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凌
-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血清钾、钠、氯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血清钾、钠、氯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20年5月住院或门诊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对照组为不需行介入治疗的其他患者。治疗组介入治疗前1 d静脉取血查血清钾、钠、氯水平(电解质紊乱需纠正后再复查,水平正常后再行手术),介入治疗后6~24 h复查血清钾、钠、氯水平,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血清钾、钠、氯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钠、氯水平以及治疗组治疗前不同血钾水平患者治疗后低钾血症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血钾水平为(3.86±0.98)mmol/L,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钾水平为(4.52±1.06)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无低钾血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血钠、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发生。③治疗组23例(46.00%)患者治疗前血钾水平3.5~3.9 mmol/L,治疗后8例发生低钾血症,发生率为34.78%;27例患者治疗前血钾水平≥4.0 mmol/L,治疗后2例发生低钾血症,发生率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应将血钾控制在合理水平,术后应常规进行血钾检测并酌情补钾。
- 杨启才任凌徐闵李正义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低钾血症低钠血症
- 肿瘤坏死因子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经冠状动脉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率的影响
- 2009年
-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onfactor,G-CSF)对经冠状动脉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率的影响。选用2~3月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耳缘静脉注射阿霉素制作心肌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2)TNF-α组;(3)G-CSF组。每组7只。空白对照组移植前种子细胞及动物均不用细胞因子干预;TNF-α组移植前1d经耳缘静脉注入TNF-α(5μg/kg),种子细胞在移植12h前加入TNF-α(10ng/ml)进行预处理;G-CSF组移植前3d开始肌肉注射G-CSF(10μg/kg),每d一次;种子细胞在移植前12h加入G-CSF(10ng/ml)进行预处理。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MSCs,体外扩增后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主动脉根部球囊封堵方法移植细胞;4周后制作心肌组织切片计数移植细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TNF-α组及G-CSF组兔心肌内移植的细胞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体外培养的MSCs和心肌损伤模型经细胞因子TNF-α、G-CSF干预后,能提高经冠状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率。其可能机制与细胞因子TNF-α、G-CSF能提高MSCs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ture endothelium CMVE)的黏附能力有关。
- 任凌周琳薛莉范忠才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粒细胞刺激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血清BNP、CRP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后短期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发生MACE的41例急性STEMI患者资料为发生MACE组,收集医院同期接受PCI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未发生MACE的41例急性STEMI患者资料为未发生MACE组。全部患者入院当天均接受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且检测结果资料完整。重点统计并比较2组入院当天血清BNP、CRP检测结果数据及主要基线资料,观察BNP、CRP水平对急性STEMI患者PCI后短期内MACE发生预测价值。结果发生MACE组血清BNP、CR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CRP异常表达与急性STEMI患者PCI后短期内发生MACE有关,二者过表达可能是急性STEMI患者PCI后短期内发生MACE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BNP、CRP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后短期内发生MACE风险的AUC均>0.80,预测价值较为理想。结论急性STEMI患者入院时血清BNP、CRP水平与PCI后短期内MACE发生有关,二者过表达可能提示MACE高风险,用于预测MACE风险有一定价值。
- 杨启才姜荣泸任凌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脑钠肽不良心血管事件
- C反应蛋白与脑钠肽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对照组(NOR)的血浆hsCRP、BNP的差异,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3d、3个月及NOR组造影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hsCRP在AMI/UAP组显著高于SAP/NOR组(P<0.05),而SAP组与NOR组无差异(P>0.05),PCI术后3d,hsCRP明显升高而BNP下降,术后3个月BNP和hsCRP均明显下降(P<0.05)。BNP在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BNP下降。NOR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hsCRP和BNP均无明显变化。结论hsCRP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BNP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 钟远伦任凌
- 关键词: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冠状动脉造影
- TNF-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分子L-选择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经不同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预处理后,表面的黏附分子L-选择素(L-selectin,CD62L)的表达变化以及其表达变化与细胞因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大鼠MSCs并用贴壁培养法进行扩增纯化,经免疫组化法鉴定后,加入不同浓度TNF-α分别作用24小时,将其消化分离和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对其表面的CD62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TNF-α预处理24小时的大鼠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62L成阳性表达的细胞占所检测细胞的百分比与未加入任何细胞因子预处理的空白组大鼠MSC相比较,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经不同浓度TNF-α预处理的大鼠MSCs表面CD62L表达较空白组要高,并且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大鼠MSCs表面CD62L的表达也相应升高。
- 周琳任凌范忠才
- 关键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L-选择素流式细胞技术
- rhBNP对心衰家兔模型心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心衰家兔模型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阿霉素诱导心衰家兔模型,同时设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行血管紧张素Ⅱ检测;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RT-PCR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心衰家兔心肌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呈高表达,且心肌组织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rhBNP在一定程度上能拮抗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活性,对HF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模型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rhBNP治疗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表达下降(P<0.05)。
- 宋靖弓慧杰任凌
- 关键词:心衰家兔重组人脑钠肽阿霉素
- 稳心颗粒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之后复查焦虑自评量表(SAS)并观察疗效。结果稳心颗粒能有效减轻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症状。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患者。
- 任凌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焦虑
- 射频消融术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其拉西地平防治的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其拉西地平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发色底物法和Born比浊法,观察60例患者RFCA术前、术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on)、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变化,并观察拉西地平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vWF、sP-selection、D-Dimer、PAI-1和PAG在RFCA术后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拉西地平的患者术后以上指标较术前也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可促进血栓前状态的形成,拉西地平有预防作用。
- 任凌彭永权魏宗德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血栓前状态拉西地平
-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非氯吡格雷抵抗者行PCI术后炎性介质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对于非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血清炎性因子、内皮细胞功能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择期PCI且无氯吡格雷抵抗的ACS患者110例入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n=38例)、替格瑞洛组(n=35例)、序贯组(n=37例),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PCI术后联合阿司匹林持续治疗6个月,序贯组先口服替格瑞洛,3个月后更换为氯吡格雷维持治疗3个月。PCI术前、PCI术后2 h、3个月、6个月,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P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3个月,替格瑞洛组和序贯组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同时血清hs-CRP、sCD40L、P选择素、sICAM-1、ESM-1、ET-1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P均<0.05)。PCI术后6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ADP抑制率仍然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序贯组患者ADP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但是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同时替格瑞洛组和序贯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P选择素、sICAM-1、ESM-1、ET-1水平仍然低于氯吡格雷组,且血清NO水平也高于氯吡格雷组(P均<0.05)。但是三组患者MACE、出血事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非氯吡格雷抵抗的ACS患者,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而且替格瑞洛治疗或序贯氯吡格雷治疗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 游正林杨启才任凌李正义
-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清炎性因子
- 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慢性心力衰竭(HF)模型兔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阿霉素诱导HF家兔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后,测试左心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AngⅡ的含量,应用RT-PCR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Ang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BNP能抑制HF家兔心肌中Ⅰ、Ⅲ型胶原含量表达,一定程度上能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活性,改善心室重塑,缓解HF症状。
- 任凌
- 关键词:心衰家兔RHBNP左心功能阿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