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战魁
- 作品数:22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长因子对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背景:单纯应用差速贴壁法获得的原代肌源性干细胞数量少,生长速度较慢,不利于获取满足实验及将来临床所需的细数量。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体外对体外培养肌源性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探索体外大量养肌源性干细胞的方法和条件。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7-09/2008-04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2周龄体质量50-80g的SD大鼠20只。方法:采用改良差速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取新生大鼠肌肉标本分离细胞;维持总的贴壁时间基本变,减少贴壁次数,取第2代肌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成肌分化。主要观察指标:以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免疫荧光法鉴定肌源性干细胞。以MTT比色实验检测5,10,20,40,8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肌源性干细胞增殖的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肌源性干细胞原代培养70h后开始贴壁,呈规则的圆形。1周后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展开呈纺锤性。免疫细胞化染色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显示肌源性干细胞呈结蛋白、干细胞抗原1和CD34阳性。传代细胞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后肌源性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两种细胞因子作用强度相近,随着两种细胞因子浓度的提高细胞增殖作用逐渐提高,在达到有效浓度后作用趋于饱和。两种细胞因子作用机制不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主要是加G2M期的细胞比例,通过缩短细胞周期达到增殖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则主要增加S期细胞的比例,通过活化G0期到G1期转化的进入有丝分裂细胞来达到增殖作用。结论:胰�
- 赵战魁杨嗣星
- 关键词: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miRNA-371a-3p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TGCT)在年轻男性中常见,其发病率在全球处于上升趋势。TGCT可分为两种主要组织学类型,即睾丸精原细胞瘤和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大多数的TGCT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15%~30%的转移患者预后较差。研究发现miRNA-371a-3p是TGCT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对TGC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高度特异性、敏感度。本文旨在介绍miRNA-371a-3p在TGCT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王西明赵战魁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 尿道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种子细胞
- 2024年
- 组织工程学是当前治疗尿道损伤的研究热点。基于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修复促进了多种治疗方法的发展,组织工程修复时,将选择的合适的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结合并移植到损伤部位,通过种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修复组织缺损。近年来,尿道组织工程的发展较明显,如来自阴茎组织、膀胱和口腔的自体细胞,以及来自骨髓、脂肪组织和尿液等的干细胞均在尿道修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针对尿道组织工程中常用种子细胞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尿道修复和重建的发展。
- 王岩赵战魁
- 关键词:尿道狭窄种子细胞尿道重建
- 兔骨骼肌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兔骨骼肌干细胞(MDSCs)分离、鉴定及诱导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酶消化法消化兔骨骼肌组织,应用改良差速贴壁法获得MDSCs,并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鉴定,体外诱导骨骼肌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定向分化,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标记α-SMA和SM-MHC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骼肌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免疫细胞荧光法显示MDSCs呈结蛋白、干细胞抗原-1(Sca-1)和CD34阳性,CD45阴性,诱导后细胞排列形态呈漩涡状,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α-SMA和SM-MHC表达增高。结论:骨骼肌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后,呈明显的平滑肌细胞特性,可作为输尿管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 肖菲赵战魁刘波黄小军李世文
- 关键词:骨骼肌干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化
- 肾脏手术中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现状
- 2011年
-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首选方式。然而,传统腹腔镜手术一般需要在腹壁取3~5个操作孔道来完成,孔道的增多将可能增加出血、感染、腹壁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降低了手术切口的美观。因此,有学者提出“无瘢痕(1loscar)手术”的设想。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对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肾脏手术中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赵战魁李世文
- 关键词:肾脏手术单孔腹腔镜
- 组织工程学在泌尿外科应用中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背景: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为泌尿系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泌尿组织工程学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泌尿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泌尿外科,种子细胞,支架材料,血管化";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urology,scaffold,vascularization",选择与泌尿组织工程学概述、支架材料和血管化等方面相关的文章,并进行总结、整理和论述。结果与结论:(1)种子细胞的选择与获取、支架材料的性能、体外组织的构建及血管化程度均对组织工程成功修复泌尿系损伤产生重要影响;(2)适宜的种子细胞是泌尿组织工程研究的基础,不同的种子细胞生物学特性各异,各具优缺点,所以应用时应充分衡量利弊,合理选择;(3)具有良好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对于细胞生长增殖、组织长入和血管化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组织工程材料较传统修补材料更具优势,但是目前仅初步应用于临床,尚未形成规模,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生产的组织有别于自身组织,功能不完善;生物支架可能出现排异反应,导致再生失败等。
- 孙恒赵战魁孟琳于红莲孔庆胜
-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泌尿外科种子细胞
- 尿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向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化被引量:4
- 2020年
- 背景: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尿源性干细胞为新发现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在组织工程学领域受到重视。目的:研究人尿源性干细胞体外分离获取的方法,以及体外向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健康成人尿液标本,通过分离、培养获取尿源性干细胞;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体外应用专用培养基诱导尿源性干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化;应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和Western blot鉴定尿源性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从健康成人尿液中成功分离提取出尿源性干细胞,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能力,生长曲线呈现S型;②尿源性干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29表达率为98.11%,CD90表达率为95.74%;③尿源性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14 d后,可以表达尿路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Cytokeratin 7、Cytokeratin 20、UroplakinⅢ和平滑肌细胞特异性基因α-SMA和SM22;④结果表明,尿源性干细胞经过体外诱导可以向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化,能够为尿路组织修复重建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 祝海洲赵战魁赵战魁刘德乾于红莲
- 关键词:尿路上皮平滑肌
- 外泌体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是男性性成熟期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而临床一线治疗方案对器质性病变导致的ED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干细胞移植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前途的新的ED治疗方法。现已证实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分泌外泌体发挥作用。外泌体内携带核酸物质,尤其是microRNA直接作用于靶细胞以改善功能恢复或激活内源性修复机制。当前在糖尿病ED、神经损伤性ED、动脉损伤性ED的动物实验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对外泌体治疗各种器质性E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临床转化提供理论基础。
- 范明伦赵战魁
- 关键词:外泌体海绵体神经勃起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
- VEGF和PCNA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通过检测肾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
- 杨嗣星宋勇波赵战魁申复进
- 文献传递
- RNA干扰Id2基因表达抑制PC-3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被引量:3
- 2019年
- 背景:Id基因是碱性螺旋-环-螺旋因子的内源性负性调节因子。该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在不同类型肿瘤的进展和浸润过程中表现出功能的多样性。目的:探讨沉默Id2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3人前列腺癌细胞,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分离肿瘤干细胞球,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CD44^+CD24^-表达。构建sh RNA-Id2表达载体,转染至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以未转染的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为对照。转染后48 h,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前列腺肿瘤干细胞Id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检测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前列腺肿瘤干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及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调控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球,第3代前列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CD44^+CD24^-表达率为(85.69±8.96)%,显示培养的肿瘤干细胞球高表达肿瘤干细胞表型;(2)转染后48h,sh RNA-Id2转染组细胞Id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 <0.05),显示成功干扰了前列腺肿瘤干细胞Id2表达;(3)shRNA-Id2转染组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低于未转染组(P<0.05);(4)sh RNA-Id2转染组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高于未转染组(P<0.05),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调控转录因子Twist表达低于未转染组(P <0.05);(5)结果表明,RNA干扰Id2基因表达可通过调控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Twist表达抑制前列腺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 张莹莹王英磊孟琳肖琳李忠海赵战魁吴厚苛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干细胞RNA干扰细胞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