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惠萍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晚期
  • 2篇奈达铂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有机铂化合物
  • 1篇有效率
  • 1篇治疗晚期非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食道
  • 1篇食道癌
  • 1篇顺铂
  • 1篇随机场
  • 1篇替莫唑胺
  • 1篇条件随机场
  • 1篇图像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紫杉
  • 1篇紫杉烷

机构

  • 4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作者

  • 4篇赵惠萍
  • 2篇严文辉
  • 1篇李薇
  • 1篇李军
  • 1篇金乔
  • 1篇江承川
  • 1篇胡益民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予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SRT-TMZ组),12例患者予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67%,总局控率为93.94%,无晚期不良反应。其中SRT-TMZ组的总有效率为77.27%,局控率为95.45%;优于SR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63.64%,42.42%,15.15%,其中SRT-TMZ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72.72%,54.54%,22.73%;SRT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2%,45.45%,18.18%,0%。生存分析显示SRT-TMZ组生存时间长于SRT组(30.00个月vs 14.00个月,P=0.010)。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姑息性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赵惠萍刘莎江承川李湘军唐三元
关键词:脑胶质瘤复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替莫唑胺
基于深度学习的脑部MRI解剖结构的语义分割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既往脑部MRI图像分割法,如阈值法、边界检测法、区域法等,在复杂场景下分割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在深度学习分割技术的基础上,应用空洞卷积算法结合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算法构造神经网络模型,对脑部MRI中的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3种解剖结构进行分割,为脑部疾病MRI诊断打好基础。方法:随机选取1200张脑部MRI-Flair图像,人工标记出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3种解剖结构,其中1000张作为训练数据集,200张作为测试数据集。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CNN)结合CRF算法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将训练数据集输入模型,迭代30000次后得到参数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测试数据集评估、测试神经网络模型,并输出预测图像。结果: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新构造的脑部MRI分割模型——DeepXAG的精确度最高,因此选用DeepXAG作为本研究的分割算法。DeepXAG模型的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到72.5%,明显高于其他经典分割算法(CRF-RNN、FCN-8s、DPN、RefineNet及PSPNet)。结论:DeepXAG模型分割脑部MRI的解剖结构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鲁棒性。
胡益民赵惠萍李薇李军
关键词:神经网络条件随机场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比较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院7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使用化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36例,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34例。具体用药方案为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25 mg/(m^2· d),d1~3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组:采用顺铂25 mg/(m^2· d),d1~3给予,21 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奈达铂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18例,进展(PD)3例,有效率(RR)为41.7%(15/36);顺铂组:CR 1例,PR 13例,SD 18例,PD 2例,有效率(RR)41.2%(14/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消化道反应:奈达铂组和顺铂组分别为5.6%(2/36)和29.4%(10/3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肾毒性分别为0(0/36)和5.9%(2/34)( P <0.05);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奈达铂组为72.2%(26/36),顺铂组为70.6%(24/34),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不低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胃肠道毒性较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组轻,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两组白细胞下降无差异,但血小板下降较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组明显。
赵惠萍严文辉
关键词: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抗肿瘤药有机铂化合物紫杉烷类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食道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其中奈达铂25mg/(m2·d)第1~3天给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其中顺铂25mg/(m2·d)第1~3天给予,两组均在第1天给予多西他赛75mg/m2,21天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8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40.0%(16/4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6例,进展6例,有效率45.0%(18/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分别为10.0%和30.0%;肾毒性分别为0和15.0%,血小板下降分别为3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分别为70.0%和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疗效相近,在毒副作用方面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耐受性良好,具有优势。
赵惠萍金乔严思奇严文辉
关键词:晚期食道癌奈达铂顺铂多西他赛有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