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控制方法应用于导弹6自由度非线性数值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四维鲁棒精确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关键词:自适应滑模控制动态面控制扰动观测器
- 基于扰动观测器与有限时间控制的导弹编队控制方法
- 本发明基于扰动观测器与有限时间控制的导弹编队控制方法,适用于领弹和从弹均具有标准的三通道互解耦自动驾驶仪的导弹编队;具体过程为:步骤一、以从弹质心为原点建立从弹参考坐标系,在从弹参考坐标系下建立导弹编队相对运动学方程;步...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律设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律设计方法,具体过程为:步骤一、在飞行前段,以弹目距离协同制导律控制导弹的飞行;即以各枚导弹的法向加速度a<Sub>n</Sub>作为控制量,控制各枚导弹的速度方向,使得各枚导弹的弹目距离...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文献传递
-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终端角约束滑模导引律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了对导弹攻击机动目标时的终端角进行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滑模导引律。将导弹速度的时变、运动目标的机动逃逸等视为对导弹目标相对运动系统的总扰动,采用扰动观测器对总扰动进行有效估计,结合滑模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对导弹终端角进行约束的导引律,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证明了该导引律的渐进稳定性。为满足制导精度并有效地抑制抖振,运用边界层法对该导引律进行了改进,分析并确定了制导精度、边界层厚度和导引律系数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具有良好的导引性能和鲁棒性,且与普通的滑模导引律相比,具有较小的导弹最大法向加速度和较平缓的法向加速度变化过程,有利于工程实现。
- 王晓芳郑艺裕林海
- 关键词:导引律扰动观测器滑模控制
-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在考虑导弹速度可变的前提下,将导弹的协同作战问题转化为理论轨迹跟踪问题,避免了估算剩余飞行时间,提高了准确性和可实现性。而且,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技...
- 王晓芳刘冬责郑艺裕林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