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俊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自然资源开发策略
- 1990年
- 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由于农业生产主要局限在耕地上,沟谷农业限制着整个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本文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的综合研究和对沟谷农业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整个山区致富的根本出路是:摆脱沟谷农业的束缚,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 那文俊马义杰
- 关键词:农业资源亚热带
- 千烟洲红壤荒丘的开发治理
- 1988年
- 我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分布着许多红岩盆地,红壤丘陵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之中。丘陵上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大部已沦为灌丛和草丛。这些灌、草植被主要是当地居民的采薪对象,由于过樵,植被还在逆向演替,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为给这些荒丘找出一条经济有效的开发利用途径,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考察队与江西省吉安地区科委合作,在吉泰盆地的千烟洲进行了生产性的开发治理试验。
- 那文俊
- 关键词:红壤丘陵植被破坏
- 赣江流域山丘荒地的形成、危害和开发途径
- 1990年
- 赣江流域的山丘荒地总面积约为 2902×10~4亩,除 35×10~4亩属于“十边草地”零星分布于路边、河边、田边、村边、沟边之外,比较成片的约有 2867×10~4亩(见表 1),略多于现有耕地,而且相当于现有林地的一半。这些荒地 3/4以上分布在红壤丘陵(低丘岗地 388×10~4亩,占13.5%;中低丘1236×10~4亩,占43.1%;高丘605×10~4亩,占21.2%;山地638×10~4亩,占22.3%),而且主要分于于上、中游地区(上游地区占60.2%,中游地区占25.4%,下游地区占14.4%)。综合开发治理、合理利用这些山丘荒地,是赣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农民摆脱贫穷落后困境、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 那文俊李桂森邓新安
- 关键词:赣江流域
- 赣江流域荒山荒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 1989年
- 赣江流域是一个以丘陵为主体的山丘地区,土地总面积9.05万Km^2,其中荒山荒地29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4%(见表),占山丘总面积的27.3%。开发利用赣江流域荒山、荒地,对搞活当地经济意义重大。
- 那文俊李桂森汪宏清邓新安
- 关键词:农业资源荒山荒地赣江流域
-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综合考察三十年的成就被引量:1
- 1986年
-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需要,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以及区域经济开发而开展的,多学科野外考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一项科研工作。这种考察,一般都是根据特定的任务,组织地学、生物、经济、技术以及工业、农业、交通等各种有关学科与专业技术力量,共同对一定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
- 席承藩那文俊
- 关键词:千烟洲柑桔生产中亚热带亚热带地区宜林地丘陵山区
- 贵州省长顺县山区农田合理利用的途径
- 1979年
-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只有耕地两亩左右;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山区的现有耕地中,山丘坡地约占二分之一以上,即使是被誉为“山间明珠”的冲沟坝地也有一定的坡度,而且很少。所以,对于山区人民来说,不能不利用一部分坡地来从事种植业生产。
- 那文俊李杰新李爽王善敏冯雪华
- 关键词:峰丛洼地农田丘陵水田
- 青海省塔拉滩草原利用方向探讨被引量:13
- 1996年
-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大草原,近40多年来一直有宜农与宜牧之争。本文就此,从3个方面作了重点论述:垦滩种粮的后果严重;超载过牧也有潜在生态危机;最佳出路是将根治沙源与合理利用草原结合起来,发展季节畜牧业,走一条治用结合、滩谷互补、农牧业相互促进的道路,建设一个新型草原。
- 赵训经那文俊
- 关键词:超载过牧生态危机
- 江西省泰和县综合农业区划要点
- 1982年
- 泰和县农业区划编写组在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土壤普查以及森林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江西省泰和县综合农业区划》,全文约九万字,现将其要点概述如下。 一、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泰和县位于我国中亚热带中部、赣江流域的中游,土地总面积约为400万亩,其中:山地占15.9%,丘陵占54.5%,河谷平原占29.6%,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而又有较大河谷平原的农业县。
- 那文俊李天任王佑法
- 关键词:综合农业区划丘陵区薪炭林油茶林用材林双季稻
- 江西千烟洲开发治理的基本经验被引量:2
- 1986年
- 江西省的吉泰盆地是长江流域一系列红岩盆地之一,土地总面积为2807万亩,丘陵岗地占57.2%,其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红壤低丘有500多万亩。为了开发利用这些荒芜多年的丘陵土地,江西省、吉安地区以及泰和县的有关领导部门决定在吉泰盆地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泰和县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泰和县东部灌溪乡的千烟洲进行生产性开发治理试验。从1983年起,由江西省科委与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考察队合作编制了《千烟洲土地利用规划》,并由吉泰盆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试验研究中心组织实施。
- 那文俊
- 关键词:千烟洲丘陵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效益
- 我国中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 1984年
- 世界上与我国中亚热带同纬度的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干燥信风的控制,多形成干热的沙漠;而我国中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因受海洋季风之惠,温暖、湿润、多雨,同时由于地形错综复杂,气候的水平分异与垂直分异均较明显,而且土地类型多样,这就使得动植物资源丰富多采,土特产品琳琅满目。所以人们往往称颂本区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 那文俊李天任李杰新李飞齐亚川
- 关键词:中亚热带农业发展战略柑桔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