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索传涛

作品数:1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
  • 3篇支架置入
  • 3篇支架置入术
  • 3篇置入
  • 3篇置入术
  • 2篇动脉支架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抽吸
  • 2篇再灌注
  • 2篇受体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中西药
  • 2篇主动脉

机构

  • 15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索传涛
  • 7篇黎辉
  • 6篇唐玉龙
  • 5篇于宏颖
  • 4篇温尚煜
  • 3篇刘莉
  • 3篇孙志奇
  • 2篇尚瑞平
  • 2篇杨云松
  • 2篇潘震华
  • 2篇刘丰
  • 1篇王丽娜
  • 1篇白艳玲
  • 1篇邹国良
  • 1篇刘大一
  • 1篇宋玲
  • 1篇张晓艳
  • 1篇段丽敏
  • 1篇王寒梅
  • 1篇范志清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误服药酒导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2007年
唐玉龙段丽敏索传涛黎辉
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药酒误服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金毛狗脊
不同中西药组合方案对实验性兔髂动脉硬化模型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中西药组合通过干预炎症反应而延缓AS病变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AS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4只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66只经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经模型评价,均符合标准。分出6只作为模型对照组,将其余实验模型随机分为10组,每组按疗程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15日后颈动脉采血,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采用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兔血清与模型组相比,CRP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肝素、阿司匹林和葛根素、疏血通组合方案对实验性兔髂动脉硬化模型CRP水平的降低能取得较好效果。
杨云松刘丰索传涛刘莉
关键词:C反应蛋白(CRP)
中西药组合运用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中医药合用治疗临床疾病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然而,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方法中,缺乏多种组合的对照研究,导致临床无法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甚至由于中西药组合的随意性带来了很多问题,给病人造成了巨大损失。
杨云松刘丰索传涛刘莉
关键词:西药组中西医结合工作临床疾病合用治疗
血栓抽吸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并联合球囊成型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梗死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进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共156例,对其中78例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术后造影观察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心电图STR情况。结果抽吸血栓组与同期入选未抽吸组相比,TIMI血流3级分别为89%和78%;TMP灌注3级分别为88%和45%,STR〉50%者分别为68%和50%。结论经导管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无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于宏颖潘震华索传涛孙志奇温尚煜黎辉
关键词:血栓抽吸心肌梗死
联合IABP治疗急重症冠脉病变的临床评价
2010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重症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应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95例急重症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其中单纯左主干病变4例,单纯右冠病变2例(均为右优势型),合并LAD病变89例,3支血管病变52例,双支血管病变37例(均合并LM和/或LAD病变),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95例患者在应用IABP后,大多数88例血流动力学改善或显著改善。结论 IAB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对急重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有一定效果,早期安装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孙志奇于宏颖宋玲索传涛张晓艳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药物涂层支架断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于宏颖潘震华索传涛王丽娜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置入术药物洗脱支架
超声指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2007年
随着心血管手术的广泛开展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普及,“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有增加趋势。各种经股动脉穿刺的介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中老年人居多数,其股动脉可能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行股动脉穿刺后容易并发血肿而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选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超声指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唐玉龙白艳玲索传涛黎辉
关键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局部注射超声指导凝血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经股动脉穿刺
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对老年NSTEMI患者PCI术后不良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老年NSTEMI患者140例,根据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分为临床转归良好组(n=104)和临床转归不良组(n=36)。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内皮素(ET)-1、前列腺素(PG)E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紧张素(Ang)Ⅱ、Ang1-7、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2]表达水平。对于组间存在差异性的指标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NSTEMI患者PCI术后临床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独立及联合预测老年NSTEMI患者PCI术后临床转归不良的价值。结果PCI术后临床转归不良组血清ET-1、sACE2、AngⅡ、Ang1-7水平均显著高于临床转归良好组,血清PGE1水平显著低于临床转归良好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NSTEMI血清ET-1、sACE2、AngⅡ、Ang1-7水平与PCI术后临床转归不良均呈正相关,血清PGE1与PCI术后临床转归不良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NSTEMI患者治疗后血清ET-1、sACE2、AngⅡ、Ang1-7水平较高及血清PGE1水平较低均是老年NSTEMI患者PCI术后临床转归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老年NSTEMI患者PCI术后ET-1、PGE1、sACE2、AngⅡ、Ang1-7联合预测临床转归不良的效能最高(P<0.05)。结论老年NSTEMI患者PCI术后ET-1、MMP-9、sACE2、AngⅡ、Ang1-7、PGE1水平与不良临床转归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患者术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可能影响患者预后,动态监测老年SETEMI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变化对于早期了解、准确预测及辅助改善临床转归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李彦红索传涛王春红董金辉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转归血管内皮损伤
国产可生物降解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EXCEL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10月,选择100例冠心病行PCI术并同意术后冠脉造影复查的患者,分为EXCEL组58例,Cypher组42例。观察介入治疗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住院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随访以及冠脉造影复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类型、置入支架平均长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ypher支架相比EXCEL支架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率相似,均较低。
于宏颖索传涛尚瑞平黎辉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雷帕霉素
植物雌激素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近似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介绍了和植物雌激素相关的中药、植物雌激素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植物雌激素相关中药在药效药理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宋宏杉索传涛汪建民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中药雌激素受体药理中枢神经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