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昭琴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室
  • 3篇慢性
  • 3篇介入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2篇脉压
  • 2篇护理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高敏
  • 2篇高敏C-反应...
  • 1篇碘克沙醇
  • 1篇电风暴
  • 1篇动脉介入

机构

  • 10篇宜宾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罗昭琴
  • 6篇钟远伦
  • 1篇但小红
  • 1篇任凌
  • 1篇唐燕
  • 1篇李成玲
  • 1篇周闵
  • 1篇赵新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碘氟醇在冠心病伴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碘氟醇与碘克沙醇在冠心病伴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术后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碘氟醇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伴轻度肾功能不全[即肾小球滤过率(GFR)介于60~90ml/1.73m2·min]的患者60例,根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应用造影剂的不同,随机分为等渗组(n=30,应用碘克沙醇)和低渗组(n=30,应用碘氟醇),比较两组介入治疗后肾小球虑过率(GFR)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肾功能、血红蛋白及术中造影剂用量无差异(P〉0.05),术后24小时及3、7天的肾小球滤过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碘氟醇在冠心病伴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的,造影效果与碘克沙醇无明显差异,但价格便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钟远伦罗昭琴
关键词:碘克沙醇心脏介入
健康教育对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体重指数、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影响。方法对152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用1年时间对其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再进行体重、血压、肝功能和血脂检查,观察其与干预前的差别。结果本研究有123人适当控制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占所有参与者的80.92%。完成健康教育者干预后BMI、TG、CHOL-T、HDL、LDL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例脂肪肝逆转为局灶性脂肪肝,其余的108名的脂肪肝均恢复正常。未完成健康教育者干预后BMI、TG、CHOL-T、HDL、LDL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高血脂和脂肪肝的相关指标。
唐燕但小红窦延春罗昭琴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重指数高脂血症脂肪肝
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治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两组进行干预两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的生活治疗。结果自我护理4个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水平提升、加强患病护理过程中自我概念,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四个指标(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物质生活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加强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概念,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罗昭琴
关键词:生活质量
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2006年
钟远伦罗昭琴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脉压颈动脉IMT亚临床炎症动脉硬化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损伤支数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和三支组。观察三组患者检查或介入治疗前后血浆NT-pro BNP水平和心功能。结果术前和术后3 d,三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单支组明显低于双支组和三支组,双支组明显低于三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三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三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前后,三组患者LVEF、LVEDD和LVESD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血浆NT-pro BNP水平下降明显,比心功能指标更灵敏。
钟远伦罗昭琴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脑钠肽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大(P〉0.05)。出院时,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清绪等,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从而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罗昭琴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心理护理满意度
心肌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的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心肌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是一种致命性的危重病,要求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和合理的配合才有可能抢救成功。本资料通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抢救的1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常见诱因、发病特点和处置的护理经验,期望能为临床护理提供一些借鉴。
罗昭琴周闵赵新
关键词:心肌梗死电风暴护理体会
收缩压、脉压与白细胞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惠者的脉压、收缩压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以87例无临床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4h脉压(PP)水平分为PP≤51mmHg、51-64mmHg、PP≥65mmHg 3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一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结果随着SBP、PP的增大,IL-6、hs-CRP浓度升高(P〈0.05),hs-CRP与SBP(r=0.385,P=0.000)、PP(r=0.514,P:0.000)正相关,ID6与PP(r=0.244。P=0.025)正相关而与SBP(r=0.149,P=0.175)的相关性无意义。结论高血压与炎症有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个敏感的心血管疾病的炎症因子。
钟远伦李成玲罗昭琴
关键词:收缩压脉压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血浆BNP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水平的相关性及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按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随机抽取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及Ⅲ级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各30例,采用美国博适(BzositeTriagoe)BNP快速定量诊断仪ELISA法测定血浆BNP的含量,使用日本东芝心脏彩超测定左室EF,慢性心功能不全(Ⅱ级及以上心功)患者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后同法测上述指标,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79,P=0.032),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而EF差异仅在Ⅰ、Ⅲ级心功能间有意义(P<0.05),经抗心衰治疗后,患者心衰症状缓解,BNP含量下降而EF升高,但仅BN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钟远伦罗昭琴任凌
关键词:充血性利钠肽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
BNP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7d的血浆BNP水平对术后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60例,测定其手术后7d及3个月的血浆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出3个月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变化率(LVEDVCR),以LVEDVCR增加〉20%者视为显性左心室重构组,反之为隐形重构组。比较左心室显性重构组与隐性重构组其术后7d BNP的差异,分析术后7d BNP与术后3个月LVEDVCR、LVEF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个月,左心室显性重构组其术后7d的BNP明显高于隐性重构组(1150.0±467.2)vs(750.0±2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d的BNP与术后3个月的LVEDVCR呈正相关(r=0.6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7,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7d的BNP水平对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有一定预测价值。
钟远伦罗昭琴
关键词:BNP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