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竹立

作品数:142 被引量:2,491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文化科学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5篇教育
  • 45篇教学
  • 17篇课堂
  • 12篇地黄
  • 12篇主义
  • 11篇知识
  • 11篇网络
  • 11篇建构主义
  • 10篇溃疡
  • 10篇干地黄
  • 9篇信息技术
  • 9篇粘膜
  • 9篇网络时代
  • 9篇胃粘膜
  • 9篇课程
  • 8篇思维
  • 8篇胃溃疡
  • 7篇神经元
  • 7篇碎片化
  • 7篇细胞

机构

  • 103篇中山大学
  • 2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广播电视...

作者

  • 135篇王竹立
  • 16篇李林
  • 11篇叶美红
  • 9篇林明栋
  • 8篇赖晓嵘
  • 5篇陈克敏
  • 4篇许实光
  • 4篇王庭槐
  • 3篇卢光启
  • 3篇边连防
  • 3篇陈克敏
  • 3篇李浩元
  • 3篇张静
  • 2篇刘甘泉
  • 2篇张静琳
  • 2篇刘鹏图
  • 2篇左玉兰
  • 2篇岑建鸥
  • 2篇伍爱民
  • 2篇陈汝筑

传媒

  • 28篇中小学信息技...
  • 11篇远程教育杂志
  • 11篇今日教育
  • 11篇在线学习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现代教育技术
  • 6篇中国高等医学...
  • 5篇中国信息技术...
  • 3篇开放教育研究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现代远距离教...
  • 3篇广东医学
  • 3篇现代远程教育...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教育网络
  • 2篇第三届全国中...
  • 1篇中国数据通信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6篇2014
  • 15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理论被引量:26
2013年
人类知识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其特有的教与学系统而实现的。以往各种教与学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了教育教学的部分本质。知识嫁接学说试图综合各种教与学的理论成果,从更开阔更全面的视角来阐释教学的过程和本质。该学说认为,人类的个体知识就像一棵具有三级结构的"榕树",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树实施"嫁接"的过程。在网络时代,知识嫁接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嫁接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知识之间的亲和力,掌握知识嫁接的时机,对不同种类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嫁接技术。在人类知识的传承过程中,复制与模仿是知识嫁接的重要方式之一,知识嫁接成功的标志就是知识由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今天的教育教学应该将自下而上的学习与自上而下的学习结合起来,以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
王竹立
关键词:教学理论知识创新知识结构
两张有趣图片后面的故事
2012年
技术既能引领教育变革,也受制于教育。技术是由人开发和使用的,而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的,教育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而作用于技术,就像人通过绳子控制狗的方向和速度一样。教育有自己内在的规律,跟技术并不是同一回事,希望教育完全跟着技术走是本末倒置的。
王竹立
关键词:教育变革故事图片希望教育
协作学习策略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开展协作学习试验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协作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课堂协作学习与课外协作学习的几种主要方式、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协作学习效果分析以及存在问题和对策等。
王竹立
关键词:教学设计生理学
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被引量:32
2013年
在一次关于微课的座谈会上,我发表过几点对微课的初步看法:一是微课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创新实验;二是微课可能在网络教育与非正式学习领域更有发展潜力,应该与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结合起来,开创一种全新的网络教育模式;三是微课不大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但可以被传统课堂所利用,
王竹立
关键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育模式发展潜力零存整取
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
2013年
近年来,“微”这个字非常流行。从微博开始,微课程、微访谈、微信、微小说、微杂志、微语录、微学位,甚至还有微革命。一路“微”下去的结果是,在经济领域又出现了“小微企业”。
王竹立
关键词:经济领域企业
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被引量:89
2013年
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知识碎片化的挑战,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其实质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写、使碎片化的知识逐渐整合起来,并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实现对接,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创新。"零存"的关键是学会选择,"整取"的关键是不断写作,因为写作可以促进思考。零存整取式学习既可以基于博客,也可以基于其他多种平台与工具。其常见的问题是对该策略的精髓理解不透、信心不足,思维与写作能力欠缺,选择及创新意识不强以及缺少内读的意识与能力等。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除了可以指导个体学习之外,还可以指导协作学习。
王竹立
关键词:网络学习
在线教育能否复制“淘宝式”成功
2014年
淘宝一出,很多实体店纷纷倒闭,或者不得不转型升级;慕课一出,有人就预言实体学校将面临消亡的危险。但笔者发现,相信这一预言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认为实体学校依然不可替代。
王竹立
关键词:在线教育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被引量:57
2015年
所谓"数字废墟"现象,是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使用效果不佳的状况。目前我国网络资源建设的模式,既无计划,也不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地区和学校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资源分布极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从教育本身来说,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深层原因,一是我国大部分教学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需要学生过多地使用网络和数字资源;二是网络信息太多且信息更新快,导致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快速转移。因此,需要国家和省一级教育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围绕核心性课程,建设少而精的配套教育资源。网络时代应大力建设适合网络尤其是手机播放的微课或微视频,建设适合个性化个别化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
王竹立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模式
“微博能改变教学模式”尚待证明
2011年
最近在《远程教育》杂志上读到焦建利老师一篇《微博与学习》的学术随笔文章。焦老师在文章中畅想了微博教学的种种可能性,最后满怀信心地预言:一种全新的学习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读之令人振奋,但我不免还是有些疑虑——在电脑和互联网诞生的时候,曾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过与之类似的预言,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连教师也不需要了,只需要电脑和各种学习机器就可以教学了。结果在预言的期限时间大大超过之后,现实似乎远不如当初的预想。
王竹立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术随笔远程教育文化时代专家学者
论信息时代的“金课”被引量:13
2019年
自从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要求以来,全国高校积极响应。但对什么是'金课'、什么是'水课'理解不一,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重治理、轻培育。'金课'的特征可以归结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信息时代的'金课'设计应符合三个原则:一是体现信息时代的新知识观、新学习观;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落实多元化、差异化评价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应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主;教学方式应由单纯的讲授,转变为互动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标准化考试,转变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差异化评价方式。本研究以'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案例,对信息时代的'金课'特征进行了讨论。
王竹立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创新思维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