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复进
- 作品数:67 被引量:219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妇产科教学中CPPT模式初步探索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前我国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迫切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文章就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CPPT在妇产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系统地介绍和初步地解析。
- 周琦张蔚陈娇雷曼殊易跃雄蔡召忠梁华申复进
- 关键词:妇产科CPPT教学模式
- Avaulta盆底重建术21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Avaulta盆底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Avaulta盆底重建术的患者212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和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PFIQ)-7评估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统计手术并发症及复发例数。结果 POP-QⅢ期157例,POP-QⅣ期55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PFIQ-7评分分别为(79.2±10.5)分、(25.1±7.6)分、(2.5±1.1)分,PFDI-20评分分别为(65.5±12.4)分、(10.4±4.9)分、(3.0±0.8)分,术后1个月、6个月PFIQ-7、PFDI-20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泌尿系损伤3例,尿潴留20例,血肿4例,复发2例,未见网片侵蚀、网片暴露发生,无明显慢性盆腔痛发生。结论 Avaulta盆底重建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 周利梅申复进许学先
-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并发症
- 两种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方法学比较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转染方法,即Lipofectamine2000和Nucleofector Kit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分别选取Lipofectamine2000转染和Amax核电转( Amax Nucleofector Kit)两种转染方法。HeLa细胞培养贴壁达到85%~90%后传代获取HeLa单细胞悬液,细胞分成2管,其中1管直接采用核电转法转染红色荧光蛋白( DsRed)后种植于1.5 ml的细胞培养皿;另一管先种植于细胞培养皿,待贴壁24 h后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DsRed。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台盼兰进行检测。分别比较两者转染效率及转染前后细胞的存活率,进一步探讨Nucleofector Kit核电转法的高效性。结果 Lipofectamine2000的基因转染率仅为20.23%,而核电转法的转染率为90.14%,后者为前者的4.46倍。Lipo-fectamine2000转染细胞前后的存活率分别为96.34%和90.76%,而核电转组分别为95.98%和78.35%。结论细胞核电转法能高效稳定地转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 郑红云李艳申复进
-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转染红色荧光蛋白
- 探讨医学教育中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被引量:9
- 2011年
-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对象,其肩负着未来医学发展的重任。医学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妇产科学这一特殊的医学领域,探讨其基本特征、倡导的必要性及实施的一些途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钟亚娟张蔚梁华申复进张文婷李兰玉郭婉茹
- 关键词:医学教育团队精神
- 成人腹膜后畸胎瘤误诊分析及诊治体会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成人腹膜后畸胎瘤的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3例成人腹膜后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年龄52岁、39岁和47岁,分别因体格检查发现盆腔肿物1年,增大1周;体格检查发现附件肿物6年,增大1个月;右侧腰骶部疼痛1年,加重4个月入院。初期均误诊,2例误诊为附件肿物,1例误诊为子宫畸形。2例于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腹膜后畸胎瘤,1例腹腔镜探查术中未能找到盆腔肿物,后根据盆腔MRI检查结果经妇科检查及直肠指诊定位后经阴道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腹膜后畸胎瘤;3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成熟畸胎瘤。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异常。结论成人腹膜后畸胎瘤临床少见,且肿瘤位置隐蔽,易误诊。临床遇及类似本文患者时需同时进行妇科检查及直肠指诊,并完善盆腔CT或MRI检查明确肿瘤部位,以减少误诊误治。
- 龚梦申复进许学先
- 关键词:畸胎瘤腹膜后肿瘤成人附件肿瘤子宫畸形
- 镰刀状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62例报告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总结镰刀状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 2 0 0 3年采用镰刀状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 6 2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6 2例均一次性取净结石。术中输血 4 3例 ,平均输血 14 0ml;术后 4周KUB加IVU复查 ,手术侧肾脏显影正常 ,积水减少 ,无肾盏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 :镰刀状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肾功能受损轻、便于一次取净结石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嗣星申复进王玲珑张孝斌刘修恒张杰钱辉军
- 关键词:肾结石外科手术
- 细胞焦亡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健康[1].虽然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不断有新的治疗策略应用于临床,但主要仍是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效果虽然较好,但获益人群相对有限.因此探索不同细胞死亡途径,靶向抑制肿瘤细胞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方向[2].大量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肺癌[3]、乳腺癌[4]、肝癌[5]等恶性肿瘤的发展或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细胞焦亡参与肿瘤的进展或治疗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些发现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新思路.
- 廖文欣李洋申复进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 血清蛋白磷酸酯酶2A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拟在血清学和组织学水平共同探讨宫颈癌患者蛋白磷酸酯酶2A(PP2A)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选择同期宫颈无病变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sHPV)感染患者17例和宫颈癌患者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P2A蛋白表达水平;另选取健康对照者24例,hsHPV感染患者18例和宫颈癌患者14例,采用酶活试剂盒检测组织PP2A活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sHPV感染组血清PP2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织PP2A酶活性下调,PP2A活性仅为健康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血清PP2A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织酶活性显著下调,PP2A酶活性仅为健康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sHPV感染组相比,宫颈癌组患者血清PP2A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酶活性水平下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PP2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同时组织学水平PP2A酶活性亦下降。该研究结果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靶标分子。
- 郑红云李艳申复进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 74590例女性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调查74590例医院就诊女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感染亚型及年龄分布情况,对HPV感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74590例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HPV 27种基因分型检测的结果。结果:74590例女性患者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患者12937例,总阳性率为17.34%。感染率前10的高危型HPV亚型依次为:58型3.29%(1778/54076)、16型3.22%(2399/74573)、52型3.21%(2398/74565)、53型1.59%(1112/69762)、56型0.99%(698/70515)、18型0.98%(731/74588)、39型0.96%(676/70517)、51型0.96%(674/70001)、66型0.86%(603/70525)、33型0.74%(551/74568)。HPV感染率最高的年龄段是<25岁(占25.27%),其次是≥55~<65岁(占22.21%)。HPV单一感染率为13.40%,共9994例;双重感染率为3.07%,共2289例;三重感染率为0.64%,共478例;四重及以上感染率为0.24%,共176例。结论:在74590例就诊的女性患者中,最为常见的HPV亚型为58、16、56和53,且HPV单一感染最为常见。HPV感染的两个高峰分别为<25岁和≥55~<65岁,在≥25~<65岁之间的妇女,HP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冯丹汪莹郑红云申复进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脱落细胞HPV检测宫颈癌
- 7746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分型结果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亚型及年龄分布,并对HPV感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6日至2017年1月12日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 746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感染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7 746例女性患者标本,检出HPV阳性1 336例,总阳性率为17.2%;HPV感染的各亚型分布中感染频率前8位依次为HPV16型、HPV52型、HPV58型、HPV53型、HPV81型、HPV18型、HPV39型、HPV56型;单一亚型感染1076例,占80.5%;二重感染202例,占15.1%;三重感染47例,例占3.5%;四重感染及以上11例,占0.9%;HPV总感染率及中高危亚型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低危亚型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比较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亚型基本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HPV高危亚型感染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
- 郑红云杨鹏申复进李艳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