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国
- 作品数:79 被引量:23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接枝紫外吸收剂分子的多元醇
- 本发明涉及多元醇合成领域,特别涉及到接枝紫外吸收剂分子的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将紫外吸收剂分子的末端结构酰氯化,再通过酰氯与羟基反应,将紫外吸收剂分子化学接枝到多元醇上,其中紫外吸收剂分子占接枝紫外吸收剂分子的多...
- 郑新国谢永江董全霄李书明程冠之刘竞曾志李世达杨德军刘相会
- 文献传递
- 沉降区无砟轨道结构注浆抬升原理与工艺被引量:10
- 2014年
- 对沉降区无砟轨道结构高聚物注浆抬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提出了高聚物注浆材料的性能要求、特点及高聚物注浆抬升原理,分析了高聚物注浆的工艺特点,介绍了轨道结构注浆抬升施工工艺流程、关键操作要点及施工后处理措施。实践证明,高聚物注浆技术是整治无砟轨道结构由于沉降引发的不平顺问题的快速、简易方法。
- 李杰郑新国刘竞
- 关键词:铁路工程无砟轨道注浆抬升施工技术
-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用稳定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板式无砟轨道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专用稳定剂,它包括如下组份:调凝剂0~5份,引气剂0.05~2份,螯合剂0.05~0.5份,流变剂0.1~12份,偶联剂0~2份,以上均按重量百分比...
- 郑新国刘竞翁智财曾志谢永江李书明仲新华朱长华崔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中线偏移纠偏方法
- 一种用于沉降无砟轨道中线偏移纠偏方法,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在确定沉降线路偏移量后,在轨道正偏移方向一侧设置两排以上注浆孔,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在一定注浆压力下,按确...
- 郑新国刘竞谢永江翁智财李书明曾志朱长华仲新华杨德军
- 文献传递
- 温度对聚氨酯固化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聚氨酯固化道床的适应性,研究了温度对聚氨酯固化材料拉伸性能、黏结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70℃内,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聚氨酯固化材料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和黏结强度均逐渐增加,变形性能先增加后降低,且固化材料的黏结强度破坏均为内聚破坏;在-50℃左右,聚氨酯固化材料发生了玻璃化转变,当温度接近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固化材料的损耗因子较高,变形性能较好;随着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聚氨酯固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低温下聚氨酯固化材料的拉伸性能变化率越小;聚氨酯固化材料的性能能够满足不同温度下的使用需求,当在低温环境下服役的聚氨酯应优先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聚醚多元醇。
- 董全霄董全霄李书明郑新国谢永江楼梁伟曾志
- 关键词:聚氨酯温度黏结
- 一种无砟轨道注浆抬升用的注浆袋及其制作与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注浆抬升用的注浆袋及其制作与使用方法,选用强度高、厚度薄、透气性好、干热收缩率小的材质缝制而成,其长度及形状根据无砟轨道结构尺寸与沉降量确定,注浆袋一端封闭,一端敞口,敞口的一端用于插入注浆管,将注...
- 郑新国刘竞谢永江翁智财李书明曾志朱长华仲新华杨德军王月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横向拔钢轨后进行轨道板更换的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拔钢轨后进行轨道板更换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钢轨实际锁定轨温及当前轨温测试设备、钢轨应力应变测试设备、钢轨横向顶推设备、轨道板运输设备、轨道板吊装设备、测量装置、钢轨回拔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被更换...
- 郑新国刘竞谢永江程冠之冯仲伟曾志李书明董全霄翁智财朱长华杨德军刘相会潘永健王月华周骏
-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用触变剂
- 本发明属无砟轨道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曲线超高段底座板混凝土用触变剂。针对曲线超高段底座板混凝土浇筑时的排水坡度与曲线超高不易控制难题,发明了一种改善新拌混凝土形状保持能力的触变剂,其各组分为(重量比):凹凸...
- 郑新国刘竞谢永江曾志李书明翁智财朱长华刘相会杨德军王月华杨鲁张雯
- 文献传递
- 一种现浇道床板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整体更换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道床板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整体更换方法,属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养护维修技术领域。其基本流程为:在确认需整体更换的道床板后对其两端非更换道床板一定范围进行植筋,然后对待更换道床板两端进行横线贯通切割,再用提...
- 郑新国刘竞谢永江潘永健张杰何元庆黄传岳王永华刘文陈江温希华李书明郭超曾志管曙刚程冠之董全霄范红卫刘相会杨德军周骏郁培云朱长华冯仲伟秦菊王伟唯谢清清王月华饶云兵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散粒体固结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
- 本发明所提供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由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交联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等组分组成,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反应而制得。其特征在于:多元醇的平均官能度为2~6,平均分子量为3000~1000...
- 谢永江郑新国李书明翁智财刘竞曾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