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妙莲
- 作品数:24 被引量:3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医院感染相关性调查被引量:43
- 2013年
-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医院各类环境下工作的528名医务人员,手部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采取调查问卷及现场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并对同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取样标本合格份数451份,合格率为85.42%,其中合格率临床医师为87.88%、临床护士为85.25%、医技人员为79.49%,各类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40.34%、59.47%、30.11%、50.19%,诊疗操作前与诊疗操作后、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医师分别为44.50%、62.88%、32.58%、53.79%,临床护士分别为39.78%、59.94%、29.97%、49.86%,医技人员分别为30.77%、43.59%、23.08%、41.03%,各类医务人员诊疗操作前与诊疗操作后、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住院患者共17 486例次,发生医院感染者1042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96%,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直线相关分析,两者间具有负相关(r=-0.84,P=0.000)。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尚可,但手卫生依从性在诊疗操作前、接触患者前较差,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加强手卫生依从性是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
- 周玉萍李志建谭妙莲黄少华皮艳青
-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依从性
- FOCUS-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FOCUS-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为医院做好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复评为契机,运用FOCUS-PDCA循环分析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并据此制定、落实持续改进措施,以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改进情况作为的效果评价指标。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执行率和正确率在干预后均较有显著提升,医院感染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与同期相比显著下降。结论 FOCUS-PDCA循环方法有利于推动手卫生管理的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 刘建明陈雪霞谭智谭妙莲刘霞陈虹刘大钺
- 关键词:医院评审手卫生医院感染
- 2015—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的重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6年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为2.7%,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3.1%。该医院感染发生率排前5位的科室主要是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科重症监护室、普通儿科和心脏科监护室。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率构成比依次为27.8%、18.1%和14.7%。共分离病原菌2290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60.8%和19.9%,真菌占11.3%。高龄患者、住院时间长、插管留置、动静脉插管、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药使用等因素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在可控范围内,重点关注感染高发科室和高发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李雨静刘霞张如冯卫民谭妙莲
- 关键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某三甲医院2002-2007年度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 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今全世界都存在医院感染的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或资源贫乏的国家存在医院感染,发达国家的医院感染情况更为严重。医院感染可以造成诸多不良后果,既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安全,也关系到...
- 谭妙莲
- 关键词:医院感染医院管理病原菌分布发病率
- 文献传递
- 6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医院6年内医院感染状况,为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综合性监测方法 ,对医院2002-2007年66 876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发生医院感染2569例,医院感染率为3.8%;感染高发科室主要为:康复科(25.3%)、神经内科(9.82%)、外科三区(8.39%);感染部位分布主要是下呼吸道(27.0%)、上呼吸道(19.4%)、泌尿道(16.7%);年龄≥60岁的住院病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最高。结论通过动态监测,了解医院感染率、科室、部位、患者年龄分布,从而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谭妙莲刘霞龙硕张常然陆家海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率
- 2001-2007年黄埔医院水痘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最近7年水痘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统计2000年12月-2007年5月间门急诊就诊的水痘患者资料,用卡方检验、趋势检验分析了发病年龄的变化,用圆分析法分析了每年的发病集中日期。结果共统计了1363例患者,男女平均比例为1.36:1;水痘的发病年龄仍集中在2~10岁,但在各年间的构成比并不相同(P〈O.01),且是逐年降低(P〈0.01);≥18岁患者的构成比在各年间也是不同的(P〈0.01),呈逐年增加(P〈O.01);发病的季节仍为冬春季节,集中日期为每年的2、3月份。结论黄埔地区的水痘仍是以2~10岁的患者较多,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而≥18岁的成年人发病逐年增加,水痘多发生于冬春季,尤其是春天。
- 罗迪青张斌谭妙莲刘静野吴良才何定阳张海燕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
- 医院4年间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4年间的医院内真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查阅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了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4年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为8.0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占55.07%,其次为泌尿道和皮肤;感染因素以抗菌药物的应用最多,占42.03%,其次为呼吸机使用,占17.87%;病原菌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93.72%),207例真菌感染培养中,只有64例(30.92%)做过药敏试验,各菌株对5-氟胞嘧啶最为敏感,对伊曲康唑耐药性最强;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两种抗菌药物联用占21.26%,3种抗菌药物联用占9.66%。结论以呼吸道医院内真菌感染最多见;最主要的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并存在忽视病原学检查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应加强管理,以减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
- 张常然谭妙莲邢艳利牛媛媛谭清华林建聪刘霞李鸣
- 关键词:医院感染真菌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按是否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将患者分为腹泻组(35例)和对照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排便、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发现,应用胃动力药、抗酸药、钾制剂是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药物因素是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医生应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
- 汤友珍吴文辉谭妙莲刘霞
- 关键词:腹泻肠内营养营养液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监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2010年5月11日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采用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508例住院患者接受调查,有1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6.6%,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限制性抗菌药物使用占52.7%。结论现患率调查能实时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状况。
- 张常然李航刘霞谭妙莲汪建龙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分析被引量:40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同期医院感染报表。结果共有骨科手术患者5429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166例,感染率为3.06%,其中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率为2.67%、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感染率为1.83%、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为4.12%、截肢术后感染率为19.20%、囊肿摘除术后感染率为2.27%、其他骨科手术后感染率为3.21%;2007-2011年度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4.03%、3.79%、3.15%、2.58%、2.0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患者年龄、低蛋白血症、中重度贫血、急诊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切口类型、术前住院时间是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院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然要根据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期进一步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 周玉萍李志建黄少华谭妙莲曾慈英
-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