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益民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筛选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头痛发作频率的效应值,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初检出102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25项研究进行分析,共2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皮温生物反馈组的结局效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6,P<0.01)。结论皮温生物反馈疗法对预防(或治疗)偏头痛可能有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 胡益民吕莹宋士萍袁伟红张新庆赵惠敏
- 关键词:偏头痛META分析
- 通心络胶囊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CGRP及α-CGRP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硝酸甘油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通心络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苯噻啶防治组、通心络防治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用硝酸甘油10mg/kg皮下注射造模,每周1次,连续4周,第2次造模后每天分别灌服通心络1.5g/kg/d(通心络组)或苯噻啶0.5mg/kg/d(苯噻啶组)进行干预。第4次造模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RTPCR技术测定脑干及三叉神经节区αCGRP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反复硝酸甘油造模后,通心络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升高(55.63±9.01ng/Lvs45.23±1.79ng/L,P<0.05);苯噻啶组和通心络组αCGRP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0.67±0.12和0.64±0.12,与空白对照组的0.88±0.09比较,明显下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下调了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了血浆CGRP含量,提示通心络胶囊不是通过下调血浆CGRP含量而起到预防偏头痛的作用。
- 杨晓苏车雄宇胡益民谷峰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偏头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P/Q型钙离子通道与偏头痛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 利用硝酸甘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P/Q型钙离子通道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按Tassorelli Cristina法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每周1次,连续4次),第4次造模后分别取三叉神经节及三叉颈复合体、大脑额叶组织。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P/Q型钙离子通道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同时用Fluo-3/AM荧光法测定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节及三叉颈复合体(mRNA:0.47236±0.04954;蛋白:0.33725±0.03593)和大脑额叶组织(mRNA:0.54745±0.0,1439;蛋白:0.40213±0.02983)中的P/Q型钙离子通道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达上调(t=2.6697、3.1993、3.4398、3.7661,P〈0.05),同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Q型钙离子通道可能通过其表达量的上调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 胡益民杨晓苏张长应肖波
- 关键词:偏头痛疾病模型钙通道钙通道Q型三叉神经节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连续纳入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先按照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分为三组:A组为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组;B组为轻度狭窄组;C组为无狭窄组。观察变量有性别、年龄、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钙、磷、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既往病史和吸烟嗜好等。再按照25-羟维生素D的四分位数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a、b、c、d四组。观察变量为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病率。结果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羟维生素D等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B组与C组(P〈0.01)、A组(P〈0.05)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总胆固醇只在B组和C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5-羟维生素D在A组与B组、C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病率在四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组间多重比较结果a组与d组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83),OR值=12.25(95%CI:2.464~60.9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王文科李军霍俊婷蔡丹王秀胡益民苏杭张新庆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维生素D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
- 神经节苷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MSCs由成年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培养法获得,取第4~6代MSCs以10ng/ml bFGF预诱导24h后,用丁羟基茴醚(BHA)、二甲基亚砜(DMSO)和不同浓度神经节苷脂(25mmol/L、50mmol/L、75mmol/L)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神经胶质相关蛋白(GFAP)的表达。唑盐比色实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神经节苷脂对诱导后5h、24h、2d、3d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人MSCs,诱导分化后大部分MSCs变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NSE和MP2。中等浓度(50mmol/L)神经节苷脂组诱导后的细胞生长活力较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好(P<0.05)。结论中等浓度神经节苷脂能使诱导后的细胞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 张丽芳杨晓苏肖波胡益民陈冰彭晶晶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诱导分化神经节苷脂
- 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相关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7月1日期间就诊的84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给予对照组认知康复训练,研究组在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口服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定向、记忆、语言、注意力、命名、执行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300波幅为(10.55±2.01)uV明显高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为(351.44±34.25)ms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对其进行治疗,可有效激活患者脑细胞环路,重建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王俊玲苏杭胡益民
- 关键词:多奈哌齐康复训练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事件相关电位
-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相关性荟萃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美国Pub 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试验,并用CMA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初检出76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20项试验进行分析,共85 2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组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合并RR=1.308,Z=5.438,P<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风险可能与低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相关。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 严晔华王文科胡益民赵惠敏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25羟维生素D脑血管病
- 利用RNAi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细胞模型
- 2008年
- 目的:应用RNA干扰沉默SMN1基因的表达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细胞模型。方法:将pshRNA-SMN1重组质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经G418筛选得到能稳定表达目的shRNA的单克隆细胞系后将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LCs)建立SMA细胞模型组。同期设立转染重组质粒pshRNA-0的对照组和未转染重组质粒的空白对照组。观察NLCs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NLCs的NSE和NF蛋白表达,用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NLCs的SMN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诱导后各组细胞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且NSE和NF蛋白表达阳性;其fl-SMN mRNA,△7-SMN mRNA及fl-SMN蛋白表达均较诱导前增加(P<0.05),但SMA细胞模型组的fl-SMN mRNA及蛋白表达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诱导后△7-SMN 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N1 mRNA及其蛋白被抑制的MSCs诱导分化为NLCs后可以作为SMA的细胞模型。
- 杨晓苏胡益民肖波杨期东赵惠敏
- 关键词:RNA干扰脊肌萎缩症人间充质干细胞
- 苯噻啶、心得安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苯噻啶、心得安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模型组、苯噻啶组和心得安组。模型组、苯噻啶组和心得安组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第2次造模后苯噻啶组和心得安组分别给予药物干预,第5次造模后测定颈静脉血CGRP含量和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 mRNA的表达量,同时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大鼠行为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苯噻啶组、心得安组对硝酸甘油的耐受性增强;各组间颈静脉血CG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苯噻啶组、心得安组大鼠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苯噻啶、心得安预防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抑制脑干及三叉神经节α-CGRP mRNA表达有关。
- 车雄宇杨晓苏胡益民谷峰魏杰张长应
- 关键词:苯噻啶心得安偏头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托吡酯预防偏头痛——Meta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预防偏头痛的效果。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1990~2009)和CNKI数据库(1990~2009),筛选吡托吡酯预防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e,RCT),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初检出75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7篇RCT进行分析,共20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慰剂组与托吡酯组之间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减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6,P〈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托吡酯比安慰剂更能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 胡益民吕莹张新庆苏杭王健
- 关键词:偏头痛托吡酯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